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699734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活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例1 ,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 ,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 ,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 ,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 ,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

2、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是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 ,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二、自主探索 ,学习新知1.教学例11汇总搜集的资料 ,填写统计表。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 ,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 ,完成得更快。学生合作完成 ,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拟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小结:在刚刚的合作中 ,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 ,而且有比拟明确的分工 ,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 ,本单位

3、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 ,同时又防止了合作中的混乱。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 ,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 ,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 ,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引导:两人一组 ,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 ,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教师引导:在刚刚的合作中 ,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 ,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 ,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

4、 ,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让同学各抒己见 ,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 ,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 ,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二。4制作统计图。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 ,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局部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

5、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折线统计图突出的特点是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5看图和看表分析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 ,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个问题。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忆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

6、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三、课堂活动教师:如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按现在的身高分成5组 ,你们会怎么分?每组的统计结果又怎样表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可以按从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 ,然后统计出每段中的人数。根据学生的想法完成第三个统计表。身高cm()() ()() ()( )()() ()()人数人教师:对于这一个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答复在word中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并进行分析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

7、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四、拓展应用 ,促进开展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

8、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