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制冷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71852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制冷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制冷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制冷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制冷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制冷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制冷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制冷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制冷循环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将物系的温度降低到大气环境的温度,如:合成氨生产分离合成气中氨需要-30,气体分离液化空气需要100K以下的低温,在有机化工生产中,轻烃组分的分离都需要低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冷冻现象,如:空调机调温,电冰箱保存食物等。冷冻温度高于100K称普通冷冻;低于100K称为深度冷冻。要将物质冷却到大气环境温度以下,必须从被冷却物系取走能量,通常是以热的形式取出并排入大气或冷却机。因此,冷冻过程实质上是由低温物系向高温物系传热的过程,要用逆卡诺循环来达到制冷的目的。5.2.1制冷循环-逆向卡诺循环我们知道,低温向高温放热这一过程是非自发过程,是耗功过程,必须给

2、它能量才能实现,如家用电冰箱,必须给它电能,才能移走箱体内食物的热量。与热机的原理相似,理想的冷冻机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的循环。正向卡诺循环:工质吸热温度大于工质放热温度。逆向卡诺循环:工质吸热温度小于工质放热温度。逆向卡诺循环是制冷循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它耗功最小,但实际过程的耗功量都大于逆向卡诺循环,工业上现在广泛应用的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5.2.2蒸汽压缩制冷循环5.2.2.1工作原理及T-S图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主要设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蒸发器四部分。若用框图表示为:我们首先讨论制冷循环中较为简单的循环过程。卡诺压缩制冷循环特点:传热过程可逆,压缩、膨胀过程可逆。

3、这样的压缩制冷循环,其T-S图为该循环经历了四各过程:1-2压缩过程;2-3等温冷凝;3-4膨胀过程;4-1等温蒸发。其热力学情况如下所述: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实际上 所以 又 故 用于衡量制冷效果好坏的一个技术指标是制冷系数,所谓制冷系数是指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冷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对于卡诺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为 由此可见,制冷系数与冷却温度TH和载冷体温度TL有关:若制冷温度TL一定,则TH降低,制冷系数变大;电冰箱之所以在冬天制冷效果好,就是由于TH低的缘故。若冷却温度一定,则TL升高,制冷系数变大;因此要以满足工艺条件为依据,如果工艺条件为-20,一般选取TL=-25即

4、可,不能过冷太多。 以上我们讨论了卡诺压缩制冷循环,实际当中由于过程的不可逆性,耗功量往往要大于卡诺压缩制冷循环,但就其原理来说,二者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实际压缩制冷循环。实际压缩制冷循环实际压缩制冷循环就其循环所需要的设备来说,完全与卡诺压缩制冷循环相同,关键在于循环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不可逆的,它与卡诺压缩制冷循环的不同表现在五个方面:制冷剂进压缩机时的状态不同:卡诺压缩制冷循环为湿气,实际压缩制冷循环为干气;压缩过程不同:卡诺压缩循环为等熵过程,实际压缩制冷循环若忽略掉热损失,可视为不可逆绝热过程;因为压缩机在运动中总是有摩擦的,因而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这就出现了等熵效率问题:

5、等熵效率=等熵过程耗功/实际过程耗功 , 若 , 则 冷凝过程不同:卡诺制冷为等温过程,实际制冷为不可逆过程,沿着等压线变化;制冷剂离开冷凝器时状态不同:卡诺制冷为饱和液体,实际制冷为过冷液体;膨胀过程不同:卡诺制冷为等熵过程,实际制冷为等焓过程;制冷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对于实际压缩制冷循环,过程如下所述:1-2对应于压缩机,如冰机、氨压机、制冷机;2-3冷凝器进行,在冷凝器里,冷却剂把工质的热量带走,使其由高压气体变为高压液体;3-4在节流阀内进行;4-1蒸发器内进行。压缩制冷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单位冷冻量:1Kg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所提供的冷量 KJ/Kg冷凝器的单位热负荷 KJ/Kg单位耗功量

6、 制冷系数 冷机的制冷能力(一般冰机能提供多少冷冻能力,铭牌上都有注释) KJ/hG为制冷剂循环量。有时候制冷能力不是以KJ/h给出的,而是用冷冻吨,所谓冷冻吨就是: 1冷冻吨=每天将273.16K的1吨水凝结为同温度的冰所需要移走的热量。由于1Kg水凝结为冰要放出334.5KJ的热量,所以 1冷冻吨=制冷剂循环量 Kg/h冷凝器的热负荷 KJ/hQH是设计冷凝器的基本依据。压缩机的轴功率 KW 一般压缩机铭牌上都有和,所以就可以计算出轴功率,从而来配备电机。计算举例 P201-207,例5-5、5-6、5-7,自看。5.2.2.2制冷剂的选择 能够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很多,当确定了工艺条件后,就

7、要选择合适的物质作为制冷剂,要求所选的制冷剂要安全、节省、又能满足工艺要求,选择原则详见课本112页。5.2.2.3载冷体的选用工业上一般选用冷冻盐水。我们上边介绍的是一级压缩制冷循环,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更低的蒸发温度,这样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之差就会比较大,高低温差大就需要较高的压缩比,压缩比过大将会导致出口温度过高,蒸汽温度过高就会引起制冷剂的分解(如氨在120以上就会分解),在这种情况下,单级压缩不但不经济,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功率消耗,而且还可以提供不同的制冷温度。5.2.3多级压缩制冷和复迭式制冷 在氨制

