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70023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呼吸机使用的观察及护理X吉明 XX中医学院附属医院ICU 730020摘 要: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观察与护理质量的好坏是病人康复的关键。关键词:机械通气;观察;护理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藏能力的装置。在确保病人获得正压通气帮助的同时,应减低其对病人可能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护理质量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并提出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一、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要点一维持有效及平安的通气治疗1、有效性:即指要维持连续性及密切性的监测,以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作,以及确保患者能获得足够的氧供和通

2、气。2、平安性:即指为要确保患者在突发事故时例如意外脱管,能及早获救,呼吸机的报警系统应保持开放,任何时间都应有护士在床边进展监测,以防止任何事故发生;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因病情恶化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床旁应常规备有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及负压吸引装置,以便急救时应用。二维持足够的供氧和通气呼吸机的设定须按照医嘱、患者的病情、血气检查等做出调节,其中包括:1、呼吸模式:如IPPV、SIMV、BIPAP等。2、呼吸频率:如1214次/分。3、潮气量:如68ml/kg4、压力支持:10cmH2O5、呼吸末正压:5cmH2O6、氧浓度:30%-60%7、吸呼比:1:1.5-28、吸气流速:

3、临床上一般40-80L/min,最好60L/min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呼吸机的设定,以确保呼吸机设定没有被意外的改动1。三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及组织灌注1、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观察病人是处于清醒、朦胧、浅昏迷或深昏迷状态。2呼吸: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密切检测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适宜,病人安静;如出现烦躁,人机对抗,多由于通气缺乏或痰堵,应及时去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如自主呼吸过强过快,可酌情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以控制呼吸,减少能量的过度消耗。3胸部体征:机械通气时,注意观察两侧胸廓动度、呼吸音是否对称,否那么提示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气管或有肺不X、气胸等情况。4脉搏:

4、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5体温:体温升高是感染的一种表现,也意味着氧耗量及二氧化碳产量的增多,除采用相应降温措施外,还应适当降低湿化器的温度。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那么是休克的表现,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6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它是反映体液平衡及心肾功能的重要指标。7皮肤:皮肤潮红、多汗和表浅静脉充氧,提示有二氧化碳潴留;肤色苍白、四肢末梢湿冷,提示有低血压、休克或酸中毒的表现。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出现表浅静脉充氧怒X,提示周围静脉压增高、循环阻力增加,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呼吸机参数进展调节。8血气检测:血气分析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判断通气及氧合

5、情况的重要指标,要及时、动态的观察,尤其是在机械通气开场阶段和病情变化时,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果的测定,故正确的采血方法是保证血气检查正确性的重要环节。2、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疼药及镇静剂为确保患者在承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能减少不适和焦虑,应给予适量的止疼药及镇静剂,病人口中应放入防咬垫和防咬器,防止患者咬破气管内导管和舌头。3、防止人工气道阻塞气道阻塞可严重影响通气效果,所以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使用加湿器。假设患者出现气道痉挛,可借助雾化器给予支气管扩X剂。去除气道内分泌物,除借助物理治疗外,护士应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经常为患者去除痰液。4、定时

6、为患者更换体位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也十分重要,不仅可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增进肺内气体的分布,以减少肺内痰液的潴留。5、患者突然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的处理此时应立即断开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器进展手动通气,然后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做出适当处理。四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完整并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维持胃肠粘膜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时常观察并预防因焦虑引起的胃肠溃疡。一般预防及处理方法包括:使用鼻胃管引流过多的胃酸并减少胃肠胀气;应早施行胃肠营养;应用胃肠粘膜保护剂。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无力、感染及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等并发症,所以必须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营养补给可通过胃肠内鼻胃管和胃肠外营养TPN两种途径。

7、在营养补给过程中,应评估患者的反响,例如是否有体重增加、腹泻、血糖异常等情况。五预防感染ICU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非常普遍,护士应严格执行以下措施,以减少患者被感染的时机。1、洗手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坚持洗手制度,减少穿插感染。2、无菌吸痰技术使用无菌吸痰技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时机,或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到达此目的。3、减少不必要的呼吸机管路的更换频率。4、病人采取半卧位,尽量采用胃十二指肠管,以减少返流和误吸。5、经常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率、体温、白细胞计数等,了解病人的感染情况。六根本护理1、眼部护理可用眼部润滑剂,帮助病人闭眼,以防止并发症。2、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溃疡及口腔定植菌的误吸。3、皮

