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9994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样本(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第二周期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目标(一)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覆盖全市所有助产机构;县级以上的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等专业人员均接受定期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100%。(二)培训质量优良。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人员技能考核抽查合格率80%以上。 (三)制度建设完善。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助产机构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长效工作机制健全。 (四)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15%以上。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比 下降15%以上。二、项目要求(一)全面开展新

2、生儿窒息复苏培训。 开展以模拟操作为主的复苏技术复训,重视临床操作技能及团队配合能力的提高,强化对复苏后新生儿的护理和医学随访。分别开展市、县级师资复训;市、县级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等专业人员进行以模拟操作为主的复训,复训率80%;市级开展新上岗专业人员规范培训,培训率100%。 全市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产科、儿科、助产、麻醉人员模拟操作为主的复训率100%。 全市形成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人员定期复训及新上岗相关人员岗前培训长效机制。(二)师资队伍建设。 选送市级师资8 -12名参加省级市级师资增补认证,争取市级师资经过省级认证8名;市级继续开展县级师资认证,每个县级医院至少

3、1-2名师资,且以产科或儿科(新生儿科)主任为主。 ,第一周期认证的4名市级师资参加省级再认证,再认证不合格的师资取消认证资格,重新选拔新的市级师资。 ,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师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县级师资考核,充分发挥县级师资作用。 ,第二周期认证的8名市级师资参加省级再认证,认证不合格的师资取消资格,并选拔补充新的市级师资。(三)建立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领导小组,在所有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产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协作,加强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开展新生儿窒息(重度和死亡)病例讨论,推动助产机构持续有

4、效的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以确保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死亡率和伤残率。 积极参加省级 “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的制度建设和培训;30%以上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 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开展“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长效工作机制。(四)强化督导。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专项督导制度。 ,市卫生局组织对各县(市、区)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重点对已开展 “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进行督导。县(市、区)卫生局对辖区助产机构院内新生儿窒

5、息复苏工作情况进行督导。 ,对市、县、乡级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技能考核抽查,合格率达80%以上。 ,对所有县级以上(含县级)助产机构进行“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督导。(五)加强信息管理。各县(市、区)于每年11月20日前将县级培训、督导、师资认证、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情况及总结上报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市妇幼保健院审核汇总后报市卫生局疾妇科。三、终末评估 项目周期结束前,开展终末评估,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工作总结。附件: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实施方案附件: 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实施方案为促进科室协作,加强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队伍

6、的组织和培训,推动医疗保健机构持续有效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院内领导小组人员构成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由医疗保健机构行政管理人员,新生儿或儿科、产科及产房相关负责人组成。除行政管理人员外,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当前在产科、产房或新生儿病房等从事新生儿急救岗位工作。(二)接受过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团体组织的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三)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承担培训任务。二、院内领导小组职责(一)承担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复训工作。(二)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窒息

7、复苏指南要求,组织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三)对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人员的操作技术、设备和药品的使用等进行考核评估。(四)对发生在本机构的新生儿窒息案例进行评审。(五)负责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三、院内领导小组工作内容(一)制度建立。建立、加强并促进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的落实。(二)培训。承担培训与复训工作,每年至少组织1次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培训以模拟操作为主,强调复苏现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对转科人员、进修人员等,应及时进行培训及考核。(三)复训。对本机构内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复训,复训与考核相结合,采取“以考代训”的方式。每年至少进行1次专项考核。

8、考核使用操作考核表(医生/助产士)(工作表1、工作表2)对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所有新生儿或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及麻醉人员进行模拟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现场复训,重新进行考核。(四)设备、药品检查。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和药品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填写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检查表(工作表3)。(五)复苏现场抢救工作。负责促进和落实产、儿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调动和组织人员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监督、指导参与复苏抢救的人员常规填写新生儿窒息复苏现场抢救记录表(工作表4)。新生儿窒息复苏现场抢救记录表原则上应于复苏抢救结束后立即填写。(六)窒息病例评审。负责组

9、织产、儿科相关人员对本机构发生的重度新生儿窒息和窒息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填写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评审表(工作表5)。重度新生儿窒息和窒息死亡病例发生15日内完成评审工作。评审结论不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七)信息收集。每次培训、复训工作结束后填写培训登记表(登记表1),人员考核结束后填写考核登记表(登记表2),窒息抢救结束后填写抢救登记表(登记表3)。新生儿窒息复苏信息监测医院对重度窒息患儿定期进行随访,并填写重度新生儿窒息病例随访记录表(工作表6)。定期整理汇总各种工作表和登记表,以便及时掌握本机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情况。四、组织保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为本机构内的新生儿

10、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提供人员、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实行院内奖惩制度,将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纳入相关科室的工作考核指标。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一、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1、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

12、论。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生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1.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2.新生儿窒息

13、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和评定。3.每年对产、儿(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补考不合格者,其本人及所在科室本年度内取消优秀个人及科室的评选资格。4.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及药品每月至少抽查一次,抽查不合格者扣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分。5.建立健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记录、病人登记记录、死亡记录及病例随访记录,缺失或登记不全者扣科室本年内医疗质量管理分,相关负责人予以相应处罚。工作表1 操作考核表(医生/麻醉师)姓名: 测评人: 日期:完成课程:第14、5、6课 经过 再评 分数:0未完成 1完成

14、不正确、不完全、或顺序不对 2=按正确顺序准确完成n 学员必须准确完成下列5项粗体字项。n 虚拟情景必须包括学员完成的每节课程中要求的项目n 所有的学员必须完成第14课和结束n 学习第6课的学员(如果职业范围适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操作或辅助操作脐静脉置管并给药。这些技术并不打分,也不在总评分中考虑,但指导者能够决定学员是否需要对这些技术加强重温并予以指导。n 第7课的9项技术和概念也能够包括在计分中。这些技术并不打分,也不在总评分中考虑,但指导者能够决定学员是否需要对这些技术加强重温并予以指导。课程满分项目01212复苏前准备2问4个评价新生儿状况的问题(足月?胎粪?呼吸? 肌张力?)22(可选项目)如果羊水有胎粪污染,决定有无气管插管吸引指征2摆好头位,先吸口再吸鼻2擦干,拿开湿毛巾,刺激,并重新摆好体位2要求描述呼吸、心率和肤色32正压人工呼吸的指征(呼吸暂停,心率100次/min,吸氧后仍有中心性青紫)2正压人工呼吸操作正确(4060次/min)2检查有无心率改进(引导语:心率无改进)2心率无改进且胸廓无运动时实施正确操作(重新放置面罩,抬起下颌,重新摆头位,检查口鼻有无分泌物,打开口腔,必要时增加压力)2再次评价心率(引导语:心率60次/min)42确定需要胸外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