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71375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连续梁支架预压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 - 2-二、编制范围 - 2-三、工程概况 - 2-四、支架设计情况 - 3-1、地基处理 - 3 -2、门洞支架结构 - 3 -五、支架预压 - 4-1、荷载分布 - 5 -2、支架预压方式 - 5 -3、压、卸载过程 - 6 -4、预压工况 - 6 -5、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 6 -6、卸载及支架调整 - 8 -六、安全保证措施 - 8-1、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 8 -2、吊装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 9 -3、既有线安全保证措施 - 9 -连续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

2、3.3、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5、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6、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本标段有关设计图纸及定型图二、编制范围*该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本次编制内容为该连续梁现浇支架的 预压施工.三、工程概况 车 站 特 大 桥 2 56m 连 续 梁 位 于 新 建 * 线 DK25+986.293DK26+081.397 段,其对应既有线益湛线(双连站)里程 K138+650800段。该梁跨越既有双涟车站I、2道,既有铁路与新建* 线*车站特大桥交角为 17 度,斜交中

3、点梁底与既有线轨顶高差为 8。 548m。跨越净高在施工期间按大于或等于6。25m考虑,施工后永久性结构 梁底至既有线轨顶高度大于或等于6。55m。既有线I道、2道侧面限界分 别不小于2.44m、2。15m进行设计。连续梁主跨 256m 跨既有*铁路,与既有*铁路斜交长度为 81。 04m。连续梁设计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梁体幅宽为13.4m (中墩横隔梁 处加宽到26。841m,并支立在门式墩墩顶上),底宽6.4m,顶板厚度 30-45cm,腹板厚度60110cm,底板厚度4560cm,在端支点,中支点 共设 3 个横隔板,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端支点处横隔板厚1.15m,中支座处横隔

4、板3。3米.现浇梁体C50砼1425。8方.四、支架设计情况1、地基处理 施工前先对梁底地基进行处理:承台基坑分层回填夯实,确保连续箱梁浇注砼时,满足上部钢管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门洞支架结构本桥梁设计以采用简支T梁为主,在跨越既有正线时采用2-56m连续 梁并设门式墩跨越既有正线,简支梁采用预制架设施工方法,连续梁梁部 采用梁柱式支架现浇施工方法,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时对既有正线采用工字 钢搭设门洞并设防护棚进行处理(见后附图)。I号区底模采用2.0cm厚,横梁采用(10X10)cm方木,跨径0。6m, 中对中间距0。3m,纵梁采用(10X10) cm方木,跨径0.3m,间距0.6m/ 道;立

5、杆采用O48X35mmWDJ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立杆横向间距0.6m, 纵向间距0。3m,横杆步距1。25m,支架底纵向分配梁为I22a工字钢,自 重0.33KN/m,间距0.6m,横向分配梁采用I56a工字钢,自重1.06KN/m, 采用两根一组,工字钢横跨既有线,间距11m,跨径5.82m检算,除I 道与2道之间钢管采用 377热扎无缝钢管,壁厚16mm,其余钢管柱采用 630热扎无缝钢管,壁厚10mm,间距为1。1m.地基压实后采用挖孔桩基础, 桩径1m,中间桩孔深5m。II、III号区底模采用2。0cm厚,横梁采用(10X10) cm方木,跨径0。 6m,中对中间距0。3m。腹板纵梁采

6、用(10X10) cm方木,跨径0.6m, 间距0.45m/道,立杆横向间距0。45m,纵向间距0.6m,横杆步距1.25m。 底板纵梁采用(10X10) cm方木,跨径0.6m,间距0.9m/道,立杆横向 间距0。9m,纵向间距0。6m,横杆步距1.25m.翼板纵梁采用(10X10) cm方木,跨径0。6m,间距1。2m/道,立杆横向间距1。2m,纵向间距0。6m,横杆步距1.25m.II号区支架底采用纵向分配梁为I22a工字钢,自重0。33KN/m,腹板 下为间距0。45m,底板下为间距0.9m,翼板下为间距1.2m,跨度为3。2m, 横向分配梁采用I56a工字钢,自重106KN/m,采用

7、两根一组,工字钢横 跨既有线,间距3。2m,跨径7。5m,除I道与2道之间钢管采用377热 扎无缝钢管,壁厚16mm,其余钢管柱采用630热扎无缝钢管,壁厚10mm, 间距为3。2m。III号区支架底纵梁为I22a工字钢,自重0.33KN/m,腹板下为间距0。 45m,底板下为间距0。9m,翼板下为间距1. 2m,跨度为2。4m,I56a 工字 钢,自重1。06KN/m,采用两根一组,工字钢横跨既有线,间距2.4m,跨径 5。82m,除I道与2道之间钢管采用377热扎无缝钢管,壁厚16mm,其余 钢管采用 630热扎无缝钢管,壁厚10mm,间距为3. 2m.II号、III号地基压实后采用挖孔桩

