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70771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停工损失的计量及账务处理停工损失的界定。停工,即停止工作,就制造业企业而言,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止产品生产。停工损失的计量。从内容上看,这里所指的停工损失属于直接损失,即指由停工直接导致的各项支岀。费用是在企业日常的活动中所产生的,而不是在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o因而将停工损失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均不妥。第一,停工损失的界定。停工,即停止工作,就制造业企业而言,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止产品生产。从时间方而看,有长期停工(如因季节停工)和临时停工(如因停水、停电等停工);从范围方而看,有全而停工(如因自然灾害、停业整顿而停工)和局部停工(如因某一条生产线检修而停工);从原因方而看

2、,有计划内停工(如计划内大修理停工)和计划外停工(如因待料、机械故障停工);等等。从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停工分为正常停工(计划内停工)和非正常停工(计划外停工)。无论是哪一种停工,只要企业继续存在,停工产品以后还要继续生产,在停工期间都会发生一些必须或必要的支出。损失,即损坏丧失,如物力、化学性质变化造成损坏,市场贬值、停工待料等造成价值丧失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损失是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权益(净资产)之减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木准则认为,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

3、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岀。上述两项定义虽然表达不同,其含义大致是相同的。二者均指出了损失的木质是由丧失的无利益获得的资源而导致的权益(净资产)之减少。如一项支出的发生或资产的耗用并未提供相应的营业收入,一项资产遭受未能预料的损坏或盗窃等,都属于损失。停工损失,即指因为停工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前述对“损失”的理解,企业停工并非都会带来损失,如季节性停工、计划内的大修理停工、技术改造及革新停工、固定资产的改建和扩建停工,属于正常停工,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可预见的活动,是为了以后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支出与未来提供相应的营业收入有关,因而不能界定为停工损失。而因为

4、停电、停水、待料、机械故障、不可抗力造成机器大修等停工,属于非正常停工,其间发生的各种支岀均是丧失的无利益获得的资源,因而属于损失。因此,就制造业企业而言,停工损失,是指企业或生产车间、班组在非正常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支出。第二,停工损失的计量。从内容上看,这里所指的停工损失属于直接损失,即指由停工直接导致的各项支出。对这部分停工损失的计量,其标准与方法和费用的计量是类似的。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停工损失还包括间接损失,即指由停工带来的、不易被立即察觉到的各项支出。如因停电、停水或机械故障导致当无法在规定期限履行合同而承担经济赔偿等。国内外目前在会计上所确认的停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其原因之一是对间

5、接停工损失的计量非常困难,仍有待在会计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第三,停工损失的账务处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六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某一个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它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O”我国现行制度认为,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FI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计人生产经营成木的费用和计人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费用是在企业日常的活动中所产生的,而不是在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因而将停工损失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均不妥。基于“停

6、工损失”的理解并结合“费用”的内涵,我个人认为,对于停工比较多的企业,根据重要性原则,应单设“停工损失”账户对停工损失进行核算。考虑到非正常停工有客观原因和管理原因(如停水可能是自来水公司的原因、自然灾害原因,也可能是企业不能及时交费的原因、内部爆管的原因),可在其下设置“非管理停工损失”和“管理停工损失”两个二级科目,再根据具体原因如停水、停电等设置三级明细帐。以满足绩效考核等管理需要,期末将“停工损失”转入损益,结转后本科无“期末余额”。对于偶尔有停工的企业,可以在“营业外支出”账户下设置“停工损失”明细账进行核算。这样做,既能反映“停工损失”的真实内涵,又能满足管理的需要;既可以确保产品成木信息的真实性与一致性,又可避免利用“停工损失”人为调节利润;既明了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