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707191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发布时间:2010-5-20哈工大报讯(闫明星/文)2005年,哈工大对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其中最耀眼 的莫过于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王树国校长两次率团出访俄罗斯,访问了 10所俄罗斯著名 院校,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信息工程光学机械大学、莫斯科航天大学签署了 3份 全面校际合作协议,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续签了合作协议。俄罗斯来访团(组)31个, 有20位俄罗斯专家与哈工大签订了长期工作合约,与哈工大开展实质性合作的俄罗斯专家 105人次,启动了 20余项对俄科技合作项目,有41个项目获国家外专局批准。对哈工大 而言,加强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既是学校发展和时

2、代的需要,更源于上世纪50年代,哈 工大与苏联专家结成的深厚友谊,正是这无形的纽带为哈工大与俄罗斯及其高校的合作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哈工大被确定为我国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样板高校可以说,哈工大从她成立的那天开始,就与前苏联接下了不解之缘。哈工大的前身一一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创建于1920年。建校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学校的第 一任校长是前苏联阿阿摄罗阔夫工程师,先后有5位苏联人担任了哈工大校长;哈工大 最初有苏联教师用俄语授课哈工大与苏联的这种缘分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1950年6月7日中央关于哈工大办学方针电告东北局,电报中称: 中长路已决定

3、 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哈工大回归新中国后,不仅标志了哈工大获得了新生,而且 标志着哈工大与苏联专家的合作慢慢拉开了帷幕。当时,为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高级技术人才,中央决定根据苏联高等学校先进经验和我 国实际情况,创办一所新型的高等工业学校。根据国家需要,哈工大很荣幸地承担起学习苏 联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改革旧教育制度的历史使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哈工大成为我国 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样板的两所学校之一(另外一所是中国人民大学)。之所以选择哈工大作为学习苏联经验的样板高校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1950 年,时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就提出聘请苏联专家到哈工大进行指导和教学工作。而 当19

4、50年中长铁路决定把哈工大移交中国政府管理后,苏联铁路部门也转达了苏联政府方 面的一个信息: 如果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聘请苏联教授来哈工大工作,苏联方面会同 意的。时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和副校长高铁同志就发电报给东北局,建议中国政府向苏 联政府提出聘请苏联专家来哈工大工作,把哈工大改建成一个学习苏联的五年制理工科大 学,并为全国理工科大学培养师资,并提出了 3点理由:一、哈工大有用俄文教学的传统, 有一批苏联籍教师,学生能听懂俄语和阅读俄文,苏联教授能够大批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能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二、苏联援建的工程将大部分在东北,便于学生就地实习,学生毕业 后到重点单位便于配合苏联专家工作

5、;三、哈工大是解放区较早的大学,党和政府派了一批 干部到大学工作,办学习苏联大学阻力少,启动快。哈工大的意见得到了东北局、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于1950年6月7日批准了哈工 大的建议。当日,中央关于哈工大办学方针电告东北局,电报指示哈工大:应着重招收国 内各大学理工大学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学俄文,两年毕业即分配到各大学任教,并 翻译俄文工程方面的教材。为了增加该校的领导核心,已决定该校聘请苏联教授十人。电 报还指示: 同时应更好利用那批苏侨教授中的有用人才。”中央给东北局的电报是哈工大回 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这个指示不仅对于哈工大的建设和发 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6、,而且第一次明确了已决定该校聘请苏联教授十人,加速了哈工大聘 请苏联专家进学校的历史进程。1951年4月29日,教育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刘少奇的指示精神,提出哈 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计划提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应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 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以代替派大批学生去苏联留学;并每年抽 调各大学理工学院讲师、助教和教授150名,入该校参加教学研究班,在苏联教授帮助下, 研究深造,以提高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水平。计划对哈工大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 科系设置作了明确指示,哈工大正式被确定为我国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样板高校。自此,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哈工大走

7、向了她的第一个“黄金期”。苏联专家走进哈工大随着哈工大被确定为我国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样板高校,苏联专家也陆续走进哈工大校 园,开始了他们在哈工大的工作历程,也开始了那段注定不平凡的跨国情缘。1951年至 1957年末,哈工大先后从苏联26所高等学校中聘请了古林等5批67位苏联专家来校工 作。到1960年,先后到哈工大工作的苏联专家共有74位。每位专家来校工作12年。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哈工大进入了改建和扩建的重要历史时期。哈工大聘请苏联专家的过程大体可分为5个时期。在这段时间,苏联专家不辞辛苦, 认真负责地忘我工作,他们对哈工大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1年3月 1952年7月,苏联专

8、家组长古林同志等来校工作。苏联专家组长古林 等10位专家到校后就帮助创建新型的工业大学,他们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师资,同时 对学校工作给予全面帮助。帮助学校拟订初步的建设计划、建立三年制师资研究生制度、改 造和新建了 11个教研室、制订教学计划、改造和建立教学过程,并按照新的教学大纲为本 科生讲课。1952年8月 1954年6月,苏联专家组长克雷洛夫同志等来校工作。苏联专家组长 克雷洛夫等41位专家先后在校,内有上期聘请的9位,新聘的32位。这个时期新聘请的 专业课专家逐渐增多,这批专家帮助学校制订发展计划,建立与健全专业设置;帮助和生产 单位建立联系,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创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学

