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71622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成果]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控制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小组情况1三、选题理由2四、现状调查2五、设定目标5六、造成因素分析5七、确定要因6八、制定对策7九、实施对策8十、QC小组活动实施效果10十一、巩固措施12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12后一川特大桥墩柱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成果一、工程概况平凉(华亭)至天水高速公路项目*标后一川特大桥位于中滩镇北边,与天巉公路平行,斜跨葫芦河,左幅桥梁上部构造采用(21+330+21)+12(530)十三联预应力砼组合小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右幅桥梁上部构造采用530+630+11(530)。十三联预应力砼组合小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双柱墩配桩基础,

2、桥台采用桩柱式台配桩基础,全桥墩柱共计255根。二、小组情况 小组类型现场型活动频率1次/周 出勤率95%本次活动的起止时间2017年10月28日2018年7月30日序号姓名性别组内职务职称文化程度1男组长工程师大学本科2熊男副组长工程师大学本科3张男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4李男质检员助理工程师大专5林女质检员助理工程师大专6陈女统计员助理工程师大专7黄男试验员工程师本科8陈女试验员助理工程师大专9梁男桥梁一队队长助理工程师大专10梁男桥梁二队队长助理工程师大专11陈男施工员技术员中专12杨男施工员技术员中专三、选题理由1、本工程目标为“大桥建精品,目标鲁班奖”,工程质量要求精益求精。2、已

3、施工完成的桥梁墩柱外观普遍较差,尤其是墩柱表面错台严重超出规范要求。3、业主的严格要求表面错台控制在2mm之内,表面平整光洁无色差。4、为控制墩柱外观质量培养技术人才。为此,项目部QC小组决定选择“墩柱外观质量控制”作为活动课题。四、现状调查QC小组成员对已完成的部分墩柱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1、错台大部分错台超过小于2mm的规范要求;2、墩身表面气孔表面气孔密集,分布范围较广,气孔直径较大;3、混凝土色差混凝土表面色差主要在各节模板之间较明显;4、墩身表面起砂起砂范围较广较明显;5、混凝土漏浆主要在墩柱根部较为明显。墩柱表面模板接缝错台墩柱表面存在大面积气孔、蜂

4、窝、麻面表面色差墩身表面起砂墩身表面漏浆五、设定目标1、错台控制在规范要求的2mm之内;2、完全消除墩身表面气孔;3、完全消除混凝土色差;4、完全消除墩身表面起砂;5、完全避免混凝土漏浆。六、造成因素分析QC小组通过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调查,召开QC小组讨论会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措施,我们最终确定了造成墩柱外观质量差的主要因素,包括模板因素、混凝土坍落度因素、振捣因素等。并将引起问题的因素一一进行分解,具体如下图所示:墩柱外观质量较差七、确定要因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因素验证方法验证情况负责人验证时间结论1螺栓安装不齐全现场调查对现场已安装好的模板进行检查,发现大部分是每隔一个螺栓孔安装一个螺栓。陈20

5、17.11.8要因2模板拼缝不合格现场调查拼缝不齐有错台。陈2017.11.8要因3有无双面胶条现场调查模板拼缝都贴有双面胶。陈2017.11.8非要因4模板是否打磨现场调查对现场已经打磨完毕模板进行检查发现,模板打磨到位。陈2017.11.8非要因5模板表面不光现场调查模板采用新加工钢模板,表面光洁。陈2017.11.8非要因6涂油过多现场调查对现场正在涂油的模板检查,涂油量正常。陈2017.11.8非要因7检查不到位现场调查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没有进行检查督促。李2017.11.7要因8坍落度过小现场调查现场抽查多车混凝土,检测到坍落度不稳定。黄2017.11.8要

6、因9振捣困难现场调查调查振捣工人,坍落度偏小时,存在振捣困难,坍落度在要求之内时,振捣不存在问题。陈2017.11.8非要因10砼流动性差现场调查现场试验,坍落度满足要求时,流动性较好。黄2017.11.8非要因11坍落度过大现场调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抽查多车,坍落度不稳定。黄2017.11.8要因12砼流动性太大现场调查现场试验,坍落度满足要求时,流动性较好。黄2017.11.8非要因13砼中自由水过多现场调查混凝土浇筑时发现表面有积水。黄2017.11.8要因14未按配合比施工现场调查通过对拌合站的调查,拌合站完全按照试验室交底的配合比施工。黄2017.11.8非要因15漏振现场调查施工过程

