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9958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时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5页第l一2自然段并思考: (1)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在辽沈战役中,当时都存在哪些矛盾? (2)在这次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作出集中优势兵力攻打锦州的作战方针? (3)在辽沈战役中,如果主攻长春、沈阳,结果会怎么样? 屏幕出现“辽沈战役敌我态势图”,教师结合历史知识介绍敌我双方的攻防态势,采用动画效果,在图中指出,在整个战役的起始阶段,辽沈战场上存在的多种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从而提出问题:战役首攻点应放在何处? 播放电影辽沈战役中的几个片段:战役初期

2、中央军委关于首攻锦州的集体讨论场面;林彪在战前的分析及犹豫;林彪南下攻打锦州,锦州解放;长春、沈阳相继解放,辽沈战役胜利。 教师总结:在辽沈战役中,首攻锦州是一关键之举,先打锦州就抓住了整个辽沈战役的重点与关键。事实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可见,在解决一个复杂事物的进程中,能找到关键点,并加以解决,对于整个事情的进展是何等重要。而这一做法,在哲学上,我们称之为抓主要矛盾。 导语二:我们还是先听个故事:赌饼破家 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有三个饼,夫妇俩一起分着吃,你一个,我一个,最后还剩下一个。他俩相约说:“从现在起,如果谁先开口说话,就不能吃这个饼了。”从此,为了得到这个饼,俩人谁也不愿意

3、开口说话。有一天晚上,一个盗贼溜进屋里,偷了他们家的财物。直到盗贼把东西全部偷光,夫妇俩因为有约在先,眼睁睁地看着财物丢光,谁也不愿意先开口说话。盗贼看到没人说话,胆子也就更大了,便当着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着双眼还是不肯说话。妻子急了,高声叫喊有贼,并恼怒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么傻啊!为了得到一个饼,眼看着盗贼也不叫喊。”丈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手笑道:“啊,蠢货!你最先开口讲话,这个饼属于我了。” 这样的夫妇,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有,但因小失大的事例却不少。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牢牢抓住重点和关键,不能主次不分,因小失大。 导语三: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建国五十周年时展

4、示我国经济成就的彩车游行录像),看过之后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略 是的。国庆彩车游行是建国五十周年来成就的缩影,看过之后,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都会心潮澎湃,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自豪的同时,我们应当进一步思考:我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原因是什么呢?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点。这就启发我们:办事情必须善于抓重点。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方法,大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与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探究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一)问题情境 辨析: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5、。而一个复杂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每一个矛盾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二)师生互动 先请学生讨论,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教师予以肯定或提出质疑,然后转入点拨。 (三)解析点拨 1扣题评点 题中观点看到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且看到了一个复杂事物不会包含着多个矛盾,这是合理的;但认为每一矛盾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错误的。因为复杂事物中的矛盾有主次之分,只有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他矛盾只是对事物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归纳小结 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

6、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3拓展延伸 想一想:把握主次矛盾的含义需要注意哪些? 区分主次矛盾的前提:必须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复杂事物是指由多个矛盾构成的体系或系统。若只包含有一种矛盾,就无所谓主次之分了。明确这个前提对于理解主次矛盾很关键,因为,下一框题中我们还会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 不平衡性:表现为诸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不平衡。如下所示: 探究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一)问题情境 材料l:在辽沈战役中,首攻点放在锦州。锦州解放后,整个辽沈战役就迅速而顺利地取得

7、了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而在攻打锦州的过程中,我军同时也派出一部分兵力牵制长春和沈阳之敌,对攻打锦州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2: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内的阶级矛盾则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由原来的主要矛盾变为次要矛盾。 上述材料各体现了什么哲理? (二)师生互动 针对上述材料和问题,请学生先思考讨论并逐一作出回答,老师适时予以肯定或提出质疑,然后转入解析点拨。 (三)解析点拨 1扣题评点 材料1:把首攻点选在锦州,就抓住了整个辽沈战役的重点与关键。从哲学上讲,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事实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攻打锦州的同时,派兵牵制长

8、春和沈阳之敌,体现了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没有忽视对次要矛盾的解决。这对主要矛盾的解决起了促进作用。材料2:材料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归纳小结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次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说的“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

9、况:主要矛盾解决了或基本解决了,次要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他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3拓展延伸 (1)想一想:主次矛盾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2)议一议:如何判断主次矛盾? 以存在矛盾事物的复杂程度来判断。复杂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既包含事物的内部矛盾,又包含它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这些众多的矛盾并非平等并列,而是有主次之分。一个简单事物无主次矛盾之分。 以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来判断。复杂事物中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重点和非重点、

10、关键和非关键、主要和次要之分。 (3)注意点:主次矛盾的转化同矛盾双方的转化一样,“条件”至关重要,没有条件或条件不具备,就不会实现主次矛盾的转化,而这里的条件又是具体的、现实的。 探究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一、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一)问题情境 材料1:毛泽东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材料2:教材P108漫画投哪个好? (二)师生互动 针对上述材

11、料和问题,请学生先思考、讨论,并逐一作出回答,老师适时予以肯定或提出质疑,然后转入解析点拨。 (三)解析点拨 1扣题评点 毛泽东的话揭示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过程,因此,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幅漫画是说如果在篮板上设置几个篮框,运动员反而会无所适从,不知投哪个好了。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多中心即无中心,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2归纳小结 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他的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等

12、,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可能把事情办好。 3拓展延伸 (1)想一想: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吗?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起支配和决定作用,在解决矛盾时,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决其他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主要矛盾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人们既要用主要力量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用适当力量去处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既要防止主次不分,又要防止“单打一”。 (2)议

13、一议:“急需解决的矛盾”一定是主要矛盾吗?为什么? 主次矛盾的区别在于双方性质、地位、作用上的差异,而不在于解决顺序的先后。由于主要矛盾起领导、决定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总是要着重解决好主要矛盾。但是,解决“要紧的事”不完全等于抓中心、抓关键。 (3)用一用:国家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国家建设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是主要矛盾,是由于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的状况;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增强综

14、合国力、经受住国际竞争的挑战,必须抓经济这一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要学会善于抓主要矛盾。 如:同学们个人身上同样交织着许多矛盾,比如学习与休息、竞争与生存、成绩和能力、学习与成才,等等,但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我们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学习与成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则是次要矛盾。 因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学习”这个中心,也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克服各种困难,抵御各种诱惑。只有学习和成长这对矛盾解决好了,才会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反之,如果不抓主要矛盾,会怎么样呢?(可由学生自己分析) (4)试一试:在“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问题上有哪些错误做法? 主要有两种错误做法: 第一,主次不分(也称均衡论)。这样的人抓不住中心和关键,表现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结果就势必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如堕烟海,手忙脚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第二,主次颠倒。这样的人往往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二、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一)问题情境 电影辽沈战役片断(我军在攻打锦州时对长春、沈阳之敌的包围,及黑山、大虎山阻击战的场景)。 设疑:在实施锦州战役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