9、报;帮助建立学校、系的学术 会议,担任各部门顾问,加强了学校的业务领导,为学校发展打下初步基础。1954年8月 1956年2月,苏联专家组长罗日杰士特文斯基同志等来校工作。苏联 专家组长罗日杰士特文斯基等26位先后在校工作,其中上期继续留校的13位,新聘的13 位。根据中国学校实际情况,参考苏联鲍曼高等工业学校的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帮助 学校筹备机械、电机专业课教学大纲审定及教学经验交流会;使专业设置更加完备,与生产 实际联系更加密切,打下了学校全面的基础。1956年2月 1957年6月,苏联专家卡岗同志等来校工作。苏联专家组长卡岗等 11位专家在校工作,内有上期继续在校工作的7位,新聘的

10、4位。在这个时期,学校已经 由边学、边教、大力组织新专业和重点提高的阶段,过渡到全面提高,同时继续组织某些专 业的新阶段。关于教学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积极帮助改进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 力,苏联专家在提高教学、科学水平及建设新专业方面给以很大的帮助。1957年8月 1957年末,苏联专家组长马依奥罗夫同志等来校工作。他们的主要工 作有:给研究生开有关的课程,并指导研究生开课;指导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并帮助教师和研究生学会这个本领;帮助建立实验室,并指导中国教师开实验和写出实验指 导书;指导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草案,以及教学大纲等教学法文件;编写和印刷讲稿,指 导中国教师收集材

11、料编出有关的教材;指导中国教师加强和生产联系,开始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大力提高了哈工大及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水平。随着苏联专家走进哈工大校园,如何充分发挥苏联专家的作用,成为了时任哈工大校长 陈康白心头的一件大事,也成了哈工大重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当时学校领导确定了这样一个方针:让古林等苏联专家组长担任校领导和教学各部门顾问, 主要介绍苏联高等工业学校的领导经验和方法,发挥这些专家在组织、顾问方面的特长;其 他专家则发挥其教学科研方面特长,进行具体工作。当时苏联专家在学校的工作主要有:加 强教学工作,大批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和本科学生;进行师资培养,帮助教师掌握

12、讲课、建立 实验室、开出实验、指导生产实习、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制定基本的教学文件以及开 展科学研究工作全套本领;帮助学校制定发展计划,并参加学校基本建设筹划工作;帮助学 校与厂矿企业单位及工业部门建立联系;与哈工大教师联合进行科研合作在苏联专家的 帮助下,哈工大全面引进了苏联高等工业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建立五年制本科专业 及二年制研究生部,形成了新型的、多学科的工业大学。在19511957年间,哈工大曾是传播苏联高等教育先进经验的中心之一,在我国高等 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哈工大建设中,几批苏联专家给予了哈工大 真诚的帮助,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家宝教授回忆那段历史

13、,深情地说:“20世纪50年代初, 年仅30岁的苏联金相专家奥尔洛夫在学校工作期间,为了教学工作需要出差到沈阳,不幸 患病,为哈工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古林、罗日杰士特文斯基由于长时间在哈工大工作,没 有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可以说他们是牺牲了他们的博士学位为哈工大工作的1956年1 月30日,学校举行隆重仪式,高铁副校长代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赠与哈工大苏联专家组组 长罗日杰士特文斯基中苏友谊纪念章,代表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赠送了感谢状。李昌校 长在1957年12月28日和苏联驻华大使馆党委书记安德罗索夫及苏联驻哈领事杜风诺夫 谈话时说: 哈工大在短短的7年里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与苏联专家的帮助分不开的

14、。”是 什么让哈工大的领导、教师对苏联专家有如此赞誉呢?这与苏联专家们对哈工大建设与发展 的重要贡献密不可分,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高贵品格促进和影响了哈工大,在哈工大 甚至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一一哈工大明确办学方向,制定发展规划1951年,当以古林为苏联专家组组长的第一批苏联专家走进哈工大的时候,他们就提 出了这样的建议:将原来是为铁路培养技术人才的专科学校开始改造成为培养重工业高级 技术人材的多学科工业大学。在他们看来,办学定位明确与否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 专家介绍的苏联高等教育建设的经验和建议,哈工大于1951年提出了关于哈尔滨工业大 学改造计划的报告

15、,提出了设立机械、电气工程、化学、采矿、冶金、土木建筑、铁路等 7科33个专门组,以及关于学校招生、聘请苏联专家、实验室设备和房屋修建等具体计划, 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为了具体落实中央的批示,1952年,陈康白同志主持制定了哈 尔滨工业大学五年发展计划(19531957)。他们集中了全体苏联专家和学校的各种教 学干部、脱离日常教学工作,全力以赴地研讨草拟哈工大第一份发展规划蓝图。这份全面发 展规划包括了本科工程师、主任技术员(专修科)、工学院师资的培养、教学人员的补充、 科学研究工作、教材建设、学生和教学科研、基建和设备等重大问题。按照规划,5年内学 校规模到15 000人。这是一个相当宏伟

16、的蓝图,后经修改补充和多年的实施,为哈工大今 天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后,在以克雷洛夫为首的苏联专家帮助下,哈工大于1954年 进一步制订了学校发展计划,做出了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地规定 了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水平较高的工程师,高等工业学校师资,学习与介绍苏联高等工业学校 的经验,确定了学校设置3系18个专业和学校发展规模,同时对于聘请苏联专家、补充 与提高师资、增添教学设备和基本建设等一系列主要问题都作了相应规定,对学校工作给予 了极大的支持。1956年,为了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哈工大又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制定 了 12年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对哈工大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学科设置、科研学术等做出了 具体规定,指导了学校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建设。陈康白校长表示,发展目标和规划的制定,为哈工大前进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哈工大 的发展,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