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734159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存货的核算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其中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 多、收发频繁的企业。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同时它也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的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分析: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很多企业 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 格调整为 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单纯从核算 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

2、不再明显,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 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算优势明显。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 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 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 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 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二)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 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后, 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周。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

3、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材料物资 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 麻烦的。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 质量。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 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 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么计算。另外,项目费用计划和部门计划在没有计划价时用 什么价格,会不会出现差异较大而产生的控制过严或指标过松现象?(三)信息化坏境下,企业采

4、用实际成本法已不再是难事,但计划成本法的优 势不仅 仅是简化了核算,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随看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 计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轻而易举 地替代,但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拟订物资采购计划、业务程序控制等仍将有效地 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应用信息,进行真正的变革与创新。实践证明:核算使用信息化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 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 会计需求的信息。市 场经济中要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取胜需要控制好各项成本费用。在设计成本定型后,采购

5、 成本、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控制就是从营理上要 效益了,使用计划价格法可以考核并控 制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在公司 的预算范围内。因此制定计划价格的做法符合我 国目前预算管理的要求,而且即便是采用实际成本法,仍有必要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事后 分析,既然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都能对材料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相比之下, 实际成本法就不如计划成本法直观,计划成本法更能发挥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实时控制管 理功能。计划成本法的劣势分析:企业在采用计划价进行会计处理时,大多数对差异的分摊是通过计算分类综合差异率在存货发出与存货结存间分配,但并不是每种存货的真实差异。按照综合差异率调整后的 存货成本

6、即使分类核算差异也掩盖了存货的真实成本。成本核算的不准确给产品成本和毛 利分析带来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准确性受影响一是受暂估材料影响: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二(月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 异+本 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 计划成本)X 100%o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公式分母的本月收人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 料的计划成本。因为公式分子中没有暂估材料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如果不剔除公式分母 中暂估入账材料的计划成本,就会造成公式分子与分母口径不一致,违背了会计上的配比 原则。二是受存货中长期积压物资的影响:积压物资金额

7、较大时作为分母的主要组成部分会 稀释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利用此差异率核算的话,不能准确反映本月出库材料的实际成 本。尤其在本月入库材料的实际价格波动较大,随之与计划价格偏差较大时,积压物资对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月产品成本就会反映出明显失真。(二)计划价格使用综合差异率调整为实际价格,容易造成产品成本与实际偏差较 大,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盈利水平,给产品成本分析带来误差。不同材 料差异大小不 同,在具体分到不同产品时又用统一的综合差异率分摊,从总体上 看通过综合差异率将计 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不同产品的成本构成看没有 准确核算出分产品的实际成本。 在信息化环境下采用实际成本

8、法核算后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三)计划价格制定的原则是要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但实际工作中合理制定计划价格还存在很多困难。企业或是采用最近一次采购价进行调整,或是采用最 近一段时间的 平均采购单价进行调整,但在价格波动频繁的市场坏境下,企业无法预期的因素很多,该 调整并不能被证明是最合理的价格。(四)市场价格波动较快,为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会频繁调整计划价,这样的话采 用计划价法进行核算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上面的内容分别对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在会 计中懂得怎么去应用。此外,计划成本法只能对存货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在会计期末, 企业需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将发出的存货和期末结余的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