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70210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丰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丰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丰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丰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碑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抓住第 7 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学习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来表达主要意思的写法。 2 、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难点 、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含义; 、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引入。 1. 新课开始,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爬雪山的行军画面,同时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然后满怀激情地导入新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齐(老师手势示意生齐读题目)。生 : 丰碑 师:请读出气势来,(生二读课题) 师:读得好!读出了气势,读出了感情。 师 : 同学

3、们见过碑吗 ? 生 : 见过 师 : 一般指什么? 生 : 石碑 师 : “ 丰碑 ” 是指一块怎样的石碑呢? 生 :( 高大的石碑 ) 师 : 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 ? 生 : 不是 . 师 : 课文里的丰碑指的是谁 ? 生 : 军需处长 ( 师板书 ) 师 : 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 请同学们快快速流览课文 , 画出相关的句子 . 生 : 十三自然段。生读 . 师 :( 出示军需处长变成丰碑的画面 , 画面下出示句子 :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 , 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 师 : 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 齐 . 生 : 有感情的齐读这一句话

4、. 师 : 读了这段你有什么疑问 ? 生 :1. 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 为什么说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 师 : 你们想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生 : 想 二、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师 : 就请同学们自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 : 读课文 师 :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 生 : 交流 . 三、感受丰碑。 师:现在,我们来展示我们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我们开始吧。谁第一个?(抽生读 7 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 : 军需处长是被冻死的。书上用了一个词“冻僵”。 生 : 我还知道为什么会冻僵?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

5、地贴在他的身上。我从“单薄破旧“贴”看出他穿得少 , 所以被冻死了 . 师 : 理解得真不错 , 谁接着说 . 生 : 我还从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环境恶劣。天气恶劣,装备很差,遇到很多困难。 师:真能干,还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借鉴。你能把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 师:我们接着交流。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 说明他无怨无悔,不怕牺牲,愿意为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板书:镇定、安详) 生 : 我们知道军需处长是专管部队供给的,他牺牲了 , 我体会到他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 师: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教师相机

6、点拨:把不明白的问题带到课本以外去,带到生活中去,带到成长的道路上去)。 生 : 死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老战士牺牲时为什么却是那么镇定安详? 师: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 生: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搅酥霸稹 c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 ) 师: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谈谈你的感想。 生:此时此刻我觉得军需处长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这位军需处长。 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家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你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这一自然段。 生:练习读。 师:谁来读?(抽生读)老师给你配点音乐,配乐播

7、放沉思曲 师:谁还想通过读老表达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感情?(抽生) 师: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多好的战士啊!多么伟大的军需处长啊!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让我们把军需处长的形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同学们自由的练习背诵这一段。 生:读,背。 师:同学们,会背了吗? 生:会 师:会背的同学都站起来试一试好吗? 生:起立。 师:闭上你们的眼睛,边背边在你头脑里勾画出军需处长的形像。 生:背诵。

8、 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背得这么熟,真不错。 师:我们继续读课文。你准备读哪段? 生:我读 12 自然段(生读 12 自然段) 生:我读了这一段,我体会到了将军很难过,很自责。 师:为什么会自责? 生:因为将军错怪了军需处长。课文前面说“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愤怒 他以为军需处长没尽到职责。 生:我想是因为自己作为将军看到自己的军需处长被冻死了而难过。 生:我是从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湿润了,体会到的。 生:我体会到将军很敬佩的心情,从“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知道。 生:我从这里还体会到将军自

9、豪的心情,他为军需处长的精神而自豪,为红军队伍有这样的好同志而自豪。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将军,此时此刻可能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小组讨论) 生:回答。 师:将军说了些什么? 生:将军什么也没说。 师:他怎么做的? 生:(十二自然段) 师:出示将军敬礼的画面。 师:将军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军需处长,心情十分复杂,我们怎么才能读出这总心情,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师: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指名读)。 师:读得好啊!来一点鼓励。(带生鼓掌)。 师:谁再来读读?(抽生读) 师:男生、女生分别读,看谁读得好。 师: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

10、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以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向军需处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 (生敬队礼,师敬礼)礼毕!坐下! 师:同学们,将军这般地感动,是因为他知道了眼前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让我们怀着跟将军同样的心情齐读这段课文吧。齐!(出示 7 自然段的字幕) (生齐读) ( 配乐 ) 师:读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略)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先前将军有这种信

11、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 生:读第 2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现在将军怎么想。 生: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这句话,换个说法怎么说? 生:胜利只属于这样的队伍,不会属于别人。 师 : 为什么胜利只属于这样的队伍,不会属于别人 ? 生: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 师:你从哪句话知道? 生:他听到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 还会于属于谁呢 ? 生: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 生 : 我还知道了“这样的队伍”是一支不怕困难、怕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队伍,所以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师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生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生 :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有很多话想对军需处长说,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生写碑文,回答。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终升华主题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 , 中国革命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让我们带着必胜的兴心, ( 放影片长征片段 )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