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70009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附2:教学反思(教育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反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孙玲玲我国自课程改革以来,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均强调历史教学要充分重视史料的运用,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例如,初中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能力。基于以上要求和建

2、议,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全面铺开。与此同时,历史课堂上也出现了很多史料运用的误区,如“史料教学就是有史料的教学”、“学生读不懂的史料不能用”、“史料是用来印证史实”。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即史料选择、运用的有效性。笔者将结合“西周分封制”教学片段,剖析中学历史课堂在史料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发现有效史料的途径,探究有效运用史料的方法。一、发现有效的史料“史料”即“历史材料”,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基本素材。教师发现有效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关键。什么样的史料才是有效的史料呢?我们既要考虑史料教学的关键因素,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也要考虑史料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具体地说,可以用以下几项标准

3、来衡量:1.真实性史料的真实性是选择史料的首要标准。“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版.所谓“具”、“确”,强调的就是史料的真实性。教师选择史料要严谨,从原文中截取史料不是“断章取义”,对于历史图片的处理亦是如此。基于对真实史料的分析,历史教学才会更有价值。2.匹配度史料教学中强调史料的运用,不是用史料印证历史,而是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而史料的阅读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否感兴趣,能否理解史料,才是史料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选择的史料能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匹配就尤为重要。3.典型性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求新”、

4、“求全”,一节课中使用大量无关紧要的史料。这不仅偏离了史料教学的初衷,更打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史料形形色色、多种多样,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有效的史料必须具有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史料能够生动、完整的呈现核心内容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史料能够辅助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全面地去认识历史问题。4.思辨力有效的史料不仅是指史料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也就是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既可以习得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方法,也会逐步养成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习惯,即形成“重证

5、据”的意识。教学中,如何依据这四项标准来选择史料呢?我们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子目“西周分封制”的教学片段做具体地分析。西周分封制属于上古史的内容。上古史教学在史料选取上存在的主要困难,不仅表现为信史材料较少,而且年代久远,不易学生理解。教师如何在数量有限的可信史料中,发现“有效”的史料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思考,教师选择了一段43个字的文字材料作为核心史料。这段材料是克盉 1986年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现存于首都博物馆。上的一段铭文,内容如下:王曰:太保,隹(唯)乃朙乃鬯,享于乃辟。余大对乃享,令克侯于匽,使羌、狸徂于驭、微。克宅匽,入(纳)土眔厥乱。用作宝尊彝。 青铜器是研究西周历史

6、非常重要的文物。克盉铭文与相应的文献材料的记载相互印证,生动地呈现出了分封制背景下燕国建国的历史。简单地说,教师在这段铭文中就发现了核心概念“西周分封制”。这则史料作为教学中最核心的材料,首先,它具有真实性。另一方面,作为乡土史材料,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作为古文材料,而且是青铜器铭文,无疑会加大学生阅读材料的难度。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判断这段材料与初中生不匹配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匹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文字阅读,还是内容理解。如果是指文字阅读的话,恐怕古代史,尤其是上古史,我们可以选择的史料就所剩无几了。从这则史料看,影响学生读懂古文材料的因素很简单,就是文字阅读障碍。当我们用

7、注音、解释等方法化解了阅读障碍之后,如果学生可以理解材料的内容,就说明材料是匹配的。因此,匹配的关键在于史料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史料的运用问题。以这则材料为例,我们可以看一下教学中,教师可以如何呈现这段材料。教师:北京的历史与分封制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件宝贝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示图片:克盉及铭文拓片图片教师:它的名字叫克盉。克是人名,盉是古代的一种容器。周成王让克到燕做了诸侯。克制作了这件青铜器克盉,并且在铭文中记录了这件事。我们看一下这段铭文的具体内容吧!出示材料(克盉铭文译文): (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

8、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教师查阅资料,将译文作为最终呈现的史料,辅之以文物介绍,为学生呈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当然,为了体现教学的主题内容,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对译文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细节上的完善。例如,其中“太保,隹(唯)乃朙乃鬯,享于乃辟。”与主体内容分封制无太大关系,教师删减了此句的译文。而“余大对乃享,令克侯于匽。”这句话与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补充。一是“余”,教师补充了具体的人物“周成王”;二是“克”,教师补充了“召公长子”;三是“匽”,教师补充了“燕,即北京”。经过补充之后,学生从“余大对乃享,令克侯于匽。”这句话中,就可以发现与分封制相关的四项

9、重要的内容:一是谁来分封?即“周天子”;二是谁可以受封?即“长子”(由于初中课标中并未涉及宗法制,故在此并未深入讲解);三是分封到哪?即“匽”,在当时称得上是边远地区;四是受封者就是“诸侯”。这种处理方式既解决了文字阅读困难,又突出了材料的人和事,反映了核心问题。当然,如果从典型性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分析这段史料的其余内容。我们看一段教学实录:教师:作为诸侯,克从周王那里获得了什么呢?学生:有土地。教师:材料中的羌、驭、微都是民族的名字,这意味着克还获得了什么呢?学生:还要管理人民。教师:哦!克获得了土地和人民。克当上了燕地的诸侯,自然很高兴。但是,身为诸侯,克还要承担义务的。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

