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9704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薪酬管理体系设计及薪酬策略一、薪酬管理概述1、什么是薪酬薪酬是指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补偿,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大类,经济性薪酬分为直接经济性薪酬和间接经济性薪酬。直接经济性薪酬是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准以货币形式向员工支付的薪酬。间接经济性薪酬不直接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员工,但通常可以给员工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减少员工额外开支或者免除员工后顾之忧。非经济性薪酬是指无法用货币等手段来衡量,但会给员工带来心理愉悦效用的一些因素。2. 薪酬的分类( 1 )货币性薪酬:包括直接货币薪酬、间接货币薪酬和其他的货币薪酬。其中直接薪酬包括工资、福利

2、、奖金、奖品、津贴等;间接薪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及遗属保险、住房公积金、餐饮等;其他货币性薪酬包括有薪假期、休假日、病事假等。( 2)非货币性薪酬:包括工作、社会和其他方面。其中工作方面包括工作成就、工作有挑战感、责任感等的优越感觉;社会方面包括社会地位、个人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等;其他方面包括友谊关怀、舒适的工作环境、弹性工作时间等。3、薪酬支付依据研究薪酬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给员工付薪酬?应该依据什么给员工支付薪酬?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很多理论,比如薪酬决定理论、薪酬差别理论、薪酬分配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上述问题或多或少都有阐述。依据什么给员工定薪是个实践性命题,每个企业都要

3、做出选择。薪酬支付依据是指单位依据什么向员工支付薪酬。薪酬支付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从事的岗位,员工从事的职务,员工具备的技能、能力、资历,员工的工作业绩等。( 1 )依据岗位付酬。依据岗位价值付酬是大多数公司采用的方式,岗位价值体现在岗位责任、岗位贡献、知识技能等方面。( 2 )依据职务付酬。依据职务付酬是依据岗位付酬的简化,依据职务付酬不能体现同一职务不同岗位的差别。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体现层级还要体现工作性质,如财务部部长、市场经理等;而职务一般只表达出层级,不能体现工作性质因素,如科长、部长、主管等。( 3)依据技能(能力)付酬。依据技能付酬和依据能力付酬在理论概念上是有区

4、别的,技能是能力的一个组成要素。在企业薪酬实践中,一般对工人习惯以技能付酬,对管理人员习惯以能力付酬。( 4 )依据业绩付酬。依据个人、部门、组织的绩效进行付酬。( 5 )依据市场付薪酬。依据市场值的多少进行付酬4、薪酬作用薪酬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薪酬是平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文明的重要元素。薪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薪酬具有维持和保障作用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员工通过脑力或体力劳动的支出,为组织创造了价值,组织给员工支付报酬作为回报。那么员工为什么会为组织工作呢?因为获得这些回报对员工来说很重要:首先,员工必须购买必要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

5、活的需要,比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支出;其次,为了满足技术进步以及生产发展的需要,员工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免被组织淘汰,这样在学习、培训、进修等方面的支出是不可缺少的;第三,员工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娱乐、社交等方面也会有大量的支出。从经典理论来讲,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维持生产所必须的,除此之外,维持再生产所必须的在子女养育等方面的支出也越来越大,给某些年轻员工带来较大的压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薪酬对于员工是很必要的,对员工而言意味着保障;薪酬对于组织而言也是必要,因为这是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 2 )薪酬具有激励作用从模型可以看出,绩效管理获得良性循环,以下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是

6、目标管理环节,二是环节,三是激励控制环节。在激励控制环节,通过适当激励使个人满意,产生激励效应,从而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效率,这是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而薪酬在这个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薪酬具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功能薪酬对于社会具有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功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薪酬不一样,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在劳动力价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某一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会导致这一地区薪酬水平的增加,薪酬的增加会吸引其他地区劳动力向紧缺的区域流动,这样会增加这一地区劳动力的供给,将薪酬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当某一行业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会导致这一行业薪酬水平的增加,薪酬的增加会吸引

7、其他行业劳动力向紧缺的行业流动,这样会增加这一行业劳动力的供给,将薪酬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当某一职业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会导致这一职业薪酬水平的增加,薪酬的增加会吸引其他职业劳动者或新就业劳动者向紧缺职业流动,这样会增加这一职业劳动力的供给,最终将薪酬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上。当然上述流动过程并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会受到地域限制、生活习惯、生存成本的制约;跨行业流动受到行业政策、行业经验的制约;跨职业人才流动受到知识技能、职业经验的制约。5、什么是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水平、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薪酬

8、管理要为实现薪酬管理目标服务,薪酬管理目标是基于设立的,而人力资源战略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薪酬管理包括设计、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薪酬体系设计主要是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和薪酬构成设计;薪酬日常管理是由、薪酬支付、组成的循环,这个循环可以称之为循环。是薪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如果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等方面有问题,企业薪酬管理不可能取得预定目标。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工作是薪酬管理的重点工作,应切实加强薪酬日常管理工作,以便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薪酬体系建立起来后,应密切关注薪酬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公司薪酬策略,调整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以实现效率、公平、合法的薪

