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安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97162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教学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教学安排(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教学安排时间就犹如白驹过隙般的消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学问,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阅历,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安排了。你所接触过的安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教学安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综合实践教学安排1一、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究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化、探讨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化。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起先,涉及到生活教化、心理教化、环境教化、平安教化、国防教化、科技教化。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 、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探讨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

2、新、发展”为主线绽开。二、学生分析: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宠爱的。但是他们却经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打算。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肯定的视察实力,但是他们的视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3、对活动感爱好,但简单停留在表面,而不去探讨内在。4、本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都有45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肯定的基础学问,而且喜爱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常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学问不是很扎实,再加

3、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老师平常的教学带来了肯定的困难。三、教学活动目标: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老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子。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加探讨的主动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加,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3、重视学生学问、阅历、技能的综合运用实力,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洁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4、重视学生全体参加,学会共处、学会共享、学会合作。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索、探究、尝试、参加和

4、解决的自由中获得主动的、生动活泼地发展。四、教学活动的详细措施1、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仔细备课,收集各种资料,仔细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仔细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仔细做好课前打算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爱好。加强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洁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2、提倡学生主动参加沟通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敬重学生的特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3. 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料。教化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索行动安排,包括制

5、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平安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索、探究尝试、参加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主动的、生动活泼地发展。4.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阅历,运用和验证益友的学科学问阅历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5. 采纳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相互沟通,学会与大家共享探讨成果。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视察相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验、体验每一个活动。7、发挥学科学问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亲密联系的特点。留意引导学生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特殊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亲密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

6、活动课的价值。五、教学进度支配:1、校内里的鸟1课时2、爱护珍稀动物1课时3、学种花1课时4、制作叶子标本1课时5、浮起来和沉下去1课时6、会爬高的水1课时7、怎样干得好1课时8、森林1课时9、防治沙漠1课时10、时间1课时11、雷鸣和闪电1课时12、管子1课时13、季节与我们的生活1课时14、体态语言1课时15、买食品的学问1课时16、职业仿照1课时综合实践教学安排2一、学情分析:通过前一年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特殊是这个五(3)班的同学,学习纪律好,擅长团结协作,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比较深厚的爱好。但是他们的探讨实力还停留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层面,缺乏动手试验探究的爱

7、好和方法。其次,因语文、数学课业负担比较重,课余时间大多被繁重的家庭作业占据,学生对挤时间去开展实践活动感到很有压力,很辛苦,个别同学甚至感到厌倦。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多和语数老师沟通协商,尽量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解脱出来,多留给学生自由实践熬炼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育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爱好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绽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育学生对生活、学习的主动看法,使他们具备肯定的交往合作实力、视察分析实力、动手操作实力;要让他们们初步驾驭参加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

8、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探讨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共享、主动进取等良好的特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子。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探讨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增加学校与社会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学问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亲密,简单激发爱好。三、活动目标: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加,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2、面对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供应开放

9、的特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特性发展供应开放的空间。3、培育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意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验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4、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实力。四、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特性表现。不但要关切学生学会了哪些学问、驾驭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切学生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发展和改变,关切学生合作与交往实力的提高,关切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

10、容应当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加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实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特性化表现,刚好赐予确定和激励,使他们获得学习胜利的乐趣。五、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1、老师仔细钻研教材,细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建,有所收获。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爱好。4、擅长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六、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八个主题:1、地震防护;2设计与制作;3、水与我们的生

11、活;4、爱惜我们的眼睛;5、生活中的广告;6、欢高兴喜过春节;7、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8、可爱的家乡。依据教学时间及学生的爱好、须要,筛选以下五个主题进行教学,教学进度支配如下:周次课题24地震防护57设计与制作811水与我们的生活1214生活中的广告1518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综合实践教学安排3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干脆阅历,亲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学问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化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须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

12、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化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变更单一的课程结构,变更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供应空间。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学问、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特别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当是“在体验中探讨”,即以形成干脆体验为主,在探讨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供应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四周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新奇心,扩大视野,积累阅历。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

13、,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平安、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平安、创新与发展、社会参加、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化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教学目标亲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动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相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实力、实践实力以及良好的特性品质。1、亲身参加实践,注意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加实践的主动体

14、验和丰富的阅历。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相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切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力,养成探究学习的看法和习惯。4、培育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实力。5、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索,独树一帜,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主动主动地去探究,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育创新实力。6、养成合作意识、民办法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育学生主动进取、擅长交往等良好的特性品质。四、教学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视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