8、冷机中,一般蒸发温度低于-30时,采用两级压缩;低于-45时,采用三级压缩。5.2.3.1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及T-S图见课本P113。两级压缩、两极蒸发的好处:耗功小,节能;制冷量大;可同时得到不同温度的低温。多级压缩制冷的工作原理与两级相同,大家可以下去后自己思考一下三级压缩三级蒸发的原理图。多级压缩制冷除了可用同一中制冷剂外,还可以用不同的制冷剂构成各自的循环系统,复迭式制冷就属于不同的制冷剂各自完成不同的循环系统。5.2.3.2复迭式制冷目的:为了获得更低的制冷温度;特点: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各自构成独立的制冷循环;低温度级的蒸发器是更低温度级的冷凝器。工作原理及T-S图,

9、见课本P114。对两种制冷剂的要求(如氨、乙烯组成的复迭式制冷) 低温循环的制冷剂蒸发温度(更低温度制冷剂的凝固温度);更低温度循环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更低温度循环制冷剂的冷凝温度低温制冷剂的蒸发温度。5.2.4吸收式制冷以上我们介绍了蒸汽压缩制冷,工业上还有采用吸收制冷的。所谓吸收式制冷,不消耗机械功,靠消耗低温位的热能,使低压气变为高压气,以达到制冷目的。5.2.4.1吸收制冷的工作原理为了比较,我们先看一下压缩制冷循环,P115图5-10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制冷并汽化后,必须先提高压力,才能送进冷却器中用天然水使制冷剂冷凝,再送回蒸发器循环使用。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

10、蒸汽由低压变高压的过程是利用压缩机来实现的。而这一过程也可以利用一个吸收系统来实现。由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氨气(通常含有少量水分),送入吸收塔,被塔顶喷下的稀氨水吸收,变为浓氨水,先经泵加压,再经换热器升温,最后送进解吸器,在其中汽化。解析器实际是一分馏设备。由于氨比水容易汽化,因此从解析器顶部出来的是高压浓氨气,由底部出来的是高压稀氨水。浓氨气送入冷凝器,用天然水将其冷凝后,节流送向蒸发器制冷。解吸器底部出来的稀氨水先经换热器冷却,再经降压后送入吸收塔吸收氨气用。由于氨溶于稀氨水是吸热过程,因此要往解吸器中通入蒸汽进行加热。将吸收式制冷循环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蒸汽压缩循环的压

11、缩机消耗机械功;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吸收塔、解吸塔、换热器、泵消耗热能。5.2.4.2评价吸收制冷的经济指标评价压缩制冷循环制冷效果好坏是用制冷系数来衡量的,;用于评价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经济指标是热力系数(能量利用系数),;最大热力系数为: 有关吸收式制冷的计算要用到H-x图,我们不再作详细介绍,若需要,大家可以查有关手册。2.2 载冷剂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需要采用间接冷却方法的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载冷剂来传送冷量。载冷剂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被冷却后,用来冷却被冷却物质,然后再返回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载冷剂起到了运载冷量的作用,故又称为冷媒。这样既可减少制冷剂的充灌量,减少泄漏的

12、可能性,又易于解决冷量的控制和分配问题。2.2.1载冷剂与载冷剂循环特点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把被冷却系统 (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亦称为第二制冷剂(Secondary Refrigerant)。载冷剂的循环是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而载冷剂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而将冷量输送到较远的冷却设备中,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解决某些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由于使用了载冷剂能使某些毒性较大或刺激性

13、气味较强的制冷剂远离使用环境,增强制冷系统的安全性。载冷剂是依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这是与制冷剂依靠汽化潜热来制冷的最大区别。由于使用了载冷剂,增加了制冷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制冷循环从低温热源获得热量时存在二次传热温差,即载冷剂与被冷却系统和载冷剂与制冷剂之间的传热温差,增大了制冷系统的传热不可逆损失,降低了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所以说间接制冷系统只有在为了满足特殊要求时才采用。2.2.2 载冷剂的选择要求和选择方法选择理想的载冷剂,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载冷剂是依靠显热来运载热量的,所以要求载冷剂在工作温度下处于液体状态,不发生相变。要求载冷剂的凝固温度至少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废低48,标准蒸发温

14、度比制冷系统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高。2)比热要大,在传递一定热量时,可使载冷剂的循环量小,使输送载冷剂的泵耗功减少,管道的耗材量减少,从而提高循环的经济性。另外当一定量的流体运载一定量的热量时,比热大能使传热温差减小。3)热导率要大,可增加传热效果,减少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4)粘度要小,以减少流动阻力和输送泵功率。5)化学性能要求稳定。载冷剂在工作温度内不分解;不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不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不燃烧、不爆炸,挥发性要小,如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有燃烧性、有挥发性的载冷剂时,其闪点须高于65;载冷剂与制冷剂接触时化学性质应稳定,不发生化学变化。6)要求对人体和食品、环境无毒、无害,不会引起其它物质的变色、变味、变质。7)要求不腐蚀设备和管道,如果载冷剂稍带腐蚀性时,应能添加缓蚀剂阻滞腐蚀。8)要求价格低廉,易于获得。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载冷剂有:水、氯化钠盐水溶液、氯化钙盐水溶液、丙三醇水溶液 (甘油水溶液)、乙二醇水溶液、甲醇、乙醇、丙酮、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四氟三溴乙烷和三氯氟甲烷等。虽然,可用作载冷剂的物质很多,但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适用的载冷剂种类并不多。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载冷剂系统的工作温度和使用目的确定之后,只需在几种载冷剂中进行比较选择。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