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71627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_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皇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4033CCS B 64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第 4 部分:皇菊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rplanting edible fungi and medicinal plant underforest canopy Part 4: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2022 - 12 - 08 发布2023 - 01 - 08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T 2558.42022前言本部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2、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部分是DB33/T 2558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的第4部分。DB33/T 255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大球盖菇;第 2 部分:黑皮鸡枞;第 3 部分:羊肚菌;第 4 部分:皇菊;第 5 部分:白及。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松阳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毛朝明、蒋灵华、泮樟胜、阙利芳、曹雯、叶春华、吕律英、周小华、王坚娅。I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传久、魏海龙、

3、王玲平、程俊文、李海波、宋其岩、陈友吾、贺亮、李杰峰、DB33/T 2558.4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第 4 部分:皇菊1 范围DB33/T 2558的本部分确立了皇菊林下栽培程序,规定了林地选择、扦插育苗、林下栽培、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个阶段的操作指示,以及各阶段的转换条件,描述了档案管理、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内 容。本部分适用于林下套种皇菊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部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GB/T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

4、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063 复合肥料GB/T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525 有机肥料NY/T 3831 有机水溶肥料 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皇 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菊花中的一个饮用品种,目前种植的品种为皇菊品种(Imperial chrysanthemum)和金丝皇菊(Golden silk chrysanthemum)。4 栽培程序皇菊林下栽培程序见图1。1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中耕除草摘心打顶移栽定植整

5、地扦插管理扦插插条林地选择扦插育苗林下栽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图 1 皇菊林下栽培程序5 林地选择宜选择海拔 200 m1 000 m,年平均温度为 10 13 ,无霜期 240 天以上,年降雨量 1400 mm1600 mm,坡度 25以下,郁闭度 0.2 以下的经济林幼林地。土壤、空气、水的质量应符合 GB 15618、GB 3095、GB 5084 的要求。6 扦插育苗6.1 插条选用健壮、无病虫当年生枝条,取其中段,按 10 cm15 cm 截取。6.2 扦插2插条扦插时,先用 0.1%的萘乙酸浸泡 1 分钟,然后按行距 20 cm25 cm、株距 6 cm7 cm 插于备好的苗床上

6、,压实、浇透水。6.3 扦插管理保持畦土湿润,注意病虫害防治与除草松土,18 天22 天生根发芽后,施肥促苗。7 林下栽培7.1 整地冬季顺水平带整地,带内全垦,无杂草,内侧挖竹节沟;于 3 月中下旬,深翻耕 25 cm 左右,平整作畦,畦宽 70 cm80 cm,畦高 20 cm25 cm,沟宽 30 cm。沥水坡地可不作畦。7.2 移栽定植宜在 4 月底到 5 月初,选择雨后或阴天傍晚移栽;如遇少雨天气,土壤不够湿润,移栽时需浇定根水。采用单行穴栽定植,行距 20 cm25 cm,株距 30 cm40 cm,穴深 8 cm10 cm,每穴一株。7.3 摘心打顶顶芽掐除,促发侧芽。长势过旺时

7、,应增加摘心打顶次数。7.4 中耕除草5月9月人工锄草2次3次。除草时注意培土保根,对于外侧易倒伏植株,应在植株旁搭架。7.5 肥水管理7.5.1 基肥移栽前,结合深翻施足基肥,每亩施用符合 NY/T 525 要求的有机肥料 1 000 kg2 000 kg。7.5.2 苗肥定植后 3 天5 天,每亩施用符合 NY/T 3831 要求的水溶肥料 25 kg50 kg。7.5.3 追肥9 月份孕蕾期时,每亩施用符合 GB/T 15063 要求的复合肥料 25 kg50 kg,10 月份现蕾时喷施一次 0.1%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7.5.4 水分管理雨季清沟沥水,夏秋季节干旱时,及时浇水。灌

8、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水质要求。8 病虫害防治8.1 主要病虫害3定植 30 天45 天,根据苗期长势情况,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将不萌发侧枝或侧枝萌发少的菊苗的主要病害:褐斑病、锈病、白粉病等。 主要虫害:菊蚜虫、菊天牛、红蜘蛛等。8.2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严格控制化学防治,农药使用 应符合标准 GB/T 8321 的要求。8.3 农业防治通过选用健壮植株,加强栽培管理,清洁基地环境,控制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8.4 物理防治采用摘除病叶集中销毁;人工捕捉、粘虫黄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粘虫黄板每 2 4 放置一张,距离地面高度

9、20 cm30 cm;杀虫灯每 100 m2150 m2 置一盏,悬挂高度 2 m。及时清理粘杀的虫体。9 采 收10 月中下旬11 月底,当皇菊植株顶部头状花序的中心小花 70%80%开放时采收,采收时剔除泥花、虫花、病花,将好花、次花分开放置,注意保持花形完整,及时干燥。10 档案管理建立可追溯的生产管理档案,包括栽培管理操作的过程、林地环境,投入品的来源、数量、购买时间与地点、用法和使用时间,收获与销售等信息。栽培者应做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并将 记录内容保留不少于 2 年。11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附录 A 给出了皇菊林下套种标准化生产模式图。4DB33/T 2558.42022

10、AA附 录A(资料性)皇菊林下套种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图 A.1 给出了皇菊林下套种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林地选择扦插育苗林下栽培采收整地移栽定植摘心打顶中耕除草肥水管理宜选择海拔 200 m1 000m,年平均温度为 10 13 ,无霜期 240 天以上,年降雨量 1 400 mm1 600 mm,坡度 25以下,郁闭度0.2 以下的经济林幼林地。选用健壮、无病虫当年生枝条,取其中段,按 10 cm15 cm 截取。插条扦插时, 先用 0.1% 的萘乙酸浸泡 1 分钟,然后按行距 20 cm 25 cm、株距 6 cm7 cm 插于备好的苗床上,压实、浇透水。冬季顺水平带整地,带内全垦, 无杂草,内

11、侧挖竹节沟;于 3 月中下旬,深翻耕 25 cm 左右, 平整作畦,畦宽 70 cm80 cm,畦高20 cm25 cm,沟宽30 cm。沥水坡地可不作畦。宜在 4 月底到 5 月初,选择雨后或阴天傍晚移栽;如遇少雨天气,土壤不够湿润,移栽时需浇定根水。采用单行穴栽定植,行距 20 cm25 cm,株距30 cm40 cm ,穴深 8 cm10 cm,每穴一株。定植 30 天45 天,根据苗期长势情况,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将不萌发侧枝或侧枝萌发少的菊苗的顶芽掐除,促发侧芽。长势过旺时,应增加摘心打顶次数。5 月9 月人工锄草 2 次3 次。除草时注意培土保根,对于外侧易倒伏植株,应在植株旁搭架。移栽前,施足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料 1000 kg2000 kg;定植后 3 天 5 天, 每亩施水溶肥料 25 kg50 kg。9 月份孕蕾期每 667 m2施复合肥料 25 kg50 kg,10 月份现蕾时喷施一次 0.1%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雨季注意清沟沥水,防止受涝烂根,夏秋季节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抗旱,孕蕾期不能缺水。10 月中下旬 11 月底,当皇菊植株顶部头状花 序的中心 小花70%80%开放时采收, 采收时剔除泥花、虫花、病花,将好花、次花分开放置,注意保持花形完整,及时干燥。图A.1 皇菊林下套种标准化生产模式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