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70167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

2、间的深情厚谊。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一)理解第一、二句诗。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教师板画帮助理解。)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板书:名楼送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拓展学生思

3、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板书:盛景送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理解第三、四句诗。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板书:目光送(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板书:心随送(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1、自由赏读。(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

4、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3、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的7个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5、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表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愿意理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2、各组汇报交流。(创造美、表达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各种方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四、布置自选作业。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4、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