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69698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学习心得郑玉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寻时代方向,管窥教育科研微格化2016年瑶海区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瑶海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郑玉茹 2016年7月18日至7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瑶海区专兼职教研员暑期培训。这场培训对于我这个专职教研员队伍的新兵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一学期下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初步摸清了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工作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但也认识到亟需提升自身的素质,拓宽眼界。这次培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们的专题讲座以及和同行的领导、同事的交流,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未来,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老师?第一场讲座是由浦东新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博士、特级教师、华师大基础教

2、育特聘教授谢忠新带来的“互联网+”时代教师教研的创新与改革。讲座中,谢教授引入了大量生动的视频资料为我们展现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等信息技术带来的各行各业的变革。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云技术到大数据时代,作为一名社会人,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发生的巨变:五六年前还火热的商铺投资跌入谷底;三四年前人们苦于出行打车难,如今出租车在滴滴、优步等网络打车app的强大优惠面前欲哭无泪;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日益萧条和京东、淘宝令人惊叹的销售量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身处其中,享受这其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却很少感受到它给各种传统行业从业人员带去的切肤之痛。当谢教授把这些变革浓缩到一节讲座中来,富有激情的演示让

3、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呢?正如讲座中提到的:“互联网+”引发的是新的思维方式,这个时代需要思维摒弃封闭,迎接开放;这个时代要求思维破除守旧,拥抱创新。真的应了一位计算机技术发烧友曾经说过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然在发生变化:很火的“悟空识字”已经影响了一大批学前儿童的识字教育,不用进课堂,看看动画视频便能识记上千字;很对学生对“百度作业帮”的依赖似乎已经超越了科任老师;英语培训班里有家长将孩子退学转而联系外教进行网络一对一口语对话授课;智慧教室、电子书包已经在很多学校开展了教学实验我

4、们必须要思考,时代急速变化,我们不顺应变化就会面临淘汰,主动地思考预设、探索努力会让自己面对变化时不至于措手不及、惊慌失措。虽然我阅历与见识都不够去预测什么,但与我从业相关,我还是愿意去联系我的所见所闻,去想一想,未来更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哪怕这样的构想只是感性的、浅层次的一些朦胧的想法。也许未来的老师或有这样几种专业老师:班级辅导老师掌握较好的专业心理学的老师,善于组织团队合作学习的老师,利用科学的认知心理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情绪管理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调动并保持学习内在动力的老师; 基础课程老师能够拥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老师,能够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知识点、能力点

5、提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老师;综合课程老师能够拥有广泛的生活兴趣和专项才艺特长的老师,有一技之长并能进行相应综合课程的开发和组织教学的老师;所有的老师共同所需的本领则是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提供更为广泛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利用电脑数据分析提供最为及时和有效的反馈指导。当然,这些老师的角色目前也是有的。比如辅导老师相当于班主任,基础课程老师相当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老师,但目前这些老师在学校里是一人担当多种角色。我相信未来各种教师角色会更专业化些,专业会更精细化些,专业之间的交融合作更深入些。我尝试着做这样一个未来学校工作常态的设想:学生们迎着朝阳步入学校,在辅导老师的组织下开展适宜

6、的晨练运动,辅导老师可相机进行团队心理活动或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早餐时间后进入相应学段的阅览室进行晨间自主阅读。辅导老师根据阅览室电子系统里会形成对每一个学生阅读习惯、阅读书目选择、兴趣点的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情况给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和建议。接下来,学生们将进入教室依次学习两至三门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后,学生利用微课资源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初步的学习,并进行相应检测联系反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引发学生对失误点再次进行质疑启思,并提供更易于支撑学生理解掌握的教学,对学生疑惑点进行指导。午餐午休过后,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己选择2至3类综合课程,如书法、武术、乐器

