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换填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69441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堑换填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路堑换填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路堑换填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路堑换填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路堑换填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堑换填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堑换填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建武汉站货车外绕线及武昌东编组站南疏解工程路堑填筑施工方案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站货车外绕线及武东南疏解工程联合体项目经理部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附图1:便线拨接施工平面示意图19附录1:超高设置计算书20附录2:工作联系单22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 编制依据1. 九峰1#特大桥施工图;2. 武汉铁路局的相关文件及规定;3. 现行铁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铁路规程、规则;4. 现场调查资料。1.2. 编制范围新建武汉站货车外绕线及武昌东编组站南疏解工程HWS-1标南环右线既有里程N2K20+583.96N2K20+929.3。

2、2. 工程概况由于九峰1#特大桥39#墩基础在既有南环右线旁,为保证39#墩基础安全施工,设计院对N2K20+583.96N2K20+929.3段南环线进行了过渡设计,增建施工便线。便线开通时候要求轨道电路、接触网供电线路同时改移开通。开通后按设计单位提供设计速度45km/h运行,直到新建货右线开通。3. 施工工期安排计划2008年9月上旬做好拨接施工准备,9月中旬正式拨接。4. 施工组织4.1. 施工领导机构总 指 挥:吴 俊(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经理)副总指挥:倪法元(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副经理)副总指挥:杨 植(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总工程师)现场总指挥:罗利成(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二分部经理)现

3、场施工负责人:吴建民(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二分部副经理)现场技术负责人:王 倩(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二分部总工程师)现场安全负责人:李华驹(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二分部安全总监)现场防护负责人:杨运东(中铁七局货外项目部二分部安质部长)4.2. 防护人员组织驻站联络员:沈传发防 护 员:王家利、蒋绍林、瞿敬明、周光严、冷银庚田立新、韩家利、陈宝柱、冯克坚4.3. 劳力组织线路拨接作业时,劳力按200人配置(拨道、起道、上碴、捣固170人,养护20人,配轨10人)。在正式拨接施工前,由项目分部统一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对特殊工种、危险区域操作进行专项安全交底。队伍培训

4、:参加本工程的协助施工队伍由项目分部安质部负责工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技术难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操作工艺等,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协助施工。4.4. 主要物资、机具设备组织拨接施工所需防护信号设备见下表。防护信号备品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火炬只22铜喇叭个23响墩个64红色信号旗面35黄色信号旗面36对讲机部4防护人员用7麻绳米500施工防护用8停车信号牌块29移动减速信号牌块210减速地点标块211作业标块212减速信号灯盏2拨接施工所需主要物资、机具设备见下表。主要物资、机具设备表序号机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液压起道机台202齿条式起道机台203测速仪台14对讲机部85手持喇叭部56

5、万能道尺把4750米钢尺把38小钢尺把109发电机台2其中1台备用10电捣固器具组611锯轨器台3其中1台备用12砂轮片片3013钢轨钻眼机套41432钻头个6钢轨联结用15单相钻眼机台2轨道电路联结用1610钻头个4轨道电路联结用17回流线米100轨道电路用18氧气乙炔套219450型扳手把6020活动套筒扳手把4021单轨车个422平板滑轮个823洋镐把8024九齿叉把30025五齿耙把20026铁锹把2027抬筐个30028抬杠根20029撮箕个30030撬棍根40031I级道碴方40032I级道碴方100线路养护备碴所有施工机具在要点拨接前1天到场,并由材料人员清点。5. 施工平面布置

6、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1。6. 施工方案6.1. 点前预铺线路检查验收线路拨接前,对预铺的新便线线路经自验合格、向监理单位报验、检验后,向项目管理机构报送分段开通工程初验申报表,按关于印发武汉铁路局铁路建设工程分段开通验收交接实施细则的通知(武铁建函200841号)文的相关要求进行验收。6.2. 与运输及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在拨接线路前,及时与相关的行车组织和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6.3. 封闭网、接触网改移施工新路基形成后,要先施工封闭网,然后将既有线路的封闭网拆除。接触网杆由中铁十一局负责改移,具体施工步骤见附录图。6.4. 技术准备正式拨接前一天,要点进行拨接地段所在无缝线路长轨条进

