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后含物及检验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7281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细胞后含物及检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植物细胞后含物及检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细胞后含物及检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细胞后含物及检验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细胞后含物及检验方法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无生命的物质,统称为细胞后含物。细胞后含 物种类很多,有些是具有营养价值的贮藏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有些是细 胞的废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和其它有机物。这些物质有的存在 于原生质中,有的存在于细胞壁上。、储藏的营养物质(_)淀粉细胞后含物中最普遍的贮藏形式是淀粉,而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高 分子化合物,在细胞中以颗粒状存在,称为淀粉粒。淀粉由质体合成,当淀粉在白色体内形成时,由一个中心开始,从内层向外 层沉积,这一中心便成为淀粉粒的脐点。由于淀粉粒的沉积时,直链淀粉(葡萄 糖分子成直线排列)和支链淀粉(葡萄糖分子成分支状排列

2、)相互交替地分层沉 积的缘故,直链淀粉较支链淀粉有较强的亲水性,显现出折光性的不同,因此在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围绕脐点有许多明暗相间的轮纹淀粉。淀粉粒在形态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粒,只有一个脐点,无数轮纹围绕这 个脐点;复粒淀粉粒,具有两个以上的脐点,各个脐点都有自己的轮纹;半复粒 淀粉粒,具有两个以上的脐点,每个脐点除了本身的轮纹环绕外还包围着共有的 轮纹。鉴定方法: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这是由淀粉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的粉末,由10%30%的直链淀粉和70%90%的支链淀粉组成。 溶于水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如果加入碘液,碘液中的碘 分子便嵌入到螺旋结构

3、的空隙处,并且借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形 成了一种能够比较均匀地吸收除了蓝光以外的其他可见光络合物,从而使淀粉溶 液呈现出蓝色。(二)蛋白质细胞内贮藏的蛋白质与构成原生质内的蛋白质不同,贮藏蛋白质没有生理活 性,其中一种贮藏方式是晶体状,晶体蛋白质具有晶体和胶体的二重性,因此又 称为拟晶体;贮藏蛋白质的另一种形式为糊粉粒,在植物液泡中形成,是一团无 定型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颗粒。糊粉粒较多的分布于植物种子的 胚乳或子叶中,有时也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细胞层中。鉴定方法: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 NH CONH2)能与 铜离子(Cu2+)作用,形成紫红色络

4、合物,该反应即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 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与铜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双 缩脲反应,且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而与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无关,故可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三)脂类脂肪和油脂是含能量最高而体积最小的贮藏物质,常成为种子、胚、分生组 织细胞中的贮藏物质。在常温下呈固态的称为脂肪,呈液态的称为油类。植物细 胞中形成脂类的方法有多种途径,像质体和圆球体都可以聚集脂质,发育成油滴。鉴定方法:苏丹III能使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染 成红色或橙红色。因此,用苏丹III与脂肪可以发生橘红色反应。二、晶体在植物细胞中,无机盐常形成各种形状的晶体存在于植物液泡中,最常见的 是草酸钙晶体,少数植物存在碳酸钙晶体和其他钙类晶体。晶体常被认为是新陈 代谢的废物,形成晶体后便避免了对细胞的伤害。根据晶体的形状可以将晶体分成单晶、针晶和簇晶三种。单晶呈棱柱状或角 锥状;针晶呈两端尖锐的针状,并经常聚集成束;簇晶由许多单晶联合而成的复 式结构,呈球状,每个单晶的尖端都突出于球的表面。鉴定方法:先在显微镜下根据晶体的形状来判断,再根据化学反应来测定晶 体的化学成分。生物技术122班闵阳2013年3月24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