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低与孰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72002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孰低与孰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孰低与孰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孰低与孰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孰低与孰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孰低与孰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孰低与孰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孰低与孰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孰低”和“孰高”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往往要依靠两个数额的对比,以决定核算方法 或入账金额(价值),这就有了“孰低”与“孰高”。“孰”指“哪 一个”,“孰低”指从对比的事项中取数额低者,就是“哪个低,取哪 个”;“孰高”指从对比的事项中取数额高者,就是“哪个高,取哪个”。一、孰低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取孰低的事项较多,主要有:(一)减值准备1、成本与市价孰低短期投资期末的计价有成本、市价、成本与市价孰低3种方法,其 中成本与市价孰低的优点较多:(1)符合谨慎性原则;(2)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以扣除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反映,更符合资产的定义;(3)与其他资产的期末计价原则一致。故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来确定。但是,由于存货市 价的下跌,存货陈旧、过时、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采用 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存货的价值,因此,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会 计制度规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计价。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 净值两者中较低者(孰低)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 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这里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 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预计完工成本

3、及销售所必需的预计 费用后的价值,并不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预计可变现净值应以当期取 得的最可靠的证据为基础预计,如果在期末时预计与价格、成本有关的 期后事件可能会发生,则在预计时必须考虑与期后事件相关的价格与成 本的波动。在预计可变现净值时,还应考虑持有存货的其他因素,例如, 有合同约定的存货,通常按合同价作为计算基础,如果公司持有存货的 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存货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 价格为基础。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一至完工尚须投入的制造成本一销售所必需的 预计费用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贷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 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

4、相关,且实 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 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 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3、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是以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对比,取低 者(孰低)作为期末资产的价值,当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时,则按 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其中“账面价值”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 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对“可收回金额”,后面将专门述及。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应收融资租赁款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都是依此差额办 理。(二)借款费用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在

5、应予资本化的每一会计期间,利息和折价或 溢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不得超过当期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和折价 或溢价的摊销金额。这就是说,在进行借款利息资本化时,应将计算出 的“利息和折价或溢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与“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和 折价或溢价的摊销金额”对比,取其低者(孰低)进行资本化。因为, 资本化的借款利息金额超过了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财务费用就发生红 字,这是不合理的。(三)融资租赁对融资租赁,准则规定,如果在租赁开始日,融资租入资产总额大 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不含),那么在租赁开始日,按当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 者(孰低)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6、借记“固定资产一融资租入固定 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一应付融资租赁款” 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这样规定,既符合谨 慎性原则,又把租金(含于最低租赁付款额)中的利息(未确认融资费 用)也列示出来了,还款(支付租金)时,要同时分摊融资费用(利息), 本利分明,合情合理。二、孰高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我国采用孰低较多,孰低也更为会计人员所熟知,但在企业会计制 度中,也有采用孰高的。如在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时,要用资产的“账 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对比,取其低者(孰低)作为资产的期末价 值。而“可收回金额”中就涉及“孰高”的问题。企业会计制度中 的“可收回金额

7、”是指:“企业资产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 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孰高)”。这里是两个价值的对比:一个是“资产的出售净价”,即资产出售价格减去发生的资产处置 费用的余额。另一个是“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 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持有投资或到期处置投资所取得的预计未来现金 流量的现值。先就这两个价值作对比,取较高者(孰高)作为可收回金额,再与 资产的账面价值对比,再取低者(孰低),作为资产的期末价值,从而 确定减值准备是否计提和计提多少。又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指以下两项金额 中的较大者(敦高):(1)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即该无形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因出售该 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余额。(2)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也是先就可收回金额的上述两个价值比孰高,再就无形资产的账 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孰低,从而确定无形资产的期末价值,再确定减 值准备的计提或冲销金额。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