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71026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生物 第五章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材学科王简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根、茎、叶的功能之后,进一步探究茎的结构和输导功能的,茎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茎是怎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较直观,学生的感性相识较丰富,只要老师创设情景,逐步引导,一步一个小台阶,使学生的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初一学生刚接触显微镜,所以在运用的过程中,肯定有不规范的操作,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试验操作应刚好订正。探索目标设计认知探究要点及教学目标层次1、你知道芽的种类以及叶芽的结构和发育状况吗?(理解并说明)2、你知道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吗?(理解并说明)3、你能

2、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及功能吗?(理解并说明)技能培育目标培育学生的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实力。 情感培育目标1、培育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来源:学科网2、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珍惜爱惜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重点 1、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茎的输导功能的试验,探究茎的各部分作用。难点 1、枝芽和茎的关系。 2、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教学方法来源:试验、探究、沟通来源:学#科#网Z#X#X#K授课时数一课时教具打算(一)试验用具:显微镜、玻片标本、刀片、放大镜、探针等(二)教具:茎的结构模型、杨树茎若干段、杨树的顶芽、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第一节

3、 植物茎的输导作用1、芽发育成茎:(图略)2、茎的基本结构:(图略)3、茎的输导功能:认知程序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沟通环节点评学问回顾:1、组成植物体的四大基本组织分别是( )、( )、( )、( ) 。 2、一棵完整的植物体有六大器官组成,它们分别是:( )、( )、( )、( )、( )、( )。3、根的功能:( )叶的功能是:( ),茎的功能:( )。课件展示,学生思索 学生回答问题 由学生矫正摸清学生的基础,从而为本节教学作好铺垫。 学问回顾针对性强。导入新课师生互动教师释疑学科王师生互动教师释疑师生互动教师释疑1、 一棵小树由小长大,它须要什么?2、 水和无机盐从哪里来?3、

4、根进行生命活动时须要的养分物质从哪里来?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到达根的?根汲取的水分和无机盐又是怎样到达叶的呢?引出课题植物茎的输导功能老师出示一株植物,学生看标本,说出哪是植物的茎。结论:茎包括主干和侧枝学科王探点一:枝芽是怎样发育成茎的?1、芽分几种?(芽的分类)播放一小段动画,展示芽的种类。提出:为什么叫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概念)2、叶芽的结构及发育状况:出示枝芽结构图学生思索:1、幼叶将来发育成什么? 2、芽轴将来发育成什么? 3、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什么?巩固练习:结构名称将来发育成什么?芽轴芽原基幼叶图连线(略)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茎在植物中起着重要的输导作用,这是为什么呢?这跟茎的结

5、构有关。探点二:茎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1、茎的外面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除此以外,树皮还有什么作用?学生视察两幅图片之间的改变树皮的改变位置在上方,长出节瘤,这是为什么?2、什么样的植物能逐年加粗?小麦、玉米能逐年加粗吗?为什么?引出形成层,课件展示,(形成层的位置和作用)形成层薄如蝉翼,只有几层细胞,但是它们的作用不小,能使木本植物逐年加粗3、大自然中的大树,经过风吹雨打,依旧矗立于天地之间,大风有时候把大树连根拔起,也不会使大树折断,这是为什么?是树皮的缘由吗?是形成层的缘由吗?引出茎的又一结构-木质部木质部除了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以外,还有什么功能?实物展示茎的输导作用的试验操作。4、

6、茎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跟输导有机物的结构分别叫什么?在什么位置?输导的方向是怎样的?巩固练习位置运输方向功能导管筛管 木质部的中心是否被染红了,用探针试试它的硬度,引出茎的又一结构-髓作用是什么?视察杨树茎的横切面用显微镜视察木本植物茎的标本老师出示自制木本植物茎的模型,以巩固茎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结构学科王功能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迁移运用张明的表哥家有一片苹果园。秋天,他去苹果园玩的时候发觉了一个好玩的现象,苹果树干的树皮上都被割了一刀,但是树皮没有完全割断,这是怎么回事?张明去问表哥,通过表哥的一番讲解,张明听了直点头,说:“科学种田真重要呀!”同学们想一想,他的表哥是怎样说明的?创新设计康

