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6923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主要应通过( )A、史书记载 B、化石发掘 C、神话传说 D、学者推断2.“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3.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打制石器 骨耜 半地穴房屋遗址

2、稻谷遗存A、 B、 C、 D、4.“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是( ) A、女娲补天 B、炎黄二帝战蚩尤 C、大禹治水 D、尧舜禅让5.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她的前身是( )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 元谋人 D、华夏族6.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7.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

3、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8.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9.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10.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商鞅变法 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11.“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左传记载:“封建亲

4、戚,以藩屏周。”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奴隶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12.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到:“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为( )A、诸侯定期向天子纳贡 B、周王牢牢控制着诸侯C、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天子自称皇帝,加强中央集权13.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14.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不符合实际的是(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 乙

5、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下令:废除土地私有制1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16.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17.某同学考试

6、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18.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19.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上述材料反

7、映出秦末( )滥用民力,徭役沉重 刑法苛严 长年征战,兵役繁重 沉重的赋税A、 B、 C、 D、20.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2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2.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楚汉之争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3.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

8、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24.“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汉朝的统治者( )A、 武力治天下 B、必须解除大将的兵权C、尽快停止战争,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25.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12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

9、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三: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图1铁制农具图2穿有鼻环的牛尊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谁?(2分)(2) 材料一中的“水”指哪一河流?(1分)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什么?(1分)这项水利工程有何作用?(2分)(3) 从材料三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分)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

10、题?(2分)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怎么实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2分) (2)材料二中“卫鞅”指谁?(1分)“孝公”指哪国国君?(1分)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1分)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3)“卫鞅”所为,有何历史作用?(2分)(4) 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8.(16分)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一:现代著名

11、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2分)(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2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2分)(3)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1分)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1分)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1分)(4)汉代时哪位儒生对儒家学说进

12、行了改造?(1分)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汉武帝接受?(2分)这一主张有何影响?(2分)(5)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正确态度?(2分)29.(11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1分)统一于何时?(1分)(2)材料一中,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3、(1分)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1分)(3)据材料二所示,为巩固统一统治者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1-5:B B C C D 6-10:B A C B D 11-15:B C A D D 16-20:C B B B D 21-25:D A D C D二、 非选择题。26、(1)A指大禹;B指李冰。(2)黄河; 都江堰; 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3)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4) 从合理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言之有理即可。27、(1)管仲在齐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号令诸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2)“卫鞅”指 商鞅; “孝公”:秦国;主张:变法改革。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3) 商鞅变法作用: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