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6938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三、采用技术环保造纸技术(主要利用国内废纸作为原材料制造高强度瓦楞原纸)四、项目建设单位X公司五、项目拟建厂址X公司拟建厂址位于X省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整个厂区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66934(合250.40亩,目前X公司已完成了该土地的购置工作)。厂区地形基本上呈南北长,东西短的夹长形,设计南区为职工生活和办公区,北区为生产和仓储区。本项目建设场地开阔,范围内交通运输条件良好,适宜项目的建设。六、项目建

2、设单位简介本项目实施主体为X公司,X公司是由两位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七、编制依据及项目研究的工作过程1、编制依据:项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咨询合同及委托书。2、我公司接受项目单位的委托,即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编制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3、采用的主要建设标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69-8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2月26日颁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

3、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颁布;(5)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3月20日颁布;(6)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2-8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BG8978-1996);(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GB/T13023-1991瓦楞原纸A、B级标准(2)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3)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4)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5)GB/T454-2002纸耐破度的测定(6)GB/

4、T455-2002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7)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8)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肖伯尔法)(9)GB/T458-2002纸和纸板透气度的测定(肖伯尔法)(10)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11)GB/T462-2003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12)SN/T0874-2000进出口纸和纸板检验规程八、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分析1、根据1996年8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环保局1996年9月12日发布的关于贯彻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利用废纸或外购商品浆造纸的可暂缓关闭。2、根

5、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2007年第71号)的规定: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非木浆年产5万吨;新建、扩建造纸项目生产线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它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本项目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规模符合造纸产业发展政策(2007年第71号)的要求。3、国家经贸委2001年6月25日发布的造纸工业“十五”规划规定,“充分利用废纸资源是调整造纸原料结构的重点措施”,该规划还提出了“废纸浆比重到2005年以后提高到45%”的目标。 4、关于公布的通知(国经贸行业2002716号)的“轻工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提出“以造纸原料结构调整为

6、重点,提高木纤维原料和废纸的比重。在造纸原料结构上确立以林木为主要纤维的生产体系。”5、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73号)的“三、回收和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中提出“38.利用废纸、废包装物、废木制品生产的各种纸及纸制品、包装箱、建材产品。”根据以上5点依据,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的。九、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1、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其产品为高强瓦楞原纸,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日平均生产能力为910吨(工作制度330天/a,负荷80%)。2、项目建设内容根据企业设计的生产规模,项目需建设的工程内容如下:(1)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新建办

7、公楼1600平方米(4层、钢混结构)新建单人宿舍2800平方米(4层、钢混结构、含洗浴设施300平方米)新建职工食堂680平方米(2层、钢混结构)(2)生产设施建设(占地36600平方米)新建制浆车间128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抄纸车间684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洗涤车间3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粉碎车间25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质检车间58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成品库房64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压榨车间3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烘干车间5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包装车间10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3)辅助设施建设(占地

8、8400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站32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泵房6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设备维修车间8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锅炉房80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新建配电间260平方米(单层、钢混结构)(4)原料场地建设(占地14800平方米,钢棚结构)(5)道路建设19200平方米(6)绿化面积58500平方米(7)购置满足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的生产设备112台(主要为制浆和抄纸设备)(8)建立废品收购点10处注:考虑到今后发展需要,本项目预留68亩土地作为后备建设用地。十、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同时综合考虑造纸行业人才较为稀缺的现状,本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

9、建设,通过一期建成投产后,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熟练工人后,再开工建设第二期。具体计划如下;1、一期工程建设:2010年4月-2011年6月,工期为14个月2、二期工程建设;自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2个月内动工,工期确定为9个月。本项目总工期预计为25个月,即从2010年4月-2012年5月。十一、项目研究结论本项目为X公司新建两条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生产线建设及工艺流程综合采用当今先进的造纸技术,生产绿色环保纸品,以再生利用废纸为主要原料,极大地节约了国家林木资源,同时制造出市场需求量较大瓦楞原纸成品,属于国家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对合理利用

10、当地资源以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资源、产品再到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和造纸技术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也是造纸行业发展必然趋势。项目总投资47157.2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147.61万元,设备购置21411.14万元,安装工程1604.54万元,其它费用18993.95万元(基本预备费1692.56万元,流动资金10278.4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申请银行贷款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计算期内),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64203万元,年平均销售收入为81000万元,年净利润为9898.69万元,年税金为359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8.0%,投资利税率为35

11、.6%,税前投资回收期为5.10年,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56年。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一、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X市位于X省西部,2、地形及地貌概况X市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交叉分布,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占全市面积的61.7;其次为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7.1,河谷平地面积约占11.2。X市地势东南北大多为山地,地势较高,西部地势较低。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600900米左右。西部X水河河床最低点海拔只有64米。高低相差悬殊。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赣湘水系的分水岭。X市中心城区的地形属丘陵地带,X水河两岸有较平坦的农田和略有起伏的平坦

12、区,一般海拔在89130米左右,其中安源及青山两面临山,高差较大。3、地质路线区域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出露良好。区域褶皱基底为泥砂质碎屑岩山碎屑岩喷发熔岩。根据钻探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自上而下为:素填土:棕红色,主要成份为强风化泥岩,成份单一。淤泥质土:灰褐色,软塑,压缩性大,为池塘淤积而成。耕植土:浅棕一灰褐色,软塑,含水饱和,含植物根茎等腐殖质。该层由于松软,含腐殖质等原因,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置换。砂砾土:黄色、中密、颗粒较均匀,其成分主要为石英燧石等。粉砂岩、石灰岩:前4公里为粉砂岩,棕红色,强、中风化,遇水易泥化,硬塑,具粘性,该层全区域发育,系白垩系紫红色粉砂岩强风化而成。该层泥

13、岩不处在水浸的状况下其稳定性较好。后2.15公里为石灰岩,灰白色,中风化,强度较高,节理较发育。4、气候X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冬季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4.8,历年最低气温8.6。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67毫米左右,以1962年降水量最多为2083.4毫米,1971年最少为1086.4毫米,历年上半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尤其是4-6月降水量集中,多为大到暴雨,三个月雨量达7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44。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麻田乡,达到255.6毫米。全市降水量分布地域性差异较大,南面多于北面,东面多于西面,山

14、区多于平原。5、水文市域境内主要河流有五条6、地震根据GBl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附录D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参数过度的说明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路线经过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即对应原地震烈度小于度,因此设计可不考虑抗震设防。二、基础设施条件拟建项目位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其所在地属于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规划范畴。该地地形地貌属于开阔平坦,缓丘间谷地,丘陵地貌单一,而且社会依托条件良好,适宜项目的运营生产。1、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工业园交通便利,东临浙赣铁路,国道经区中心贯通东西,北靠沪瑞高速并设立挂线与至相连。境内基本上实

15、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讯发达,经济信息网已全面开通,为及时获取高新技术和产业流通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生产要素条件项目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将根据项目建成后,生产日期(330天),日产高强度瓦楞原纸(910吨),生产、管理等主要建筑物面积(51900平方米),职工人数(451人)以及拟购置设备类型数量等综合因素确定。(1)燃料动力根据相类似项目生产所需燃料动力资源确定,项目燃料动力主要为电、煤资源。耗电量计算如下:日耗电量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未包含原料场地钢棚等不耗电或极少耗电建筑物面积)耗能20w计算,机械设备耗电量根据企业提供拟购置设备资料进行估算,日用电按282100Kwh计,=37100平方米*20w/平方米*24d*0.6(系数)+282100Kwh=292784.8Kwh/D年耗电量为9661.9万度。距离拟建厂址直线距离1.8公里处已设有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