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718457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总结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实施基本情况1、项目总体情况渭北旱原果树面积 450多万亩,每年修剪枝杆200多万吨。这些枝杆过去农 民当柴烧掉,或放在田间、地头、路旁烧掉,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但这些资源是袋料香菇等食用菌的优质原料,若全部用来生产香菇等食用菌,可 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 17 万吨,总产值可达70 亿元,若资源利用20%,产值可达 14 亿元。此外,渭北旱原是陕西省玉米主产区,大量的玉米芯等农作物废料都 是香菇等食用菌的好原料。因此,渭北旱原具有发展袋料香菇等食用菌的丰富资 源。苹果是渭北旱原的主导产业,因而每年都能生产大量的

2、枝杆,这个资源是废 物利用,不受砍伐森林资源的限制,因而香菇等食用菌可以进行长期生产,形成 重要产业。香菇是低温变温型食用菌。渭北旱原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气温在5 18C之间,昼夜温差10C以上,大气相对湿度大多在50%70%之间,既不寒冷, 也不湿热,特别适宜栽培优质香菇。在海拔1000m以上地区,58月份气温在 1525 C,则可生产反季节优质香菇。渭北旱原有生产香菇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气候特点,在渭北旱原生产香菇, 栽培技术是关键。目前,渭北广大菇农引进南方传统的小棚架模式栽培香菇,(每 棚600-800袋),由于渭北冬春季节寒冷干燥,小棚的面积小,保温、保湿比较困难, 只能采用割袋放

3、苗,劳动量较大,限制了渭北香菇产业化的发展。(1)项目内容简介 本项目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开发与推广针对陕西省食用菌生产 中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经过研究、示范和推广,形成渭北日 光温室袋料栽培香菇模式;选育适宜渭北日光温室袋料栽培的优良品种“渭香1 号”、“渭香2号”和“申香10号”;加强日光温室袋料栽培香菇技术的管理;形 成渭北日光温室袋料栽培香菇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标准日光温室、优选菌种、优 选原料、优选栽培期、规范配料、规范灭菌、规范接种和规范管理等主要技术。(2)完成的主要指标利用日光温室袋料栽培香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009年2011 年公司 示范种植日光温

4、室袋料香菇10万袋,总收入可达到85万元,纯收入达到 61万 元。2009 年2011 年在白水县推广种植 360 万袋,总收入可达到 2880 万元,纯 收入达到 1980 万元。在渭北果区推广 1200 万袋,实现总收入 8400 万元。纯收入 5200 万元,共推广 1560 万袋,实现总收入 11280 万元。纯收入 7180 万元,取 得显著的经济效益。(3)对企业发展、改善民生、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作用,促进农业发 展等方面的作用。该项目的实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建成一个高标准现 代化的制袋场,建成一个规范化高效益的养菌和出菇示范园。在白水县形成生产 120 万

5、袋香菇的生产基地。香菇产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09年2011 年公司 示范种植日光温室袋料香菇10万袋,总收入可达到85万元,纯收入达到 61万 元。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渭北形成食用菌产业,为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开 拓一个新的途径。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好地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引领广 大农民走上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良性发展之路。该项目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一个新的就业门路,为城镇富余劳动力和富 余资金也找到一个新的投资途径。据调查,生产1000袋香菇约需 40个劳动日投 入,约投资劳力费用 1000元;生产 500万袋香菇约需 20万个劳动日投入,约投 资劳力费用500

6、万元。加之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就业机会,可解决当地2000 多 人的就业。(4)人才队伍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为企业培训一批食 用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举办日光温室袋料栽培香菇技术的培训班五期,培养技 术骨干 50人,农民技术员 200人,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力量,促进“公司+农户“产 业化模式的顺利实施。2、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概况和主要模式(包括服务企业科技人员 总数、主要合作模式、项目团队建设和投入人员结构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派遣梁连友副研究员、李鸣雷副教授全面负 责项目的设计、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和实施,解决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合作模式是

7、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为企业培训一批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力量,促进“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项目团队建设和投入人员结构姓名职务/职尔学位专业分工为本项目 工作时间单位名称梁连友副研硕士农学项目总负责和技术研发4月/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井建英总经理研究生经济管理项目总负责和项目实施常年白水康家公司李鸣雷副教授博士食用菌技术研发与培训4月/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付秋菊副经理专科食用菌示范和推广常年白水康家公司吴晓莲办公室主任本科经济管理行政、文秘、协调常年白水康家公司党改侠农艺师本科农学实验示范培训4月/年白水县农技中心王书礼经济师本科经济管理财务常年白水康家公司王西斌技术贝中专食用菌制

8、菌示范推广常年白水康家公司3、项目经费筹集和使用的基本情况。项目建设期经费的来源:总经费为55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 40万元,货 款 310 万元,企业配套资金 200 万元。经费支出:人员经费18万元,设备经费 262万元(设备购置费212万元, 设备试制费 50万);交流经费4万元;材料费210万元;燃料及动力费22万元; 测试及化验费 19万元;会议差旅费 4万元;管理经费 9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 4、其他。项目经费在预算中申请国拨经费是 100万元,实际国拨经费是 40万元,因 此贷款由 250万元增加到 310万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实施主要成效1、

