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695576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汉应用语言学实证性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摘要:具体表现在:英汉论文作者都不太喜欢在论文中使用第五类模糊限制语一一(名词HE),而是喜欢在论文中使用第类模糊限制语一一(情态动词HA),英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汉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两倍,尤其是在结果部分,英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汉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三倍,但是在讨论部分,英汉论文中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差异并不明显,Hedginginscientificresearcharticles.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摘要: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用见的语用模糊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

2、,许多学者对模糊限制语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英汉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出现频次和分布特点(包括四个部分: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进行对比分析。关键词:对比研究;学术论文模糊限制语一、前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语正迅速成为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全世界有80%的研究结果是用英文出版。毫无疑问,会熟练地使用英语写作成为充分参与国际研究界和取得专业的先决条件。全世界的学者们都充分意识到,能最广泛地让自己的想法和研究结果被人认可,最佳的方法就是用英文发表论文。因此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国际杂志大多是英文的)对研究者来说是最佳选择。出于用英文发表的需要,良好的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学者的

3、必备能力。对语言学习者来说,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怀疑和确定的能力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它对学术写作的成功至关重要。学术陈述不仅必须表明作者对其真实性的确信程度,其范围可能从不确定的可能性到自信的预测,同时也向观众传达适当程度的尊重和谦虚。用来表达这些方面的语言通常称为认知语言。模糊限制语作为促进学术写作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未被重视。从Lakoff在1972年把appear,almost,mostly等言司语定义为模糊限制语之后,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可谓是层出不穷,许多学者也对模糊限制语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和分析。Princeetal.(1982)就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分类。

4、Princeetal.把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类:一类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另一类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指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的模糊限制语,又可细分为程度模糊限制语(Adaptors)和范围模糊限制语(Rounders)。Salager-Meyer(1994)把模糊限制语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如:somewhat,often等;第二类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如:suggest,appears等;第三类是反映作者对自己成果的谦逊太度通读避免个人参与的词,如:webelieve;第四类指加

5、强感情色彩的词,如:particularlyencouraging。由于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很多的问题还有待研究和探讨。学者们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定义、分类以及功能上,而对学术性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则不多,模糊限制语的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特别是对模糊限制语在英汉学术论文中的应用就更需探讨了。二、研究方法自1996年对比修辞研究开始以来,学者们一直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各种语言的写作。英汉学术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共60篇,每种语言30篇。因为太小的语料库会失去说服力,太大的语料库会超出我的能力,所以60篇文章是可以衡量的和适当的。根据Nwogu(1

6、997)提出的资源选择的代表性、声誉和可及性标准,本次评选出三种重点中文应用语言期刊和三种权威国际英语语言期刊:三种中文期刊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世界,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我国应用语言学领域有影响力的期刊(Dai,戴龙基,Gui&Ning,桂诗春、宁春岩,1997)。三种英文期刊分别选自AppliedLinguistics(APP),TESOLQuarterly(TESOL)和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也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权威期刊(Sharp,1996;Yang杨英,2006)。本研究通过对60篇中英研究者的实证文章进行分析(英汉各30篇),以SP

7、SS作为统计和数据分析工具,运用Varttala和Hyland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理论为基础,将模糊限制语分为五类:具有认识力的情态动词(HA)、动词(HB)、副词(HC)、形容词(HD)、名词(HE)。试图找出英汉学术论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三、研究结果通过运用SPSS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后,发现模糊限制语在英汉学术论文中出现频次和分布特点存在着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根据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英汉论文中对模糊限制语的运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出现频次方面:英汉论文作者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英汉论

8、文作者都不太喜欢在论文中使用第五类模糊限制语(名词HE),而是喜欢在论文中使用第一类模糊限制语(情态动词HA)。从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论文中的出现频次要远远高于其在汉语论文中的出现频次。在英语论文中,HB(动词)和HD(形容词)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HB的使用,远远高出汉语论文的三倍。英语论文作者更倾向于使用HB,而汉语论文作家更倾向使用HC(副词)。在分布特征方面:英汉论文都是在讨论部分的模糊限制语最多,其次是前言部分,而方法部分则是最少。从英汉论文对模糊限制语各个部分(前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的使用情况来看,英汉论文作者存在明显差异。英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9、是汉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两倍,尤其是在结果部分,英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汉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三倍,但是在讨论部分,英汉论文中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差异并不明显。但就总体而言,整体上和各个部分模糊限制语的分布,英语论文中明显要比其在汉语论文中的分布要广。四、结论英汉学术论文在模糊限制语使用上的不同之处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不同的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人们发现语言行为和表达模式以及论证方式的原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很大差异。Lyons(1981)指出: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来表达特定的事物。其次,是价值观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因素。因为价值观影响我们的

10、意识以及潜意识同时在交际中也影响我们的行为。中国人是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成长的,中国人强调集体、团体,提倡团体价值观、团体责任以及团体决策。孔孟之道对中国影响深远。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仁”是人生之目标,而“礼”则是社交生活中的准则和方式。“礼”强调的是等级关系,大家敬重权威、长者和上级,秉承中庸之道。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术论文被认为是权威的,因此学术论文作者被看作是权威的代表。当他们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是站在专家的角度来写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中国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慎用模糊限制语的原因。相反,西方人的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提倡的是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个人表达和隐私(Samovar,

11、2000)。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相信个人的行为、自立和成就。因此,在西方,写作强调个人的经验和思想,一切都强调平等。大多数社会关系倾向于促进平等而不是等级制度。人们挑战不平等、权威和任何他们认为不对的东西。在学术写作方面,学术作家的报告结果更为间接和试探性。因此,西方作者倾向于使用比较多的模糊限制语来表达。本研究不仅对专业的作者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也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Lakoff,G.1972.Hedges:Astudyinmeaningcriteriaandthelogicoffuzzyconcepts.ChicagoLinguisticSocietyPapers8:183

12、-228.2Hyland,K.1998.Hedginginscientificresearcharticles.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3Varttala,T.1999.Remarksonthecommunicativefunctionsofhedginginpopularscientificandspecialistresearcharticlesonmedicine.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18(2):177-200.4 胡劲芳,2009,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安徽文学,第6期,122-123页。5 陈林华、李福印,1994,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外国语第5期,55-59页。6 戴龙基,200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7 马亚丽,2007,英语科技论文中中英学者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对比研究武汉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8 高阿林,2007,英汉论文讨论部分的体裁对比分析硕士论文。长沙:中南大学。9 张倩倩,2019,学术语篇中结论部分模糊限制语跨学科对比研究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