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简单设计(黄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71999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简单设计(黄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简单设计(黄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简单设计(黄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简单设计(黄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简单设计(黄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 黄 鹂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到词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4.感悟古诗词的美,对古诗词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词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1、 师生交流介绍。2、 考记性游戏,出示描写颜色和姿态的词语让学生读记,看谁记得多。一、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1、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看和听。 2刚才我们听了一支非常动听的歌曲,还看到了美丽的画面,我想知道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2个学生) 3刚才这一首歌,可不是

2、一首普通的歌曲,歌词中蕴含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你知道哪几句呢?找学生念。 4还有谁知道?也来念念。 5真好,你们刚才念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课题) 二、读词,读准读通,读出词的节奏 1(出示整首词)谁来读给大家听? 2.出示“塞、箬、笠、蓑” 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男女读,齐读生字) 3.齐读整首词。 4.指名读。 5指导读。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正确流利,但是同学们,诗词有诗词的味道,诗词在我国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它的字里行间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6.师范读。(配乐)7.指名读。8.齐读。 ( 配乐)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1诗

3、词能表达一个人的情感,能够抒发一个人的志向,诗词很多时候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词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呢?自由读词,一边读一边圈出这首词所描绘的景物。2.这首词总共有27个字,可却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景物,其实诗词就是这么简洁,也就是因为它们的简洁作者没有机会把这些景物的颜色、姿态写到词里去,但是我知道,同学们都知道的。 3.课件出示填空:( )西塞山 ( )桃花 ( )箬笠和蓑衣 ( )斜风 ( )细雨 流水( ) 鳜鱼( ) 白鹭( ) 请在这些景物的前面或者后面补充上表示颜色或姿态的词。(同桌可以先说一说,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桃花?)4.汇报、交流。 5.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4、这首词的意思。(先自己练说,后指名说,再自己说)(配乐想象诵读)6.好一幅江南的景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景色吗?(美丽)美得像什么?板书:美丽如画 景 7.那我们还可以说怎么样的江南呢? 8.填空:的江南9.对,这就是江南特有的美!让我通过你们的朗读感受江南美丽的景色。(配乐)10.所以不仅仅是张志和写江南的美景,我还知道有一个伟大的诗人也写了江南的美景,他叫白居易,写了三首,最有名的一首忆江南,谁会背?(指名背)四、品词,品出人中情1.过渡:江南美,美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美,美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美得让诗人在这斜风细雨中,在这美如画的景色中流连

5、忘返,此时,你眼中看到的诗人是怎样的?(指名2学生)板书:悠闲自在 人2.此时他的心情又是如何? (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心情很愉快。) 3.心情愉快的时候一般用什么来形容呢? 板书:兴奋舒畅 心 4.词中没有一个写心情的词语啊,既没有高兴,又没有兴奋,更没有舒畅,你怎么就体会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呢?(生汇报看法)5.再诵读词,让我不仅仅感受到风景的美,更要感受作者的那一份悠闲自在的心情。(配乐) 6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里的“归”是什么意思呢?(回家)“不须归”就是不想回家。7是啊,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没有

6、人打扰,可真是悠闲自在!所以“斜风细雨不须归”。五、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别样深情1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来不放鱼饵!2.说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么?3.猜一猜,这个作者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呢?4出示张志和的介绍。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都没有找到。5.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诗,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6.也正是有这样宁静的心态,闲适的心境,眼睛中才有美丽的景色。好的词就会流传很久很久,渔歌子这首词已经整整流传了一千多年,整首诗都已经是千古绝唱了。让我们背一遍吧。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