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70426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摘 要】情境教学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本文结合个人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音乐、绘画、戏剧、朗诵和表演等艺术手法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运用。【关键词】创设情景 音乐渲染 绘画刻画 朗诵描绘 短剧表演情境教学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增强了学生的

2、学习兴趣。个人认为,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力求营造轻松愉悦、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享受快乐,是能把语文课教“活”的最好方法。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现结合本人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音乐、绘画、戏剧、朗读和表演等艺术手法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运用。一、优美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可以直达听众内心的深处,唤起情思,引发共鸣。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使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则在课堂气氛营造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音乐进行情境渲

3、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就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背景音乐的选择同范读课文语调的选择一样,也应同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才行,否则,背景音乐非但不能促进情境的设置,反而会影响课文本身的感人色彩。比如在荷塘月色一课配以月光奏鸣曲,显得恬静和美。还有教学戏剧白毛女选场的开场时配以二泉映月,显得凄凉、悲切,就可以让学生很快沉浸到戏剧的主体环境氛围中去,更能深刻体会“白毛女”一家的悲惨遭遇,从而加深对戏剧主体的认识。另外,我还常常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跟着唱上几句,此举能有效地振奋学生的精神、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

4、记忆,且效果远远胜过多媒体和录音机。例如在教友谊时,我会深情地唱上“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美妙的歌声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友谊的珍贵、温馨和伟大,唤起同学们珍惜朋友的情谊。二、简笔绘画刻画情境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的内容直接具体化、形象化。 除了多媒体展示图片外,教师的简笔画同样能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虽然自己的绘画水平实在有限,但是还是可以以此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形成自己的图画。比如说我在讲述长城时,我会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参考资料让学生画出长城的大概模样,特别是

5、在第一部分中讲到描写眼前的实景。虽然有些同学画的不是特别的形象,但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图画,学生理解、背诵这些文段就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看到他们在背诵的时候自己还在看纸上的图画,做相应的动作,这样就能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教师还可抓住喜画乐画学生的特点,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你们喜欢荷叶吗?碧绿的荷叶是美丽迷人的,它是动物的乐园,是荷花妹妹的镜子,是小雨点的摇椅,现在就让我们变成精灵,插上翅膀,飞到荷花池里去看一看。你们看到什么,把它画下来!”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开始动笔描绘他们想象中的荷叶。这时,

6、一张张碧绿碧绿的荷叶,一位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一朵朵身穿花衣的荷花妹妹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把自己的图画讲给大家,更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道佳餐,在争先恐后中,一句句比喻贴切的句子,一个个奇思妙想的故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童话编出来了。这时顺势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激情满怀,又怎能不积极主动地参与?三、感情朗读描绘情境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

7、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教师的示范朗读,对于营造感情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感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情感变化。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文体,创设不同的感情基调。如有的文章感情激越、热烈,有的深婉、绵延,教师就要领会

8、作者的感情,为教学创设情境基调,对像满江红这样激越、热烈的,教师就要用高亢、有力的音调和迅捷的语感来感染学生,对深婉、绵延的,可以用柔和或低转音调和舒缓的语速来熏陶学生,如季羡林的散文月是故乡明等。总之,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要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课文情感意境。四、短剧表演塑造情境在戏剧、小说、散文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表演来创设情境,设置美感的情境,直观再现课文中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积极主动性。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我找三个同学,一个扮演其中的主人公“我”,一个扮演其中的“父亲”(找一个个子稍微矮一点的同学扮演),一个旁白(朗读课文)。通过

9、小品的方式展示给同学,学生们看到“父亲”挪着肥胖的身体(用讲台作为站台)艰难地为“我”买橘子的场景,看到“父亲”在临行前对“我”的细细叮咛,学生仿佛体会到了作品中的父亲对“我”的那种深挚的爱。又如,在教学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把故事情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编自演,分组表演。学生们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相互讨论。他们在相互表演中,揣摩课文人物的心理、性格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在课堂上,我还注重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彩色、立体”使课堂成为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

10、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不自禁地“乐”语文。比如在讲戏剧雷雨时,我先给学生播放电影视频,然后让几组学生模仿表演,评选出表演最出色的一组,表演优秀的学生得到老师赠送的小礼物。接着大家讨论:为什么表演最出色的学生最贴切剧中的人物形象?请学生讲自己表演这一角色的内心感受。这样,被表扬的学生得到鼓励,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其他学生在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中也学习了知识。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远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如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等。但无论怎样,目的只有一个,即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掌握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