9、酬目标,从而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6、薪酬管理目标薪酬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薪酬管理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效率、公平、合法。达到效率和公平目标,就能促使作用的实现,而合法性是薪酬基本要求,因为合法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效率目标效率目标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站在产出角度来看,薪酬能给组织绩效带来最大价值,第二个层面是站在投入角度来看,实现薪酬成本控制。薪酬效率目标的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2 )公平目标公平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分配公平、过程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是指组织在进行人事决策、决定各种奖励措施时,应符合公平的要求。如果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将会产生不满。

10、员工对于分配公平认知,来自于其对于工作的投入与所得进行主观比较而定,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与过去的工作经验、同事、同行、朋友等进行对比。分配公平分为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三个方面。自我公平,即员工获得的薪酬应与其付出成正比;内部公平,即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的员工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其各自对企业做出的贡献;外部公平,即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薪酬应基本相同。过程公平是指在决定任何奖惩决策时,组织所依据的决策标准或方法符合公正性原则,程序公平一致、标准明确,过程公开等。机会公平指组织赋予所有员工同样的发展机会,包括组织在决策前与员工互相沟通,组织决策考虑员工的意见,主管考虑

11、员工的立场,建立员工申诉机制等。( 3 )合法目标合法目标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最基本前提,要求企业实施的薪酬制度符合国家、省区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要求,如不能违反最低工资制度、法定保险福利、薪酬指导线制度等的要求规定。综合激励模型内容激励理论和过程激励理论都是站在某一角度研究激励问题,实际上人是最复杂的,模型的应用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使用时要针对实际情况慎重应用。图是站在绩效管理角度研究激励问题的综合激励模型。绩效管理综合激励模型认为:员工的努力会促进工作绩效提升、工作绩效提升会得到组织奖励,组织奖励会使员工满意,员工感到满意后会继续努力工作,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绩效管理综合激励循环。但上述这个

12、闭环系统的实现是有条件的,需要以下各个方面的支撑。上述环节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绩效管理综合激励循环就会被中断,激励将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1、目标效价有吸引力和期望值高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前提在组织环境没有引起员工不满意情况下,根据期望理论,员工对一个事件投入程度跟目标效价和期望值有关,如果目标达成获得的激励对员工没有吸引力,那么员工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影响,如果目标达成对员工来说不切合实际,员工没有信心达成目标,那么这样的激励对员工就犹如 “水中花、镜中月 ”,员工也不会为不可能的事情而竭尽全力。在对员工进行工作目标设定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实际,使目标有挑战性,同时有实现的可能。另外要让员工认识到,只

13、要努力是一定可以达成目标的,组织也会尽全力支持员工达成目标。在对员工制定激励措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激励措施对员工有吸引力,如果没有吸引力,就不会达到激励的效果。2、能力匹配和目标明确是员工努力带来业绩提升的前提如果员工能力和工作任务要求不匹配,员工努力将得不到预期结果,如果员工目标不明确,工作产出不是组织期望的结果,员工的努力可能白费,因此能力匹配和目标明确是员工努力带来工作绩效的前提。能力匹配问题本质是根据员工能力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使人尽其才,同时对人才进行培养以满足工作需要;目标明确本质是给员工指明方面,减少员工工作盲目性。管理者一方面应当使的重要性为员工所认识、自觉认同,并将员工的个人目

14、标和组织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地为员工完成组织目标创造条件,为员工进行业务辅导和资源支持。3、组织信用和是工作绩效带来组织奖励的前提如果组织没有信用,承诺的事项不能兑现,或者不能公正的评价员工的绩效,这样都可能带来组织奖励的不能兑现,因此组织信守承诺和绩效评价准确有效是工作绩效提升带来组织奖励的前提。期望理论曾提出激励效应是期望值和激励效价的乘积,如果组织承诺事项不能兑现,会降低员工的期望值,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系统,员工的业绩不能得到肯定,自然也不会得到组织的奖励。绩效评价系统一定要能识别组织期望的行为并能给与公平公正的评价,否则也会降低员工的期望值

15、进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4、激励有效和感觉公平是组织奖励带来员工满意的前提激励如果没有效果不会带来员工满意,员工如果有不公平感觉将会引起员工不满意,因此激励有效和感觉公平是组织奖励带来员工满意的前提。激励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励内容要适当,二是激励及时、程度适中;内容型激励理论,无论是需求层次理论还是双因素理论,都提醒管理者,要对员工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否则不会有预期的效果;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励过程,强化理论对激励及时性提出要求,双因素理论对激励效价以及期望值提出要求。公平理论要求要尽量做到结果公平、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二、几种基本工资制度4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一个或二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