10、到克承担了什么义务呢?学生:平息动乱。教师:除了材料中告诉我们的这一点之外,克还需要承担哪些义务呢?请同学们阅教材,找找答案。学生:听命天子、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教师:克盉向我们讲述了北京的历史以及诸侯的权力和义务。真是一件研究西周分封制的宝贝啊!在后续处理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分封制的内容,以及分封制之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一段史料,几乎囊括了核心教学内容的重要信息。因此,这段材料成为整个教学片段中唯一需要学生阅读、分析的文字材料。这就是典型的核心史料。从教学实录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分析史料并认识到分封制的这些要素,就是思辨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从

11、史料中寻找答案,尽管内容相对浅显,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重证据”意识也就逐渐形成了。二、发现史料中的人发现有效的史料是史料教学开展的前提,发现史料中的人则是历史教学的魅力和活力之源。发现“人”,一方面是指发现历史材料中的人,分析人的语言、行为和思想,另一方面是发现材料外的人,也就是作者的态度倾向。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很多优秀课例的成功之处都在于发现了史料中的人。发现史料中的人,历史教学会变得有血有肉,学生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人的历史。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人、当事人的立场、所处环境对人的认识的影响。历史教学也会因此变得深入浅出。史料教学中,我们要发现人的哪些内容呢?以往,我们从人物着手,挖掘历史

12、信息,目的是呈现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也是史料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史料中的人恐怕无法以“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示人。因此,史料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发现史料中的人,关注历史中的人,关注人在特定背景下丰富、细腻的情感变化,才是历史教学最具魅力之处。如何去发现史料中的人呢?我们还是结合“西周分封制”的教学实录来做具体分析。教师: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如何处理殷商旧民的问题摆在了周武王的面前。周武王为此咨询了三位重臣。出示材料:(太公)咸(全)刈(杀)厥(其)敌,使靡(无)有余,何如? (召公)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周公)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以上材料据说苑整理教师:周武王首先召见姜太公,太公

13、是周武王伐纣的功臣。太公答道:“把我们的敌人统统死光,怎么样?”第二个大臣是召公,召公回答说:“有罪的杀掉,无罪的释放,怎么样?”最后一种意见来自周公,周公说:“让他们依旧回自己的家,种自己的田吧!”教师:请大家说说,他们三个人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呢?学生甲:太公要斩尽杀绝。学生乙:召公要诛杀有罪的人。学生丙:周公认为让他们回家里好好种田。教师:周武王会采纳谁的意见呢?学生:(讨论)教师采取古文材料与译文相配合的方式呈现了这段史料。在学生听来,这则史料更像是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历史情境“武王问政”。故事中出现了四个人:周武王、姜太公、召公、周公。教师交代了四个人的身份,用生动的语

14、言描述了面对周武王提出的问题,太公、召公和周公思考和回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首先发现了第一个重要人物周武王,发现了他在西周建立之初面对难题时,他的犹豫不决。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了太公、召公、周公三个人物的所思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了三个人物的答案,还发现了三个人不同的性格。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周武王会采纳哪种意见,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意见会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而发现了三个人中的核心人物周公。学生开始思考为什么周公会提出仁德治国的意见,周武王为什么会采纳周公的意见,这种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呢?于是,学生关注故事的发展,关注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命运。讲述周武王离世、周公辅

15、政和商朝旧部发生叛乱之后,周公作为核心人物再次出现,教师出示了一组材料,并用译文配合解释材料。武王既丧(死后),群弟(周公的兄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周成王)。” 尚书“昔周公吊(痛感)二叔(参与叛乱的兄弟)之不咸(和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这组材料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周公和他的兄弟。学生从中发现了面对兄弟的不信任,甚至是叛乱,周公进行再次分封的心路历程。片段由始至终一直贯穿着周公的所思所想,两组材料,学生在第一组材料中发现了周公的德行,在第二组材料中感受到的是周公的治国智慧。周公的出现,作为一个核心人物的凸显,既动态呈现两次分封的过程,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人物在具体

16、历史条件下的所思所想,理解分封制确立、发展、完善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发现了活生生的周公,更发现了人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了分封制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人的智慧积淀的产物。从史料教学的过程来看,它是在史料、史实、史观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学生与史料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因此,发现有效的史料,简单地说就是发现对学生有用的史料,为学生发现历史提供了基本的依托。就史料教学的特点而言,它又是一个思辨过程,即由“证”到“史”再到“论”。教学过程要做到掘井及泉,而引导学生主动“掘井”的有效方式就是发现史料中的人。学生在证据意识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