8、肤护理维持病人皮肤清洁并定时翻身,减少褥疮的发生率。4、肢体护理定时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可防止肌肉萎缩、变形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七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展机械通气时不能进展交流,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甚至濒死感,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1、控制环境的光线、音量及温度,让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分辨日夜和时间。2、因患者不能讲话,应用书写、图片等形式让病人表达自己的需要。3、在实施护理工作前应向患者充分解释,使其安心。4、病人焦虑时,应予以心理抚慰和支持。可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使其身心放松。二、呼吸机报警的检测及处理密切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及各项指标的设置是否适宜: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给予及

9、时排除,否那么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报警原因无法确定时,首先要断开呼吸机,使用简易呼吸器进展人工呼吸维持通气和氧合,保证病人的平安,再寻求其他方法解除报警并对呼吸机进展检修。一检查故障的一般规律1、按照报警系统提示的问题进展检查2、检查气源氧气、压缩空气,注意管道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漏气。3、观察各监测参数有无异常,分析原因。4、查看各连接局部是否严密,尤其是管道各局部的连接处、湿化罐、接水瓶等。注意管道不要打折,扭曲。5、及时去除管道内积水包括接水瓶,呼吸机管道水平应低于病人的呼吸道,以防引起呛咳、窒息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6、机械通气中,气囊充气后,使插管与气管之间的气道保持密闭状态,其作用

10、主要有两个:在正压通气时,既可保证潮气量的给入又可预防口腔内分泌物和胃内容物的误吸。二气道压力的监测1、高压报警1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过多;2湿化效果不好刺激呼吸道;3病人气道痉挛或有病情变化气胸、支气管痉挛、肺水肿等;4呼吸机管道内积水过多,管道受压、打折等;5患者冲动、烦躁;6气道内痰堵、异物堵塞2、低压报警1气囊漏气、充气缺乏或破裂造成;2呼吸机管路包括接水瓶、湿化罐等破裂、断开或接头衔接不紧造成漏气;3气源缺乏造成通气量下降;4病人通气量缺乏时,设置方式参数不正确。对于气道压力的报警,一旦找到原因要及时处理,不能随便消掉报警或置之不理。三、撤机的护理患者进展机械通气的最终目标是早日康复,撤

11、离呼吸机,让患者自行呼吸,为让患者有一个顺利的撤机过程,护士应给予生理和心理的准备。撤机技术有多种,但影响撤机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还是患者的病情,其中反映临床情况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一撤机的指征包括:1、患者氧合良好,在吸氧浓度60%的情况下,PaO260mmHg2、能够维持CO2分压在相对正常X围内。3、可以满足断开呼吸机后的呼吸功耗。4、神志清楚,反响良好,患者应有X口及咳嗽反射2。撤机技术包括逐渐增加患者自主呼吸的时间或逐渐降低通气支持的水平。需严密监护新近撤机患者的病情,因撤机后患者失去了呼吸支持,需要自我保护气道,这意味着他必须神志清楚,能够正确吞咽而不误吸,咳嗽排痰有力。撤机前的准备保

12、证气道清洁,通畅氧合良好无CO2潴留控制诱发疾病发热和感染疼痛焦虑抑郁注意营养状态电解质防止过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引起CO2产生过多失眠急性左心衰二心理准备患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能成功撤机。在撤机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多做自主呼吸,锻炼呼吸肌,增强自信。并告之患者,倘假设在撤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一定会有相应的呼吸支持,以确保其有足够的供氧及通气,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撤机成功率。为到达最正确的机械通气效果,ICU护士不仅要懂得如何操作和观察呼吸机,更应具备上述有关知识,以确保患者获得生理与心理的全面护理。四、呼吸机的消毒、保养1、日常消毒:消毒更换外回路管道1次/周,湿化液每日更换。2、终末消毒

13、:停机后各管路系统彻底消毒。消毒方法,主机用吸尘器轻吸,传感器包括温度、压力及流量传感器均属精细电子,采用环氧乙烷、乙醇等方法消毒灭菌,管路断开所有连接处,先以洗洁精洗净痰迹、血渍等,然后清水冲洗,材质为硅胶者高压灭菌(耐300高温);其他材质那么完全浸泡于1g/L含氯液、2%戊二醛等消毒液中1-2小时,取出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即可。1总之,在护理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时,护士必须牢记要根据病人代谢的需要,调节好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并尽一切可能预防或减少正压通气的并发症,降低身心应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 王世文,肖文。急诊护理学M.:科学技术2021:334-3352 姚景鹏,吕探云。内科护理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2000:71-80.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