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72343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机类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1. 编号:A-C 001007风机类2. 名称:静电除尘器风机内部、原料布袋除尘风机内部、成品布袋除尘风机内部、耐热多管除尘风机内部、脱硫布袋除尘风机内部、煤粉布袋除尘器风机内部3. 位置:焙烧车间、原料车间、脱硫车间、辅助车间4. 作业内容:设备安装、焊接、更换5. 危险特性:此类空间外观呈半封闭状态,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主要危险因素为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物体打击伤害。6.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帆布手套、防尘口罩、绝缘鞋、绝缘手套等。7.工具:安全带、气体检测仪、对讲机、通风风机、照明设施等。8.作业程序:

2、8.1作业前8.1.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8.1.2明确具体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8.1.2.1作业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8.1.2.2安全科: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票据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8.1.2.3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8.1.2.4安全专项人员:对内部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检测,并对结块、设备、措施等安全情况进行检查。8.1.2.5作业人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8.1.3作业审批。作业前必须经安全科、主管领导对有

3、限空作业审批,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8.1.4安全交底。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8.1.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8.1.6开启出入口通风。作业者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对自然通风不畅的区域可采取强制通风等措施。8.1.7安全检查。8.1.7.1由电工切断设备主传电源,在相关设备的配电房和现场操作箱挂上 “禁止合闸”等标识,检查工具、线路、照明、安全措施、工作人员劳

4、动保护穿戴是否齐全等。8.1.7.2对设施及附近易燃易爆情况进行检查。8.1.7.3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检修时,要随身携带报警器、检测仪,报警器报警后立即离开作业场所。8.1.8气体检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检测时应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正常时氧含量为19.5%-23.5%。低于19.5%为缺氧环境,存在窒息可能;高于23.5%可能引发氧气中毒。8.2作业中 8.2.1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

5、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8.2.2监护、检测。监护者应在有限空间外全过程持续监护。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并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并随时采取必要措施。8.2.3个体防护。应根据危害程度正确选择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品进行作业。包括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和呼吸防护用品等。8.3作业后。必须经有关人员确认,清查工具及人员,确认无误,经工作负责人许

6、可后,方能关闭人孔。及时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存档。9.救援方式:自救或进入救援。自救是最佳选择方式。进入作业过程中,发现有任何暴露变化或者其他的报警提示,进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进入救援风险较大,需要救援人员做好必要防护,严禁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10.救援装备:空气呼吸器、通讯对讲机、安全绳索、气体检测仪、手电筒、急救箱、氧气包、担架、警戒带、急救车辆等。11.救援流程:11.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警。启动相应预案。11.1.1在发生事故以后,监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班组长或车间主任汇报事故现场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人员及现场情况等。11.1.2班组长或车间主任立即通知救

7、援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对事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启动预案。11.1.3如果不符合启动预案的条件,按照常规处理后终止。11.1.4如果符合条件应立即启动预案,通知车间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并将事件电话通知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科。11.1.5应急救援组马上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排除各项安全隐患。11.1.6隐患排除后,终止应急预案。11.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按照先检测、后施救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严禁进入进行施救防止事故扩大。11.3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首先

8、做好自身防护。救援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11.4受困人员被救出有限空间后,应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做简单的处理,以减轻伤害,并送医院进行救治。11.5针对事故应急处置方法。11.5.1出现缺氧窒息事故处理发现有毒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人员先采取急救措施,强制通风或切断有毒戒指来源,同时向车间主任汇报。严禁盲目施救。车间领导向厂级领导汇报,并按预案相关部门的的职责范围通知相关人员赶往事故现场。做好对危急事件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由于混乱造成系列不安全事故发生,对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保障救援工作的有效性。经过现场采取急救措施,有关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和观察直至结束。11.

9、5.2出现触电事故处理立即拉开电源开关切断电源。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或者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戴绝缘手套,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拨打急救电话7599710,说明伤情和已采取的相关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说明报救者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并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辆进事故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辆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11.5.3其他事故。现场救护、知情等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同时,应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为尽快事故恢复创造条件。承德承钢双福矿业有限公司2017年3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