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规范练30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732529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规范练3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点规范练3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点规范练3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点规范练3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点规范练3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规范练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规范练3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30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达标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2015河南安阳月考)在山清水秀的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猴、蛇、鹿、熊等动物,还有珙桐、蜣螂、细菌、真菌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猴、蛇、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B.C.D.2.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3.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2、)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甲是捕食者,乙是被捕食者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也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6.(

3、2015天津和平质检)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对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中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导学号745402607.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

4、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8.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物种种类越多,越复杂C.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导学号745402619.(2015内蒙古包头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种群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5、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1项B.2项C.3项D.4项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0.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1.(2015河北邯郸月考)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导学号74540262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桉树、合欢

6、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知更鸟能力提升1.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

7、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2.(2015安徽合肥质检)某草原6年前引入食草动物(甲),跟踪调查甲与草原上初级消费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时间/年123456鼠种群数量/只50 00045 00021 00021 20021 00021 200甲种群数量/只2 0002 5004 0004 5004 3004 400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引进不能改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B.在调查期间,甲的种群增长曲线不符合“S”型C.引入食草动物甲使该草原鼠的环境容纳量降低D.该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土壤构成草原生态系统导学号745402633.(2015江西南昌十校二模)沙

8、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4.(2015广东茂名一模)土壤中生活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

9、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组合材料处理土壤湿度控制温度/实验现象甲灭菌湿润20落叶不分解乙不灭菌湿润20落叶分解较快丙不灭菌湿润5落叶分解较慢丁不灭菌较干燥20X(1)该实验对照组是;上表中X是。(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结论:;。(3)为了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作出假设: 。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浸出液、蒸馏水、淀粉糊、恒温箱、烧杯若干、试管若干、碘液、斐林试剂等。主要的实验步骤:a.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A、B,放入,在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b.在恒温箱(2

10、0 左右)下放置几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 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A1、A2、B1、B2;c.在A1、B1试管中加入碘液,在A2、B2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沸水浴;d.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如果假设成立,则实验现象是。导学号74540264#考点规范练30基础达标1.A2.B解析: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之间是双向箭头,因为生产者从无机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时通过呼吸作用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故D项错误。甲和乙之间是捕食关系,应该是单箭头,故A、C、D三项错误。3.B4.C5.B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植

11、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6.B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度和是否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7.D解析:根据题图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又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所以该食物链是丙丁甲乙。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乙食物充足,乙会增加,丁因天敌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丁数量的减少,使丙数量增加。8.A解析:题图中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代

12、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题图漏掉了信息传递。9.B解析:影响大熊猫种群密度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正确;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将有所增加,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错误。10.A解析:图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有光、CO2、H2O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1.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

1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项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项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项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项正确。12.D解析:此食物网中有10条食物链。叶状虫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桉树和合欢树,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少。能力提升1.D解析: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正确、D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

14、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入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正确。2.C解析:甲的引进改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A项错误;在调查期间,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B项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草原鼠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了,C项正确;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及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D项错误。3.D解析: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生存空间和部分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A项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都以植物种子为食,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会增加,小粒种子植物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蚂蚁的数量减少,C项错误;啮齿动物对大粒种子植物的数量有影响,大粒种子植物的数量与小粒种子植物的数量有关,从而可知,啮齿动物可以对蚁群的数量产生影响,D项正确。4.答案:(1)乙落叶分解较慢(2)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温度和土壤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