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69727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鼓励》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妈妈的鼓励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破天荒、悲喜交集”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 3、读读妈妈对儿子说话,细细感受,理解妈妈三次鼓励的用意,体会妈妈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读读妈妈对儿子说的谎话,感受妈妈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妈妈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体现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说说谁是天底下谁是最伟大的人? 、揭示课题:12、妈妈的鼓励 (理解鼓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学习课文的措施,检查字词(小黑板) 2、自读

2、课文,说说课文重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3、完毕填空。 课文重要写了妈妈参与了儿子从( )、( )到( )的三次( ) ,并对儿子说了三次( )的话。正是妈妈的鼓励,让儿子有了( );正是妈妈的鼓励,让儿子最后获得了( )。(不规定完全精确,只规定说出妈妈参与家长会后,对孩子说了鼓励的话,使孩子树立起了自信心,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成果考上了清华大学。)三、读文感悟,进一步体会(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分角色朗读,划出幼儿园的教师是怎么说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填写表格 3、妈妈为什么这样说? 为了儿子不失望,目的是为了鼓励儿子。 4、妈妈听了教师的话,有什么体现? 5、句子理解:她鼻子一

3、酸,差点流下眼泪。 阐明妈妈内心是痛苦的,由于所有的妈妈都不但愿自己的孩子是最差的。 6、你觉得这一节中的核心词有哪几种?你是如何理解的? 板书: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但愿自己也有。 文中指其她的妈妈也但愿自己的孩子有进步。7、儿子听了妈妈的话,有什么体现? 破天荒:比方事情第一次浮现。文中指儿子第一次吃两碗饭,第一次没有让妈妈喂。 8、从这一段的学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按第一节的学习措施自学第二节。 1、学生自学,划出核心词。 、交流:补充表格 媒体出示内容:走出教室,妈妈听了教师的话,流下了泪 “教师对你布满了信心。她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

4、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理解词语。 黯淡:暗淡。文中指儿子本来的眼光无神。 沮丧:灰心失望。文中指儿子本来对自己不抱有但愿。 温顺:温和顺从。文中指儿子非常听话懂事。 4、理解句子。 (1)走出教室,妈妈留下了眼泪。 (妈妈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由于所有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聪颖的。) (2)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布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儿子从自己的失望中看到了自己的但愿,使自己有了信心,是自己有了努力的方向。) 、学习了第二节,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表扬、鼓励给孩子树立自信,给孩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三)、讲读第三节。 1、轻声读第三节

5、,完毕表格。 媒体出示:妈妈听了教师的话,惊喜地走出校门。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妈妈扶着儿子的肩膀,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但愿考上重点高中。” 2、理解句子。 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板书:惊喜()“惊喜”的因素是什么? ()儿子与否仅仅是等待妈妈一起回家吗?哪为什么? (儿子对自己很有信心,坚信自己的成绩不差。) ()从这句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3、进一步感悟句子,展开想象。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 走出教室,妈妈留下了眼泪。 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想象:路上,妈妈

6、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心想:_ 、学习了第三节,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表扬、鼓励是妈妈对儿子良苦用心的教育,是儿子进步很大,并有了明确的奋斗目的。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集体朗读最后一节,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着重理解句子: 媒体出示1:忽然,儿子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懂得自己不是一种聪颖的孩子,但是,从小到大,你总是不断地鼓励我,你的鼓励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1)儿子考取了清华大学,为什么还要哭? 儿子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很大限度上要归功于妈妈一次次的鼓励,因此那时激动的泪,是幸福的泪,是感受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2

7、)不是一种聪颖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大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一种人的成功,不在于她的聪颖,而在于她与否树立起自己的信心,与否有坚定地奋斗目的,与否付出艰苦的努力。 媒体出示2: 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妈妈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1)“两鬓已经斑白”阐明了什么? 阐明妈妈为儿子操碎了心,十几年来开家长会时的泪水强咽在心中,但还是一次次的鼓励儿子,使得妈妈苍老了。(2)“悲喜交集”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 悲哀和喜悦的感情交错在一起。文中“喜”是指儿子考取了清华大学,“悲”是指妈妈十几年来开家长会时的泪水强咽在心中,是指妈妈十几年来良苦用

