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70764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大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富裕和谐的理念,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本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改善村内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提升职工素质,加快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设施化发展进程。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行政村主导、党员群众主体的原则。行政村履行行政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教育和引导党员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充分调动党员主体积极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实事求是、

2、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 (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建设和局部改造相结合,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民俗型、旅游型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大队。 (四)坚持整章建制、规范操作的原则。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政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真正做到改善本村环境,提升党员群众素质。 (五)坚持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行政村发展规划,统筹大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党员群众教育、行政村管理内容,实现我村可持续发展。 三、任务目

3、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争取居民点中间道路的硬化,推进村村通道路建设。 2、排水建设。清淤清沟,保证排水通畅,确保路面、路沟无积水。 3、住房建设。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危改造步伐,加快移民新村建设,争取十年完成群众的整体搬迁。 4、场所建设。修善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室和党员学习学校。 (二)环境整治 1、设固定垃圾场。行政村内设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引导群众使用,保证垃圾池不是摆设,定期清运,做到住房周围、路边无垃圾。 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两侧猪圈和厕所,推广清洁能源灶,试点村实现无垃圾、无污泥、无粪便、夫柴草垛。 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行政村设专人管理本

4、村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三)民主管理方面 1、建立民主管理机构。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机构和群众协会等自治组织。 2、制村规定民约。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村规民约等群众自治制度。 3、设立公开栏。完善党务村务政务财务公开设施中,规范程序,及时公开。 4、开展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加强班子“五好”(干部带头作用好、群众反映好)和党员“三强”(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建设,增强行政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5、制定群众培训计划。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学文化知识、政策法律、农业技术、做工技能、民间手艺、经营本领活动,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促进培训就业一体化。

5、 6、开展文明户创评活动。利用文明户创评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风理事会,制定文明公约,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7、创新行政村管理方式。探索行政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新农村建设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方面 1、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总场的支持,争取国家资金,加大扶助新农村建设力度。 2、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鼓励群众出资出劳,加强行政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按工程项目实际投资额,行政村和党员群众投入资金要匹配到位。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行政村成立支部书记为组长,队长为副组长,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

6、体负责行政村建设检查指导和督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新建农村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的好的思路、好经验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管理,严格自查 一是行政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新农村建设自查工作。二是是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定期开展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听取群众心声。 20XX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篇二:某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1) 某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推进社

7、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系统、规范的深入开展,结合某村实际,特制定XX县区马头营镇某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新住宅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

8、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坚持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三)坚持全民

9、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四)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有重点、有突出,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任务目标 基本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以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为抓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某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

10、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础设施建设 1 1、道路建设。建设与村庄规模、布局高度协调的农村路网体系,将我村主、次干道(5000米)全部实现硬质化,其它道路实现平整、沙石化。 2、排水建设。在主次干道两侧或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实现村庄排水通畅,确保路面、路沟无积水。 3、住房建设。我村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危房和泥草房改造步伐。 4、饮水建设。保证水井周边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 5、场所建设。修建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室和农民学校(可统一

11、使用)。 6、机井建设。a在一线双台打井两口,以解决374亩土地灌溉问题。 b架设电线。 7、养殖小区建设。a在村西南建设大棚养殖30亩。 b招商引资开辟另一个经济养殖小区,解决群众就业,带动群众致富。 8、大棚建设。建设大棚30亩,集中育稻秧,购买插秧机,实现机械化,走农业经济联社模式。 (二)绿化、美化建设。 实现硬质化道路和“村村通”道路两侧栽植护路林,路肩栽种花草(扫帚梅),要求林带、路肩、路沟、美化带不准有杂草,整齐化一,确保真正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努力打造我镇新农村建设靓丽环路风景线。 (三)环境整治 1、设固定垃圾场。村内设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定期清运,做到村中、路边、路口无垃

12、圾。 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两侧猪圈和厕所,推广清洁能源灶,针对家庭养殖产生的粪便,指定位置进行集中处理。 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村内设专人管理镇村庄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四)民主管理方面 1、建立民主管理机构。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机构和群众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 2、制定村规定民约。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 3、设立公开栏。完善村务政务财务公开设施中,规范程序,及时公开。 4、开展文明户创评活动。利用文明户创评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风理事会,制定文明公约,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五)文体建设方面 1、购买水稻种植、

13、家禽家畜养殖等方面的书籍,开办阅览室,使我们村民对农田种植等能够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村民收入。 2 2、鼓励我村青少年上学,大力宣传知识的重要性,定期进行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其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让更多的人热爱学习、积极生活,绝不参与赌博等活动。 3、利用重大节假日组织歌舞、秧歌表演等,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4、增添健身器材,增设羽毛球、乒乓球、台球、象(围)棋等健身、健脑项目,定期举行比赛,每年农闲时期举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 5、通过宣传墙、广播等形式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使人人学法、知法、守法,邻里互敬互爱,家庭和睦,子女孝敬,人人争当遵纪守

14、法好公民。 3 篇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方案 五城镇西田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XX县区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经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决定,现制定西田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创建文明村庄为重点,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十年努力,使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标准。 二、实施原则 1、规划先行的原则。严格按照五城镇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认真做好与农田保护、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专项规划衔接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留作空间,编制好各中心村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2、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各自然村的实际,本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各村属于“新建型”、“改造型”,还是“撤并型”。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围绕“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的思路。“一个保留”,就是保留农村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