7、行应力放散。正式拨接前1天检查好预铺轨道位置及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现场中线(中桩缓和曲线每5m一桩,圆曲线每10m一桩)外移桩提前2天用砼保护于既有线附近,拨接后枕木头位置用钢筋头定位,计算正矢、轨顶标高及外轨超高量(按35mm设置,缓和曲线内顺坡完成,计算书见附录1),提前完成技术交底。计算好既有线开口位置,并在既有线钢轨上用红油漆标示好。正式拨接要点前1天,召开点前会议,对拨接施工内容、人员组织等做出具体安排,进行岗前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6.5. 点内拨接施工步骤正式拨接前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监控体系,请天兴洲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召集和落实有关配合、监护单位现场把关人员,并在施工封锁开始前3

8、0分钟以上到达现场,把关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天兴洲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设备管理单位、行车组织单位副职、施工单位项目副经理、监理单位副总监、设计单位主管配合人员到现场监控把关。便线拨接施工步骤表如下:拨道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正线1中线502线间距正线20正线间距为4.0m不得有负差3轨向直线(10m弦)4曲线符合下表的规定曲线20m弦正矢允许偏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实测正矢与计算值差(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35145051015起道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正线1轨面高程有碴道床50、302轨面平整高低(10m弦)、水平、扭曲(6.25m基

9、长)、三角坑46.6. 点后养护维修利用天窗点安排点后2次及次日1次大机捣进行线路整修。两捣一稳后按设计规定45km/h行驶。点后、次日由白宝君安排劳力60人,进行线路养护,点后慢行按武汉铁路局要求设置慢行标志及看守防护,慢行标志由白宝君负责。6.7. 验收交接在点后次日大机捣捣固作业完成后,按有关文件及时请求组织验收,在办理验交手续后,该便线交由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日常养护维修。线路拨接施工完成后,24小时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技术申请分段开通验交。具体内容同“6.1 点前预铺线路检查验收”条。7. 施工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7.1. 质量目标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技术

10、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7.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为组员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确定施工单位的职责,加强对施工质量工作的领导,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作。质量管理框图见下页相关图示。合同文件组织机构质量计划质量方针、目标、措施图纸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变更设计资料合格、有效标识施工方案计划劳力计划考核、评审教育、培训进度计划物资、机械设备使用及采购计划采

11、 购进货检验及评定合格有效标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进度、检测施工检验及试验控制检验、试验、计量、测量设备状态控制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质量控制产品标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审核提供合格产品、优质服务纠正及预防措施不合格控制及处置方案不合格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施 工 工 序质量保证体系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全过程保证体系 质量组织系统化质量工作规范化质量工作模式化奖 罚 制 度工作效率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质量评定制度队质量检查项目经理部质量检查上级质量监察施 工 设 备施 工 技 术施工作业人员施 工 测 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审核开工条件定

12、期、不定期质量检查制度班组质量检查施 工 工 艺原 材 料安全质量措施施工预算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质量管理体系框图信息及反馈标准化作业质量承包经济责任制工班工种自检互检交接检标准化作业原材料取证及检验监督工种工班三检工作指导月季质量检查评比隐蔽工程检查证试 验测 量 放 样工序及工种检查设计图及规范交底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主要工序始终处于质量控制状态质量标准控制符合规范和技术要求QC小组活动施工控制:各作业队质量检查:质检工程师及质检员技术控制:工程管理部TQC领导小组7.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实行项目经理质量总负责,质检工程师专职监察体制。2.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坚持“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质量管理原则3. 狠抓基础工作和标准化作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质检工程师有权行使验工计价否决权、质量问题停工权。(2)技术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现场条件,严格按图纸施工。(3)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每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才进入下一工序施工。(4)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复检、专检的“三检”制度,严格现场质量检查工作,实行质量否决制。(5)建立分级检查和验收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