8、心的教育。()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是指妈妈十几年来良苦用心的教育获得了成功;是儿子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说不出的感慨,说不出的心酸,一种复杂的情绪借助于泪水一并泻出。 (五)、小结:多么含辛茹苦的妈妈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成功此刻是属于她们两个人共同的荣耀。 四、课外作业,拓展练习。 板书整顿: 2、妈妈 的 鼓励- 儿子 伤心 破天荒 最差伤心 有信心 落后 惊喜 有进步 满意妈妈的鼓励说课稿一、教材简析妈妈的鼓励是沪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妈妈的鼓励课文内容简朴,语言朴实,但感情诚挚。课文讲叙的是妈妈三次家长会。前两次家长会教师对儿子的态度是批评、指责,可妈妈一次次强忍悲哀,用善意的

9、谎言表扬、鼓励儿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儿子也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最后考入了清华大学。文章向我们诠释了妈妈那鼓励背面强颜欢笑的悲哀。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走进妈妈丰富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朗读,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二、学情分析本班两级分化比较大,优生已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在概括三次家长会的基本上,通过完毕表格填空形式让学生概括全文的重要内容。但是差生对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单薄,就连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也较差,个别差生很懒惰,预习作业历来不去做。在阅读理解方面,较多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也掌握了某些基本的阅读措施。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还是比较单薄的。因而在课堂教学

10、中变讲为导,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核心处,教师加以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特别是体会人物情感,合适的指引,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三、教学目的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破天荒、悲喜交集”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 、读读妈妈对儿子说话,细细感受,理解妈妈三次鼓励的用意,体会妈妈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教学重点:读读妈妈对儿子说的谎话,感受妈妈三次说谎的用意,体会妈妈教育儿子的一番良苦用心。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体现的感情。四、教学设计1、基本知识:继续抓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措施,学生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掌握文中的意思,

11、特别是对核心性词语的理解,采用优生讲,教师评,差生学的措施。“悲喜交集”这个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只有真正读懂了课文,才干感受妈妈内心真正的悲喜,因此在理解“悲”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十几年来的辛酸泪强咽于心中,而这种辛酸只有妈妈自己明了。在基本知识方面,还复习了直接论述改为间接论述。目的还是协助差生通过常常性的练习达到纯熟掌握。2、基本技能:本文内容简朴,语言朴实,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毕表格,为了照顾差生,在第一节的阅读填表时还是以示范为主,第二、第三节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毕。在划分段落层次方面,也是采用同样的措施,扶植差生学会划分层次。面对优生让她们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归纳课文的重要内容,训练她们的概括能力

12、。技能方面比较难的就是理解句子的能力,教学设计中,着重抓住几句核心句引导学生感悟。一是妈妈每次家长会后的神态体现;而是儿子每次家长会后的行动体现;三是拿到清华大学录取告知书后,母子的体现,感悟妈妈那鼓励背面强颜欢笑的悲哀。另一方面设计了妈妈心理活动的,想象说话练习,从而感受妈妈强颜欢笑背后的痛苦,感受母爱的伟大。课后布置了写段练习,学习文中写作措施,根据“教师的话,妈妈的话,我的体现”的规定写一段话。3、情感态度:感悟妈妈良苦用心地教育,核心还在于学生要对妈妈的语言、神态、动作语句的描写来理解与感悟,从“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到“走出教室,妈妈流下了泪”,再到“惊喜地走出教室”让学生走进妈妈

13、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说鼓励时的矛盾心理,感受妈妈强颜欢笑背后的痛苦,感受妈妈的伟大。妈妈的鼓励教学反思整堂课上下来,我结识到了自己诸多的局限性:(一)文本挖掘不够深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沉着地咀嚼,才干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种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干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但在本次的教学中我显然做得不够,只抓住了妈妈的三次鼓励,而忽视了每次家长会时教师对妈妈所说的话.这样导致了学生在说说妈妈的悲与喜时,学生对妈妈悲的结识,说得不够全面,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因此我想我应在请人们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每次家长

14、会后妈妈的体现和对儿子说的话的同步,还请学生找出妈妈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说了谎 然后将教师的话与妈妈的鼓励同步出目前投影上,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这样更能体会妈妈鼓励孩子时心里所忍受的痛苦,忍受的委屈,她每一次其实都是强装笑颜来让儿子快乐,给儿子信心和但愿.(二)语言训练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在与文本对话中,作为教师要见缝插针,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使学生在独具个性的自由体现中放飞灵性在本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正是这样做的,如:我们在被文中妈妈言行感动的同步,不禁会联想起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说说你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你能体会她们的用心良苦吗 但学生说来效果不是较好,要么说得不到位,要么没有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我想教师合适的点拨尤为重要,在让学生练说之前,我不如将导语改为作为一种妈妈最不肯听到的就是别人说她的儿子笨,但她却还要强忍眼泪,强装笑颜来让儿子快乐,给儿子信心和但愿其实你们的父母也正如文中的那位妈妈同样,为了你们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