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丰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71249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付海丰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付海丰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付海丰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付海丰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付海丰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付海丰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付海丰的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授新教 师付海丰单 位郑集镇璞河中学课题名称背影学情分析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2、理解关键语句

2、的含义。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教学重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教学难点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

3、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二、解题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三、朗读训练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

4、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奔(bn)丧(sng) 差(chi)使(shi) 狼(lng)藉(j) 簌(s)簌(s) 妥(tu)贴(ti) 踌(chu)躇(ch) 迂(y) 蹒(pn)跚(shn) 箸(zh) 拭(sh) 琐(su)屑(xi) 晶(jng)莹(yng)3、朗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三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分析(理解记叙的要素)【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分析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

5、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分析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情念旧事,思念父亲。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

6、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分析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这是“

7、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二、小结(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板书设计 背影 1. 惦记背影 2.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3感动之泪4. 不舍之泪5父子情深 作业或预习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2、思考课后第一题。自我评价1. 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2.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