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718627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三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课时1课时二次备课年级三年级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杨建全教学内容分析教科书第38页例1及相关练习。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到此为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1、会看横向条

2、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教学难点: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 计、学法指导根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设疑自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学生独立自学课本

3、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二、解疑合探:检查自学情况,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同桌对话,师生互动,探究问题答案,初步解决本节主题问题。师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三、质疑再探:当学生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疑难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学生提出深层次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四、运用拓展:课堂练习,教师引领启发,学生自编习题,然后完成习题。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三、质疑再探四、拓展应用(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

4、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板书:简单的数据分析)(二)根据课题提出探究问题1、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过渡:同学们想知道的知识老师把它加以整理就变成了今天

5、的自学提示。只要我们在本节课中积极动脑,认真探索,都会一一弄明白的。)2、(课件出示)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38页例1,思考以下问题:1)、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仔细观察统计图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3)、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3.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自探。教师巡视学生自探情况,了解学情。(1)指名汇报自探结果。(2)多媒体演示验证。(3)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练一练:P40第1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又产生了那些新的

6、疑问,请提出来一起解决。1、学生质疑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 师供题:(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观察回答动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说说根据问题回答齐读课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读自探提示,进行

7、自探学生自己学习后,小组或同座讨论配合教师总结口算方法练一练1、学生自由质疑2、学生释疑学生自己编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充分发挥,充分交流。又以学生间的相互提问,评价等形式,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对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不仅有技能训练,

8、又有解决问题。练习的难度也逐步提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突出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作业设计(可附页)课本40页第题板书设计简单的数据分析课件出示例1教学反思检查意见 检查人: 年 月 日课题钜形统计图课时1课时二次备课年级三年级学校板桥中心学校备课人杨建全教学内容分析教科书第39页例2及相关练习。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

9、,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到此为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 计、学法指导根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

10、设疑自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学生独立自学课本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二、解疑合探:检查自学情况,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同桌对话,师生互动,探究问题答案,初步解决本节主题问题。师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三、质疑再探:当学生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疑难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学生提出深层次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四、运用拓展:课堂练习,教师引领启发,学生自编习题,然后完成习题。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三、质疑再探四、拓展应用(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画统计图有什么作用?2、观察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

11、息?3、你对这个统计图的画法有什么建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板书:钜形统计图)(二)根据课题提出探究问题1、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过渡:同学们想知道的知识老师把它加以整理就变成了今天的自学提示。只要我们在本节课中积极动脑,认真探索,都会一一弄明白的。)2、(课件出示)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39页例2,思考以下问题:1)、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仔细观察统计图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3)、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3.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自探。教师巡视学生自探

12、情况,了解学情。(1)指名汇报自探结果。(2)多媒体演示验证。(3)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练一练:P40第1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又产生了那些新的疑问,请提出来一起解决。1、学生质疑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 师供题:(三)全课

13、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观察回答说说根据问题回答齐读课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读自探提示,进行自探学生自己学习后,小组或同座讨论配合教师总结口算方法练一练1、学生自由质疑2、学生释疑学生自己编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充分发挥,充分交流。又以学生间的相互提问,评价等形式,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对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不仅有技能训练,又有解决问题。练习的难度也逐步提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突出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