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71509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一、课文补注1.李乡浏同志在贾祖璋和南州六月荔枝丹回忆与贾老的一次通信一文中说,他于1983年暑假,备南州六月荔枝丹课,颇感课本注释不详,曾写信向贾老请教。信中询及以下三点:1.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全诗能否录示,以便解题;2.明代徐火勃的咏荔枝膜诗,请示予全首,有助于分析“夸张的说法”;3.“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1种。”希望得悉这13种的书名及其作者。贾老作复如下:1.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

2、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2.徐火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3.广中荔枝谱唐(?)郑熊(粤书已失传) 荔枝谱宋 蔡襄(1059)闽增城荔枝谱宋张宗闵粤莆田荔枝谱宋徐师闵闽闽中荔枝谱明屠本畯(1597)闽荔枝谱明徐火勃闽 荔枝乘明曹蕃(1612)闽 荔枝食谱明宗珏闽荔枝通谱明邓庆采(1629)闽记荔枝明吴载鳌闽荔谱清陈定国闽荔枝谱清陈鼎粤闽川岭南荔枝谱清吴应逵粤 (摘自李乡浏中学诗文释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2.刘学仁同志在高

3、中语文教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一书中对课文提出了几点商榷,摘录如下:(1)第四段写“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理由,一是“有野生的荔枝林”;一是很早已在我国培植。这两点似乎还不足以说明“原产我国”,是不是别国也有野生的荔枝呢?是不是别国也早有栽培呢?没有反面的论据。如果确有根据,应该明确提出。(2)第六段说“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这两句话不易理解。前一句是说“膜”,后一句是说“花纹”。仔细体会好像是这个意思: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着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由于壳的内壁有紫色花纹,透过白色薄膜可以看

4、得很清楚,因而便把这紫色花纹看做是薄膜的花纹,而说成“膜如紫绡”了。后面引徐火勃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荷瓣”“桃花”,似乎是“壳”和“膜”分开了,似“荷瓣”“桃花”的是壳呢?还是膜呢?好像是膜才恰当,“薄”才“盈盈”“片片”,才“娇”,才随“风”飘落,可是膜又是白的,不像“荷”也不像“桃花”了。总之,这一段似乎说得不够明白。 (3)第七段写荔枝“肉”也不够明白。指出通常说的肉实际上是“假种皮”后,又说明前面说的“膜”才是真正的果肉。下面接着说“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这句话里的“肉”指的是习惯上说的“肉”呢,还是前面已经讲清楚了的“膜”呢?从后面的“入口

5、”看,应仍是指习惯上说的“肉”,那么这“肉”的“细胞壁”又指的是什么呢?显然不会是“膜”(真正的肉),那是要扔掉的。二、类文荐读 荐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附赏析)原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日者云。注:帷盖:车帷上面的圆顶。华:同“花”。春荣:春天开花。缯:帛类。红缯:红色缯绸。绡:生丝织品。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十五年为

6、公元820年。南宾:即四川忠州,今忠县。公元819年,白居易任忠州太守。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吴小如注释)赏析:就拿白居易笔下的荔枝树及其花、叶、果实等来说吧,作者不仅用极简洁的文字描绘出荔枝的整体,而且通过文字的叙述竟然同时横跨过春、夏、冬三个季度。尽管序文是为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撰写的,但绘画毕竟是平面的,从画面上不仅不能看到“核如枇杷”“膜如紫绡”这些包在荔枝壳内的东西,更无从体验其瓤肉的色与味。在作者笔下,尽管他一连打了十个比方(“如帷盖”“如桂”“如桔”“如丹”“如葡萄”“如枇杷”“如红缯”“如紫绡”“如冰雪”“如醴酪”),可是我们读后立即对荔枝的色、形、香、味各个方面都有了具体感受。这

7、魅力还小么!何况作者还怕只设譬喻不足以穷其色、形、香、味之美,又加上了两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紧接着作者进一步阐明摹绘荔枝图和写序的目的:原来荔枝之为物十分娇气,果实如离本枝,不出三五日便“色香味尽去”。为了让荔枝永葆其鲜丽佳美的本来面目,在没有摄影、录像技术的千载以前,作者只能利用平面而静止的绘画来补救于万一。前人或谓白居易撰此文是“特为荔枝立传”(清人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评语),我以为,作为一位诗人和有正义感的士大夫,虽然遭到远谪巴蜀的厄运,但他之所以要人作画和亲自撰文,主要还是为了体现出他那爱自然、爱生活的本性,怀着一颗推己及人的热诚的心,把出产在当时尚属于穷乡僻壤的新鲜荔枝介绍给中

8、原和后世的人们。作者明白表示,他是为了许许多多“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日者”才这样做的。从而可以看出,这时身在贬所的白居易,依然保持着当年写秦中吟时期的仁民爱物的高尚人品。因此,这篇看似平易浅显而实属精心结撰的小文就不仅是为了记录自然、玩味生活的闲适之作了。我更进一步揣测,作者是否有以荔枝自拟的涵义,为了引起和提醒当政者和广大的士大夫阶层的重视,希望不被人遗忘,更不希望等到“色香味尽去”时,把那鲜美甘甜的佳品当成过时的无用之物而等闲弃置,才写成这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章呢!另外,从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方面看,这篇序文也大有值得欣赏借鉴的地方。作者对荔枝的描绘有六朝小赋的遗韵,却不露堆砌罗列的痕迹。

9、这是由于文章把对偶句式融汇于参差错落的排比句式之中,然后又把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同参差错落的散体句式有意无意地交织到一起,于是自然而然给人以空灵活泼而不是纤佻细碎的感觉。读起来只感到生机盎然、情趣洋溢。只有通过这样的描述,才能起到因小见大、寓庄于谐、既堂堂正正而又美不胜收的良好效果。从诗人的文章里我们毫无意外感觉地获得了一次诗的享受。(选自名作欣赏,有删节,作者:吴小如) 三、阅读方略科技说明文阅读指导(一):1.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1)定义说明 即用下定义的方法,用最精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点做出规定性的说明。如奇特的激光:“激光系统就是产生光、电、化学能的装置。”(2)比较说明

10、比较说明就是用较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向沙漠进军:“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这里就“日照时间”把沙漠地区与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作比较,说明沙漠地区的干燥。(3)分类说明分类说明就是把要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去说明的方法。如杨树一文就作了这样的分类说明:“杨树,在植物分类中属杨柳科植物学家把杨属植物分为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五大派。”(4)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是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讲到纬度的差

11、异影响物候来临时,就举“北京南京”物候现象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来说明。(5)数字说明 数字说明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如生命与海洋:“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6)图表说明图表说明就是对说明对象采用图表的方式来说明的方法。如统筹方法用了三幅“箭头图”说明组织管理中统筹安排的重要。2.学会抓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特征是事物之间得以区别的标志,是作者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出来的本质属性。有的事物的特征是外部显露的,如形态、方位等,有的事物的特征是内在的,如性质、作用、功用等,有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既有显露的,又有内在的。阅读说明文,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制作、用途、分类、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事物特征的。如何在说明文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1)从文中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开头部分写道:“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这句交代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事物的特征,需要用概括、提炼的方法。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要采取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用这种方法可以概括出宇宙特征为:整个宇宙是无限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