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69813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年金华十校联考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高二化学高中化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十校02X年高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化学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 O 1a23 M 24 27 B .8 S 32 a 4 K F 19 C 5.5 第卷(共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除去溶解在苯中的少量苯酚,正确的方法是.用过滤器过滤 B用分液漏斗分液.通入足量O后,过滤.加入适量H溶液,反应后再分液2、下列电池不属于化学电池的是.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太阳能电池3、在2A+ 3C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05olL-11 Bv(B). mlL1-1 C.v(C)=.8

2、ml1s- Dv()=1 mo-1、常温下(H+)最小的是 .p=0的溶液. B0.04molL-1H2S4. 5 mlL-1 HCl. D.0 olL-1的HNO5、浅绿色的Fe(NO3)溶液中存在平衡:F2Fe(OH)+2H,若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A.绿色变浅 B.绿色变深 C.变黄 D不变、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7、已知(N4l) 0.1olL时,溶液pH5.1。现用01 molL盐酸滴定m 0.05 /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所用盐酸的体积为 10 mL B 5 L . 大于mL D 小于5mL8、

3、减压吸滤装置和普通的过滤装置相比,除可加快过滤速度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可过滤胶状沉淀 B可过滤颗粒更小的沉淀C.可使沉淀中的杂质减少 D可得到较干燥的沉淀9、下列关于牙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牙膏中加甘油作保湿剂,可用新制C(OH)检验其存在B.牙膏中的摩擦剂可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C.牙膏中的增香剂和甜味剂可改善牙膏的口感D.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使牙齿坚固,从而有效防止蛀牙,故牙膏中的氟含量越高越好1、0. mo硼烷(2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在理论上可以利用该反应的原理做成燃料电池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

4、程式为:B2H63O2= B2O3(s)3HO(l);H-2165/ml每生成8g水,该反应转移m电子、美国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24小时输出50W的电力。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正极移向负极 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5O23OO.电路中每流过 ml电子,标准状况下约有224L丙烷被完全氧化D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e-+10O-C24HO12、向盛l lmolL-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L10

5、NF溶液,再加入l L mol1氨水,没有生成白色沉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3molL-1氨水的浓度不够大,溶液的碱性不够强B.NaF溶液碱性较强,Al完全反应生成Al2-,而Al2不能与氨水反应生成A(H)3C.氨水为弱碱溶液,l3不与弱碱反应3+与F结合生成新物质,溶液中几乎没有A3+了1、反应:A(气)B(气)=C(气)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

6、方向移动14、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如l23中。用O溶液处理铝矿(lO)时,生成NaAlO2、aO2;而后通入适量CO2,得A(OH)3沉淀,而NaO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 A、镓酸酸性强于铝酸 B、铝酸酸性强于镓酸C、镓浓度小,所以不沉淀 D、A(OH)是难溶物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用移液管移取0 LaH溶液并放于锥形瓶中,移液管的尖嘴和锥形瓶的内壁B分液操作分出下层液体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烧杯的内壁.实验室将C气体溶于水时,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D.减压过滤

7、时,布氏漏斗下端管口与吸滤瓶的内壁16、下列实验不能按照蒸发、浓缩、结晶、过滤操作程序进行的是A.从e4溶液中得到绿矾FeSO4HO晶体B从MgCl2溶液得到gl2H2晶体C.从含硝酸钠和氯化钾物质的量浓度基本相等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D.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蒸馏水7、常温下,0.1o / L的HPO4和.1ol L的KHO4溶液H分别约为4和1。将等物质的量的KH2O和K2O混合后溶于足量的水形成溶液,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上述溶液的pH范围为7B、上述溶液中:c(K+)(H2PO4)c(P2)c (H)c(H)C、上述溶液中:c(+)c(H2PO4)+(P2) 3、上述溶液中:(K) +c(

8、H+)=c(PO4)+c(HPO)3c(O43)c(H)1000/mLpH8、H=的两种酸溶液、B各L,分别加水稀释到 00m,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酸溶液弱若=4,则是强酸,B是弱酸.若1a4,则A、都是弱酸.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Y(g)2XY(g);H,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图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图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图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2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

9、是(横、纵坐标单位:mol)A、图1:(2)2ol时,高温下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B、图2:n(NaH)=1mol时,C2和N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C、图:(HC)=1时,K2CO和H溶液在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气体D、图4:(N3)=1mol时,F和稀HN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012n (C)CO2COO12n (产物)00.51n (CO2)NaHCO3Na2CO30.51n (盐)00.51n (K2CO3)CO20.5n (气体)00.250.375n (Fe)Fe(NO3)20.250.375n (氧化产物)Fe(NO3)3第II卷(共4分)二、简答题(共0分)21、(分

10、)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mo (g)和y mol I2(),发生反应2(g)+2(g) 2H(g) H0。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 ()充入更多的H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2、(5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若A为ol/H2SO4溶液,为NC,C盛有苯酚钠饱和溶液,旋开后,中出现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分)甲醇(C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甲醇的

11、主要反应为:C(g)2H(g) C3H(g) H 0。.在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1)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O的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通入CO 通入H2 (2)在保证H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填字母)。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定量,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C2对该反应的影响,以C、C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各组分含量不同时,反应生成甲醇和副产物甲烷的碳转化率是不相同的。实验数据见下表:CO2%CO-H2%(体积分数)0370287046827020107反应温度/252302532252355022325022535250碳转化率(%)H3O4.8.81.036.5.68.319.03.156.5173.45.412.22.6H40000000.82.82.8(3)由上表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结论一: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温度越高,碳转化率_。结论二:_4、(10分)下图是用明矾KAl(O)212H2为主要原料制取Al2(O4)3和K2SO的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略去了沉淀物的洗涤操作)明矾 A B 硫酸铝晶体 气体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