7、、曲艺、美术、舞蹈形体、生物观察、动力机械、体育运动等等综合课程,采用走班制进入相应年级课程所在教室由综合课程的老师指导学习。学校的数据系统将分析学生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情况对家长、学生和辅导老师进行反馈,好让三方都能相应得到针对性的鼓励、督促和建议,并上传至学校阅览系统对第二天学生的阅读书目做相关推荐。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案跟踪分析,为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的老师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最大化实现因材施教。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如果说,第一场讲座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宏观上的模糊的未来构想,那么接下来的几场讲座却把我带入了对教育科研的某一个的点深度构思。如黄忠敬教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

8、建设、祝庆东教授的从问题、专题到课题三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周文叶博士带来的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从与我们密切接触的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和课堂观察入手,进行深入的剖析,让我越来越明确的感受到教育教研的“微格化”趋势。“微”,字典中,一字多义。“小”“少”“精深”“隐约”等等,它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微博、微信、微店、微电影它们的高效快捷便利不得不让我们感受到“微时代”的带来。我想到了一个词“微格化”,在网络上百度了半天,居然没能找到它的准确定义,只是查到了“微格教学”。而我脑海里关于微格化的感性的认识和定义是这样的,由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作为纬线,以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心理特征和个体

9、特性为经线,交织学科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的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网格系统。每一个网格的交织点,涉及到我们的教育理念目标的设定、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点,这一个个交织点就是我们微格化教研的需要深度挖掘的关键点。基于这样的构想,我想未来的教研工作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它应该从宏观系统的层面上有科学的统筹安排。就拿我们语文学科来说,教学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老师。我们的课标目标没有确定的指出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不同的老师,对课外阅读的引入不同,对习作技能的掌握不同,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的程度不同,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任意性,直接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即使是一位优秀

10、的一线教师,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现阶段我们很多老师课外阅读的引入是根据个人的认识和兴趣进行的,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落实是限定于教师个体的认识的,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应付与单元习作的散放式的被动指导,这些我都觉得需要有宏观上的科学的序列化的认识。如果我们能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较为清晰梳理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序列,对于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有相应的统筹安排,那么我们教学起来就会目标更明确,内容更确切。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教研先要有宏观的、系统化的、序列化的学科认识作为基础。其次,它应该是更为精准和更有深度的研究。就拿现在的微课来说,目前我们的微课制作的

11、推动大多采用竞赛推动和行政推动,部分老师的参与是应急的、被动的,很多微课资源的呈现还显得粗糙的,教学价值并不高。那么未来的微课资源应该是这样网精度和深度上做努力如果我们说用一节微课来呈现我们某一个学科素养的网络体系的某一个知识或能力结点的话,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它所处在学科知识能力序列的哪一个点上,并整合相应的信息学、设计美学、认知心理学、信息技术应用等设计微课视频、巩固练习、数据反馈分析。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每个微课资源相对独立完整,但又能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序列。当然这种精确度和深度的研究,不仅仅是至微课资源的制作。它还包括学生的课外阅读系列、习作表达系列、识字写字系列、语文综合课程等等,另外还有关

12、于教师专业素养、课堂调控等系列专题的研究。更为关键的是,它应该是多个专业体系融合的团队合作。因为微格化的研究会要求更高的学科系统和精深度的钻研,因此,它的研究应该是多个专业体系融合的团队合作。哪怕是一个小小课程开发,或是一个短小的微课成设计,它应该有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这样的工作,并从工作的一开始就是从利于团队共享的这个角度来进行。团队合作,能保证它的开发从信息学、认知心理学、审美艺术、逻辑思维等各方面的呈现经得起推敲,能已接近完美的结果利用于教学,并能在得到最大的效果。可以是几位乃至十几位各有特长的老师的合作,更可以是理论专家、技术公司和一线教育名师的合作形式。这样的微格化研究,把学生个体知识能力发展体系每一个结点的教学资源优化,探究教学组织环节的优化因素和各因素的有效整合,我愿意把它作为是未来教研的发展方向。五天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更把我引入了一场对未来教研工作的构想中。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学习。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怀有生活的诗意情怀,带着专业敬畏的心态摸索前行,丰盈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