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73170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通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18-19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酝酿(ling) 碣石(ji) 恍然大悟(hung) 小心翼翼(y)B. 棱镜(lng) 唱和(h) 水波粼粼(ln) 混为一谈(hn)C. 粗犷(kung) 高邈(mio) 一霎时(sh) 不求甚解(shn)D. 分歧(q) 匿笑(n) 涨红脸(zhng) 花枝招展(zh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酝酿(ning);C粗犷(gung);D涨红脸(zhng)2.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摇蓝 欹斜 美不甚收 人声鼎沸B. 菡萏 买弄 油然而生 人迹罕致C. 诀别 阴

2、蔽 宽洪大量 不可名状D. 繁衍 桑椹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摇篮;美不胜收;B卖弄;人迹罕至。C荫蔽;宽宏大量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老师发了很大的火,弄得学生们面面相觑。B. 他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说话咄咄逼人。C. 爸爸把妈妈的脚法批评得一无是处。D.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咄咄逼人,形容眼神等使人害怕。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词性:贬义。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

3、挨打的道理。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残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B残缺宾语。句末加“意识”。D搭配不当。“优美的舞姿”是视觉效果,不能“还回响在我耳边”。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

4、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5. 下面语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地睡不了觉。我的手指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 了一个严冬。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A. 反反复复 搓捻 度过 爱怜B. 反反复复 揉弄 度过 慈爱C. 翻来覆去 揉弄 熬过 怜爱D. 翻来覆去 搓捻 熬过 慈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揉弄,解释为摆弄。搓捻,将某

5、种揉捏成条状物。度过: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熬过,释义是忍受过去;忍耐过去。慈爱,仁慈而爱人。慈怜,意思是慈爱怜惜。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C.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答

6、案】A【解析】试题分析:A.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有误。 应该是“论语是记录孔子 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 部书,共20篇,是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儒 家”经典。二、7.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1)_,于我如浮云。(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 十分相似。(3)峨眉山月半轮秋,_ 。(4)_ ,一夜征人尽望乡。(5)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答案】 (1). 不义而富且贵 (2). 学而不思则罔, (3). 思而不学则殆 (4). 影入平羌江水流 (5)

7、. 不知何处吹芦管 (6). 潮平两岸阔 (7). 风正一帆悬【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罔”“殆”“羌”“芦”等字词的书写。8. 综合性学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这次的“

8、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活动一:_活动二:_(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_【答案】 (1). (1)经典诵读(好书伴我行) (2). 读书交流会 (3). (2) 示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要想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下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悠悠书香伴我行”.【解析】试题分析:(1)活动方案的主题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其他部分即可。切忌偏离主题。自拟活动栏目应该做到:从内容

9、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的活动主题。内容要有可操作性。(2)精彩的演讲开场白,是演讲者与听众的一座引桥,是演讲者与听众建立初步友谊的纽带,它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言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可巧用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用比喻、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开场白生动形象,增强宣传效果。三、(一)现代文阅读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

10、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

11、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12、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9. “我”的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10. 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 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11. 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12. 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答案】10. 因

13、为她一心全扑在瘫痪的儿子身上,无心再侍弄花。(意思对即可)11.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12. 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意思对即可)13. 、第段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第段“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地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这样写有首尾呼应的作用。【解析】10. 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情节的内涵。母亲为了我而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享受。因为母亲把

14、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我的身上,没有精力照顾她的花,所以花死了,这也说明母亲非常的爱我,母爱是最伟大的!11. 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情节的内涵。母亲喜欢花,但是因为我的瘫痪导致她要照顾我,花全部死了,而且我的心情非常差。现在突然说要去看花,母亲感到儿子心情好了,所以心里很高兴。这是最主要的,妈妈对儿子的爱是无私的,并不是说她本身喜欢看花,是为“我”而高兴。这笑也包含着母亲希望我心情好,不愿惹我生气在里面。母爱跃然纸上。“笑”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得到了升华。12. 试题分析:考查菊花的象征意义。花之语是母亲的语言,母亲生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和妹妹能好好的活着,活得纯洁,活得热烈,作者从花中参透了母亲的心灵世界,从而联想到我和妹妹要好好活下去,像菊花那样傲霜斗雪,坚强不屈,像母亲那样高洁,淡雅,而顽强。13.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讲,一个是母亲对我说的,还有一个是我自己领悟到的道理,是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