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应急预案 篇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713339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应急预案 篇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燃气应急预案 篇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燃气应急预案 篇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燃气应急预案 篇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燃气应急预案 篇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应急预案 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应急预案 篇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气应急预案篇2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燃气生产、输配、储存、使用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落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意识,保障国家、公民的财产、生命及社会的公共安全,确保路桥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二、编制的目的在发生燃气突发事件时,以便快速、积极、有序、有效地控制事态,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第10号令城镇燃气安全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62号令城镇燃气管理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四、公司基本概况1、公司经营范围:经营管道燃气气种为空混气和即将接纳的天然气,今后管道燃气以天然气为主。2、燃气生产、输配、储存设施:位于路院路1#。五、危险源的识别(一)各类燃气的基本特性1、天然气(I)主要成分为甲烷;(2)热值约为35、5337、62MJ/m;(3)天然气的比重为0、56;(4)爆炸极限为5%15%。2、空混气(液化石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1)主要成分为C3、C4;(2)热值约为50、16MJm;(3)空混气的比重为1、40;(4)爆炸极限3、516、81%(体积比)

3、。以上参数是标准状态下的计算数据。(一)事故成因分类1、泄漏:管道接口泄漏、管道本体泄漏、储气设备泄漏、管道其它设备泄漏、用气设备泄漏;2、非计划停气或超压;3、人民中毒或死亡;4、火灾;5、爆燃。(二)事故成因分析1、造成户内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灶具烧煮满溢导致熄火、燃气泄漏;(2)使用非安全型燃气热水器或违章安装热水器;(3)燃气开关长期失修,发生松动,引起燃气泄漏;(4)燃气具的连接不当和燃气具体本身的缺陷;(5)燃气设备设施的私拆、私装;(6)其他原因引起的泄漏。2、造成户外燃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野蛮施工和超负荷载重车辆致使燃气管道松动,甚至断裂;(2)腐蚀性化学物任意排

4、放,侵蚀燃气管道;(3)热胀冷缩和自然沉降导致燃气管道接口松动、管道下沉甚至断裂;(4)管道自然腐蚀导致泄漏;(5)野蛮拆除旧房屋或违章搭建损坏燃气管道。3、造成储气设备、气化站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设备故障;(2)设备泄漏;(3)违章操作。4、调压设备事故的原因主要有:(I)超压保护失效;(2)阀体、皮膜、指挥系统破损或故障;(3)过滤器的效;(4)超压保护装置非正常启跳;(5)违章操作。5、阀门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1)关闭性能差;(2)阀芯脱落;(3)密封点、接口泄漏;(4)误操作。6、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管材质量不合格;(2)未按工艺要求施工;(3)管道埋深和回填

5、未达到设计要求;(4)设计存在缺陷。7、其他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信息传递不畅或执行不力造成误操作和工作未到位;(2)在管道停气降压作业中阀门关闭不严、阻气袋位移、燃气外泄;(3)在置换作业时采用不适当的燃气或氮气压力,使管道内生产紊流,致使取样结果不真实;选择不恰当的放散口径、位置及放散点,或放散管上未安装防散电丝网;现场联络、通讯、指挥及组织体系不健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4)在带气作业时未佩戴防毒面具及保险带;沟、槽开挖坡度不规范使燃气得不到及时扩散或阻气袋位移;违章使用非防爆设备;现场组织实施方案不完善、不周密。六、抢修等级的划分(一)特级抢修:1、500户(含)以上管道燃气

6、用户非计划性(突发性停气或紧急通知)停气;2、天然气高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泄漏,造成当地居民紧急疏散或影响其正常生活生产;3、液化气储罐第一道阀门、法兰大面积泄漏;4、在燃气生产、运行、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爆、火灾;5、因燃气管道泄漏或设备故障造成5个(含)以上中毒或烧伤,或发生人员死亡的事件;6、高中压调压器、中低压调压器故障造成高夸窜中压、中压窜低压(超压);7、液化气槽车罐体泄漏、紧急切断阀失灵、车辆事故导致泄漏、罐体倾覆等。(二)一级抢修:1、DN160(含)以上的中压管线泄漏,或造成管道燃气500户以下300户以上用户非计划性(突发性停气或紧急通知)停气;2、燃气管线泄漏,造成人员疏散

7、或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生产;3、燃气管线泄漏或设备故障5人以下中毒或无伤亡事件;4、液化气储罐区、灌装区发生非第一道阀门因素的大面积泄漏。(三)二级抢修:1、DN160以下DN110户以上中压管线泄漏或造成300户以下200户以上燃气用户非计划性(突发性停气或紧急通知)停气;2、液化气储罐区、灌装区阀门、槽车其他部位(除特级规定之外)等泄泥坑。(四)三级抢修:1、DNIlO以下的中压管线、DN160以下低压管线泄漏或200户以下用户停气的抢修;2、重点设备(有备机)故障造成整机不能运行的抢修。七、预防和应急措施(一)户内燃气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1、加强安全用气的宣传;(1)教育用户正确使用燃气设