7、乃馨是母爱的象征,很多同学除了把它献给母亲外,还送给象母亲一样关怀我们的老师。康乃馨是草本植物,它的茎很特殊,你能设计一个试验,来证明它的导管的存在吗?思维拓展 1、举例证明茎除了输导和支持作用外,还有贮藏和生殖等功能。 2、为什么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依据生活中的阅历和学过的内容学生回答 学生细致视察,相互修正、补充,得出结论。 看动画后,对芽进行分类学生视察探讨,说出三种芽的不同。结合枝芽结构图,解剖杨树的顶芽,用探针挑动,用放大镜视察,得出探究结果,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并探讨将来发育成什么。做完后,学生相互修正。据生活中的阅历回答!视察图片,小组探讨,分析回答:树皮折断,其中的输导组织被破坏

8、,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而大量积累形成的。学生依据生活中的阅历回答学生探讨、生生相互释疑。 探讨后回答: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学生思索后回答,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好! 填好表格后,学生 相互修正,改错。 很软,看书后说出它的作用。 学生剥开树皮,手摸光滑的形成层,生生质疑,比照实物说出结构。学生回答茎的结构和功能。学科王填完后,同位之间交换订正。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小组探讨,一名代表回答,然后其他小组修正补充!学科王 导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入手,层层深化,引出本节课题!形象直观的录像,解决了因季节带来的实物短缺困难。使学生对芽的种类有了直观的相识。并且考察了学生的视察实力。来源:Zxxk 结合图示

9、,借助解剖工具,对枝芽进行解剖,增加学生动手实力和直观感受。 枝芽与茎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练习使学问得以巩固!并且采纳图连线的方式突破了难点!在学中练效果好。学科王来源:Z。xx。k来源:学+科+网学生视察两幅图,找出不同点,培育了视察实力!依据学生生活中的阅历,提问逐步深化,使学生的爱好大增、思维集中。一段形成层的活动录象,化抽象为详细,使学生对形成层活动有了一个动态的相识。老师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化。 通过现场实际操作,培育学生的探究欲望!且现象明显,增加教学效果!导管和筛管是学生易混的学问点。该练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不简单混淆!学生通过利用显微镜视察茎的横切、视察茎的模型、老

10、师自制茎的结构模型,使学生从多角度来相识茎的结构,突破了重点。该事例的运用体现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灌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肯定的现实意义!创新设计、思维拓展栏目的增设是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动手实力的良好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能充分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子,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敏捷采纳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直观教学手段,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通过声图并茂的动画多媒体课件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细致视察,探究求知,主动思索,乐此不彼,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增加

11、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2、通过探究性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新奇心,引导学生主动主动的获得生物学学问,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实物标本、小故事、小图片、纵剖芽的小试验、显微镜下视察茎的横切玻片标本等等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和探究求知的热忱,使学生主动主动的视察、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并用,增加学生对学问理解,加深对学问的巩固。3、自制生物教具茎的立体分层活动结构模型,直观性、解剖性、实效性特别强,使学生对茎横切面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清晰明白,对突破教学难点,分清易混学问点,具有独到的不行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不足之处:1、学生的有效情感教化较少,应当教

12、化学生树立酷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2、缺少板书,学生刚刚接触的新概念,新学术用语以及生疏字应当刚好强调3、刚好处理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一些基础学问,应当刚好处理,加深对学问的巩固。初一生物探讨课教学评析让多媒体现代教化技术与常规直观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相得益彰评课人:康成中学 张术良 高密市教科院 卢连平本次周六探讨课的探讨主题是: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常规教具有效运用的教学探讨。绿色植物的一生一章既是初中一年级生物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而植物茎的输导功能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体的六种器官“种子”和“根”之后的第三种器官,也是该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该节的教学是使学生系统驾驭完整的绿色植物的

13、关键。张娟老师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细心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常规的教学用具,从教学方法,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化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取得了特别好的教学效果。她的教学特点如下:1、教材处理:张娟老师能娴熟的驾驭教材,精确地把握本节的教学目标及学问内容,以基础学问为主动学习的载体,基本技能训练为教学的依托,实现实力的培育和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渗透。对重、难点深化浅出,进行分散,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协助手段,使深邃的学问浅显化,抽象学问形象化。留意讲练结合,在学中练,在练中用,刚好巩固了所学习的学问。通过教学,各学问、技能和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位。2、教学组织形式:能创建性的敏捷运用教材,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视察、操作、思索、探讨、沟通、描述、自我评价、学生归纳总结等活动,既进行了师生互动,又进行了生生互动;既巩固了重点,又克服了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