8、基础,桩径1m,底板处桩孔深5m, 腹板、翼板处孔深3m,其余处1m*1m条形基础。五、支架预压为检验支架的弹性变量及检验地基的承载力,消除因支架竖向非弹性 变形对标高的影响,应在底模铺装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材料采用沙 土(吨袋)及钢材.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的 110,采用编织砂袋及钢筋按体积比重加载 的方法进行支架预压。计算时砂的比重取15KN/m3,钢筋的比重取78.5KN/ m3, 为准确模拟砼施工时荷载,采取等效预压方式.支架等效预压荷载分 布图如下图所示,A区及C区重量采用编织砂袋等效预压,B区重量采用 钢筋等效预压。先加载A区重量,再加载B区重量,最后加载C区重量. 根据各部分等

9、效荷载换算后的堆载高度,分级加载,严格控制预压重量. 施工期间,应做好雨天砂袋覆盖的准备工作及泄水措施。1、荷载分布 A 区部分:q =26*3.075/3。7=21。6 KN/m2A施工预压堆载高度h=21。6X1.1/15=1.58m B 区部分:q =26*2.913/1。35=56。1KN/m2B施工预压堆载高度h=56。1X1。1/78.5=0.79m C 区部分:q=26*1。241/3。5=9.2KN/m2C施工预压堆载高度h=9.2X1o 1/15=0.67m2、支架预压方式 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临时支座,底模,侧模安装后开始支架预压,但 预压前采用胶合板和彩条布铺在模板上,保护

10、模板不被受损和污染.预压 采用塔吊进行吊装加载以及卸载.该连续梁预压采用分段预压,即是先预压11-12墩支架,再预压12 13#墩支架。分别采用沙袋按各段设计荷载110%进行预压,空心箱体部分采用沙袋 预压;腹板部分采用预制砼块预压或整捆钢筋预压。预压荷载值的计算如 下:1)堆载范围沿线路方向分段进行堆载.压载梁体平均截面积按照全桥的尺寸计算,约746mh钢筋混凝土容 重取2。6t/m3,压载总重量取压载梁体重量的110%,总重量为1425。8 *2.6*1。1=4069。2t;即是分段堆载,11-12#墩、12-13#墩需分别堆 载 2034.6t。2)顶板、底板及翼缘板沙袋:沙袋每袋重1t

11、,共需沙袋2035个;3、压、卸载过程先施工1112#墩:0-11121 (压载至60%,持荷2小时)-1850t (压 载至100%,持荷2小时)-2034.61 (压载至110%,持荷24小时)。后施工 12-13#墩预压。4、预压工况 根据分级加载的要求,现将预压分为设计荷载的 60%、100%、110%以下三种状态。 支架搭设时预压前,顶部预留抛高要计算地基相对沉降量,支架弹 性和非弹性值等.注意问题: 采用沙袋法预压,沙袋逐袋称量,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 的沙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 ,准备好防雨布.每捆钢绞线也要全部覆 盖。HTL o 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

12、即进行补救. 要分级加载,加载的顺序接近浇筑顺序,不能随意堆放,卸载也分 级并测量记录。 通过第一施工段预压并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地基沉降量,支架 变形量)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预压过程中在现场增设两名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防护,其他防护人 员按照既有线施工要求进行防护。5、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为了掌握加载后地基和支架的变形情况,需要在预压前布置好沉降观 测网.沉降观测网布设在两层面上:一层在支架基础上,一层在箱梁底模 板上,上下两层测点一一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测点沿纵桥向在箱梁的跨 中、1/4跨、支点附近五个断面分别布设,横向则在跨中和两个腹板处布 设,从而形成一个立体观测网。变形观测点横向布

13、置如下图所示。观测网横断面布置图预压时观测的数据有: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载后顶板恢复量 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 板标高。测量时,采用苏光DSZ2型水准仪配合双面塔尺,按四等水准测量要 求进行观测,并用悬线重锤测支架水平位移量.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 为多少,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各测点的回弹量。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非 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绕度来调整模板高程,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 行调整加固。6、卸载及支架调整卸载后记录地基及支架、木材变形的反弹量,当弹性变形恢复后结束 观测,绘出观测曲线,最终计算出每个施工段支

14、架体系的沉降量及弹性变 形量,并根据此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调整相应竖向标高 .预压过程中必须 随时观测地基、支架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 安全。六、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建立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各级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 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 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1)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主 管施工生产的领导和施工负责人员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必须同时布置安全 工作。根据工程和施工特点编制安全交底.班组在班组长的领导下和专职 安全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班组

15、的安全施工,督促工人遵守操作规程和各 项安全施工制度,并组织班前班后的安全监查。(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公路行车安全和施 工安全意识,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规章制度和岗位标准化作 业的教育,文明施工的教育。同时开展创安全标准工地活动,进行安全检 查评比,激发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护一 切必要而合适的警告、危险、禁止等标志牌。2)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安 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3)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电器设备、机具设备及电缆电力线路,保证 正常使用安全。定期或根据施工需要发放和检查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 安全和劳动保护用品。4)驻地、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 查,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定期开展安全防火检查,进行防火知识宣传 教育。遵守消防法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 生.木工加工棚及有明火的地段,应作为防火的重点,严加管理。5)现场统一布设电力线路,不准私拉乱接电线。开关箱设置及漏电 保护设置齐全有效。2、吊装作业安全保证措施塔吊的安装的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