8、施和燃气用具;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或已达到报废年限的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2)不得私自改动燃气管线和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安装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3)禁止使用明火查漏;(4)发现有燃气泄漏应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禁止开关电气设备;应在安全地方切断电源;同时立即拨打抢修电话;(5)定期更换皮管。2、设立24小时报警电话,对于用户报警应及时进行处置;定期进行入户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督促用户及时整改;3、户内发生泄漏按民用管道液化气、空混气应急抢险措施预案执行;4、户内发生起火、燃爆、人民中毒按民用管道液化气、空混气应急抢险措施预案执行。(二)户外燃气管道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1、加强管线的巡检和巡护

9、,采用先进的检漏仪器,提高自查率,及时发现和阻止各类违章施工;2、计划内的停气、降压作业应事先明确时间和范围,并提前72小时做好停气、降压用户的通知工作。在作业中要将调压器出口压力调至阻气袋能阻止的燃气压力,支状管距调压器点较近,管内压力较高,则施工部位后面的管道实行停气,前面的管道采取降压;3、在置换作业时要控制好压力,大口径管道在开启阀门时应逐渐缓慢进行,防止管道内因流速过快产生紊流,控制好放散口出口压力,放散装置要按要求设置;4、带气作业时应保持通风,穿戴好防护装,加强警戒;5、燃气泄漏的应急措施:(1)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抢修人员赶赴现场;(2)抢修人员赶到现场后应划定警戒区,对警戒区

10、的人员进行疏散,控制明火,根据现场情况初步确定抢修等级,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抢修指挥中心。发生人员严重中毒和伤亡的应立即通知120进行抢救;(3)抢修人员根据管线竣工资料利用查漏设备进行查漏,对有燃气聚集的沟槽和其他构筑物进行强制送风,以降低燃气浓度;(4)具体实施按抢修操作规程规定执行。6、燃气泄漏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1)应当立即通知消防部门;(2)采用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制火势。中压管降压一般采用阀门进行控制,低压管降压一般采用向管道逐步注水的方法进行,PE管可以用管夹来控制压力。在降压过程中应设置压力监控点,防止产发负压。DNlOO以上燃气管道禁止采用直接切断气源的方法灭火;(3)

11、火势得到控制后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4)灭火后的燃气管道按泄漏管道处理。(三)设备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1、调压器要做好检查和维护,定期进行关闭压力和调压精度的测定,以及过滤器的检查,副路调压器应确保完好;2、加强阀门的.保养,对关闭性能差的阀门及时进行更换;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启动备用设备,并进行抢修;5、对设备作业者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6、调压器超压事故的处理方法和要求:(1)发生下游压力超压时,采用放散的方法进行降压;并立即确定事故调查器;(2)确定事故调压器后应立即关闭该调压器进出口阀门;如超压区域由多个调压器

12、供气,应对其它调压器进行检查;(3)查找超压的原因,需停气抢修的应做好用户的停气通知工作;(4)超压区域的燃气设施应进行全面检查,超压压力大于管道强度试验压力的必须进行置换施压,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气。7、卧罐气代站抢修应急预案气化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程。遇紧急事故情况,按应急措施实行。(四)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燃气管网设计标准,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管道自身的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八、燃气抢修组织指挥系统1、公司燃气抢修实行组织指挥体系负责制,体系由指挥部和现场指挥作业组组成。(1)特级抢修组织指挥体系见附件一;(2)一级抢修组织指

13、挥体系见附件二;(3)二级抢修组织指挥体系见附件三;(4)抢修组织指挥体系由公司组织设立。2、自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抢修组织指挥体系的指令。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抢修工作的总指挥负责,确保抢修工作的顺利完成。3、总指挥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5)保证现场人员和企业外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抢险组织;(7)决定企业或其他部分人员的撤离;(8)决定企业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9)决定应状况的评估和降低或升高应急报警级别;(1

14、0)决定事故状况的对外通报。4、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2)负责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3)保证企业人员和公众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4)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5)控制紧急情况;(6)现场事故评估;(7)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技术保障组职责:(1)向总指挥提出应急抢险方案;(2)指导应急抢险组实施抢险方案;(3)对应急抢险质量进行验收;(4)为副总指挥提供应急抢险评价依据。6、后勤服务组职责:(1)为应急抢险提供交通运输和物资供应保障;(2)为应急抢险组成人员提供生活保障;(3)对用户通知

15、停止供气和恢复供气相关事项;(4)做好应急抢险的宣传工作;(5)认真记录应急抢险活动全过程。7、安全监护组职责:(1)负责突发事件的区域警戒工作;(2)负责抢险过程的防火,防爆与人员安全的监护,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总指挥;(3)积极抢救受伤人员;(4)在总指挥决定和指导下确定路线组织疏散人员。8、抢险作业组职责:(1)根据指挥部决定的抢险方案,必须按规范积极认真进行抢险;(2)应急抢险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3)应急抢险时应注意安全,不得违章作业,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4)应急抢险时必须按事故抢险措施预案进行操作。九、抢修基本原则1、如事故现场发生人员伤亡的,现场指挥应组织力量抢救伤员,协助就近送入医院抢救。2、若现场事态仍有恶化的可能,现场指挥要积极组织人员,设备或物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或扩大。3、整个抢修工作的组织指挥,实行总指挥负责制,一切听从总指挥命令。各成员应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