9、项目实施在服务企业方面,包括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促 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帮助企业解决 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问题等方面的成效。(1)通过试验,选育出在渭北旱原气候条件下,利用果树修剪枝杆栽培袋 料香菇品种,不同栽培方式对应的最优品种组合为: 春季栽培:选择渭香 1 号和渭香 2 号两个品种。渭香 1 号适应性强,易 出菇,朵大菇厚,柄短,易形成花菇,优质高产,较对照9015 产量增加 16.4%, 抗杂菌能力强,制袋成功率达95%以上,在养菌期间抗高温能力可达3538C, 菌龄120150天,是渭北旱原果区春季栽培香菇的主要品种。 反季节栽培: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

10、710月份高温季节生产香菇供 给市场,初步筛选出申香10号,该品种适应高温出菇,出菇温度1027C,菇 较大,灰褐色,生物转化率 95.1%左右,易出菇,柄较短,优质,菇形圆整,菌 龄7090天。产量较高等特征。(2)研究并推广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模式。(3)研究并推广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技术。(4)进行,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在示范阶段和规模化基地发展中,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是成败的关键。这是 由香菇等食用菌区别于一般农作物的特点决定的。在生产中,因一个重要环节不 严格,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在管理中,因延误半天时间或几小时就可能造成很大 损失。这就要求技术指导必须可靠、及时。在示范工作中,

11、组织人员全力以赴巡 回指导农民的生产示范。群众随叫随到,不分下雨天晴,白天黑夜。按生产阶段, 或全体集中或分示范户、组进行技术培训,现场实习指导,使示范工作终于取得 了理想的结果。定期召开大型香菇栽培技术培训会,如香菇生产形势、制袋养菌技术、越夏 管理技术、出菇管理技术,采取公司与技术相结合,大范围兴办培训班,要求示 范户学习实施,具体安排,服务到户。2、项目实施的主要产出,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知识产权 和技术标准、市场规模与经济效益等。(1) 香菇栽培菌株的引进、筛选研究从引进和组织分离的 30 个菌种进行出菇试验,选择其中12 个比较好的菌种 分别进行春栽和反季节品种比较试验。 菌丝生

12、长速度与长势在室温培养情况下, 菌丝满袋前菌丝日均生长量及长势情况见表 1、2春栽渭香1号、渭香2号及V201菌丝长势洁白有力 整齐;9608、L-9015、L939长势正常 整齐。反季节申香10号及L26长势正常 整齐。菌种(品种)菌丝日均生长量(mm/d)菌丝长势情况菌丝满袋时间( d)渭香1号6.3洁白有力 整齐35渭香2号6.1洁白有力 整齐36V2016.1洁白有力 整齐3696085.9长势正常 整齐37L-90155.9长势正常 整齐37L-9395.9长势正常 整齐37表 2 反季节各菌种菌丝生长状况菌种(品种)菌丝日均生长量(mm/d)菌丝长势情况菌丝满袋时间( d)申香 1

13、0 号5.9长势正常 整齐37L-265.8长势正常 整齐38WL5.9长势正常 整齐37NH-15.8长势正常 整齐38武香 1 号5.9长势正常 整齐37申香 935.5长势相对较弱40 原基形成、转色及出菇前表现状况从表 3、 4 看出,菌丝满袋后,春栽渭香 1 号、渭香 2 号、 L-9015、 V201、9608、L-939转色较慢,菌皮、原基适中。反季节L-26、申香10号、NH-1、GL-47、武香 1 号、WL、申香93转色快,菌皮薄。表 3 春栽各菌种出菇前表现状况菌株转色时间原菌状况(d)出菇前状况渭香1号45菌皮适中、原基硬实高温季节不易烂筒渭香2号46菌皮适中、原基硬实

14、高温季节不易烂筒表 1 春栽各菌种菌丝生长状况V20145菌皮适中、原基硬实高温季节不易烂筒960845菌皮适中、原基硬实高温季节不易烂筒L-901545菌皮适中、原基硬实高温季节不易烂筒L-93943菌皮适中、原基硬实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菌株转色时间(d)原菌状况出菇前状况表 4 反季节各菌种出菇前表现状况申香 10 号43菌皮薄、原基较硬实L-2643菌皮薄、原基较硬实WL46菌皮薄、原基较硬实NH-142菌皮薄、原基较硬实武香 1 号45菌皮薄、原基较硬实申香 9342菌皮薄、原基较硬实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 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 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 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 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 自然温差、干湿刺激下有菇蕾发生 出菇产量对比春栽品种 10 月初开始控制出菇,采用日光温室高棚层架脱袋管理工艺进行 管理,各品种均管理到 5月底第四茬出菇。从表 5 看出,鲜菇总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品种为渭香 2 号、渭香 1 号和 V201。渭香1号单生,菇型较大,较对照L- 9015产量增加16.4%。反季节品种 7月初开始控制出菇,采用日光温室高棚层架脱袋管理工艺进行 管理,各品种均管理到10月底第四茬出菇。表 5 春栽香菇不同品种产量结果和生物学效率菌株出菇情况菇型鲜菇总产量(g/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