7、中调查发现有漏振现象陈2017.11.8要因16过振现场调查施工过程中调查未发现过振现象。陈2017.11.8非要因17不合理振捣现场调查振捣工艺符合要求,技术交底正确到位。陈2017.11.8非要因八、制定对策序号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1螺栓安装不齐全施工中加大管理力度,实行自检和报验记录管理制度。检验合格率达到100。1、采取奖罚制度。2、报验不合格的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现场每次报验时间李2模板拼缝不合格严格要求工人按照模板编号进行安装。对有变形的模板返回加工厂矫正。检验合格率达到100。1、对模板编号不清的重新标号。2、增加定位销。施工现场每次报验时间李3检查不到位

8、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每道工序有明确详细的检查记录采取奖罚制度。施工现场每次报验时间李4坍落度过小坍落度过大对拌合站的计量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胶凝材料控制在1%,外加剂1%,拌合用水1%,粗细骨料2%。每月一次的频率对拌合站的计量系统进行检查,保证称量偏差在规定范围内。拌合站每月一次黄5砼中自由水过多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制度检验合格率达到100。每批胶凝材料、外加剂要求进行适应性试验,对外加剂的稳定性、含气量进行检测控制,特别是粉煤灰的外观颜色、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必须每批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外加剂坚决退回。拌合站每批材料到场后黄6漏振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满足规范和技术交底要求现

9、场监督跟班作业采取奖罚措施施工现场每次混凝土浇筑张九、实施对策实施一:施工中加大管理力度,实行自检和报验记录管理制度。2017年11月12日下午,召开QC小组会议,并要求所有墩柱模板安装工人参加,会议做了如下要求:1、会议宣读了墩柱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工人重新对技术交底进行学习。2、重新明确了报验制度和报验程序,要求模板安装后施工队技术人员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检查,项目部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项目部技术人员在报验合格后做检查记录。3、制定奖罚制度。在检查中,发现项目部技术人员没有进行详细的检查或现场实际情况与检查记录不符,处罚该技术人员200元/次。通过活动的开展,

10、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明显。在活动后的墩柱模板安装时,报验制度和报验程序能够完全正常执行,螺栓连接达到100%。实施二:要求工人按照模板编号进行安装。对有变形的模板返回加工厂矫正。2017年11月9日,技术员张强在报验48#墩时,发现模板拼缝误差太大,于是要求工人调整,但无论工人怎么调整也无法达到要求,于是QC小组成员到现场检查分析,在检查中发现该墩的模板没有按照编号拼装,主要原因是模板编号模糊不清,因此对全线模板编号重新标记,并要求工人严格按照模板编号拼装。2017年11月11日,由杨和平、熊庆收组织QC小组对全线模板的平整度和模板的变形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模板变形严重,另外模板

11、在加工时没有设置定位销,这样模板错台大小很难控制,于是对模板返场进行重新加工维修。通过该对策的实施,墩柱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再没有出现一例模板安装编号有误的问题,墩柱表面错台完全控制在规范要求的2mm之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2017年11月14日QC小组召开会议就墩柱施工工序的检查管理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分配。1、 墩柱模板的打磨、刷油、安装由陈负责检查和报验。2、 墩柱混凝土的浇筑由陈、钟负责现场检查和跟班作业。3、 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查和控制由黄负责。4、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和试验由黄负责。5、 对拌合站的计量系统的检查由黄负责。6、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工作由陈负责。同

12、时要求每个工序在检查检测后都必须有记录并进行签字。通过该对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大家相互依赖,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在该对策实施后,在没有出现工序检查不到位的问题。实施四:对拌合站的计量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2017年11月18日QC小组在对江淮拌合站进行检查时发现水泥的量偏小,但计量系统的设置和配合比完全一致,在经过仔细检查和分析后确定是计量系统出现问题,于是要求现场停止混凝土浇筑。拌合站负责人便联系了维修人员。2017年11月19日维修人员到达拌合站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发现是由于计量系统的磨损造成水泥量偏小。在更换了磨损部件后混凝土配比满足要求。通过该对策的实施,有效杜绝了因拌合站计量系统的问题造成

13、混凝土不合格而导致墩柱外观质量差的问题。实施五: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制度原材料不合格直接导致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也就无法保证墩柱外观质量,原材料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的,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QC小组决定由周忠刚、李 伟负责原材料检验。并按照规范要求的批次和检验频率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退回。并要求对检验数据做详细记录。2017年11月21日在对江淮拌合站的粉煤灰进行检验时发现其细度和烧失量超标,项目部通知要求拌合站进行了更换。通过该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原材料的质量。实施六: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混凝土振捣是一个关键工序,但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振捣习惯造成振捣不规范。2017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