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69529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政法干警核心 价值观学习心得 价值观,简而言之,即个体对周围事物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它关涉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能否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一个团体来讲,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该团体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至关重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就必须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树立“忠 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既是党和人民对政法

2、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下面结合法院工作谈一下自己对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忠诚是前提,是保证,是根本。忠,就是尽心尽力,“竭尽心力以任其事、服其职曰忠”;诚,就是发自真心,没有杂念,“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对于法院干警来讲,做到忠诚,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牢固树立“三个至上”的理念。自古以来忠诚就被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之所以高贵,是因为难得,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甚至不付出巨大的牺牲都无法做到。作为法院干警,我们的工作繁重而琐碎,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而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却可能会遇到披着各种外衣的诱惑,有时这诱惑

3、是光鲜的赤裸的金钱,有时这诱惑是人与人之间地位权力对比之下的失落与不甘,有时 这诱惑又摇身一变为他人的不解和冷嘲热讽。而此刻,我们怎样能才坚守住自己内心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住这些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彷徨,释放出内心世界强大的定力呢。除了对这份事业本身的热爱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忠诚的精神,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胜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目前,改革开放处于攻坚阶段,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各种问题及社会矛盾凸显,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

4、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有学者更是指出,目前我们党所面临的困境不逊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下的中国,强调 忠诚的问题,强调理想信念的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们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务必要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忠诚的价值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颗无限忠诚之心,向身边的模范同志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勇于献身使命,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手中的司法权是

5、人民赋予的,为民司法是应然之义。首先,为民要做到心中有百姓,只有心中时刻为老百姓着想,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办案,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最能为老百姓接受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才可能依法办好每一起案件,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其次,为民不是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开展工作,而是要用一种老百姓可以感受和信任的方式去体现,要发掘内心一种善良朴实的品质去支撑,要真 正把自己作为群众的服务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能脱离群众孤立办案、封闭办案,将司法工作神秘化。第三,为民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真正从理念、感情、行动上为民利民,亲民爱民,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群众的问题上,我们要尽量细致耐心,多听,多问,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用对家人、朋友、亲人的爱心来接待群众,让他们打开心扉,把不满和疑惑都说出来,再对症下药,用公正公平的态度和工作方法抚平群众的不满心情,确保案结、事了、人和。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