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69214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星星变奏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语文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难点:“星星”的象征意义。【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全诗,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星星”的象征意义。【知识链接】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

2、,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

3、、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课 型】 自读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生课前完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颤动 凝望 安慰 朦胧 静谧 憧憬 2、反复诵读课文, 细细品味,思考:诗人反复咏叹星星,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导入新课

4、展示目标】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1、这首诗歌用( )等这些词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 ( )等这些词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 题是 ( ) 。2、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3、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合作探究】 问题研讨1、“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5、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中“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4、这首抒情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阅读下面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1)以上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它们属于_句式,各引出的是_修辞法。(2)以上三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请具体概括各节诗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_6、

6、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训练提升A】1、本诗的作者江河是80年代 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诗派其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二至三个) 2、这首诗歌用 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 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 。3、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1)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4、请从一、二节诗句的语气、内容、意境三个方面说说诗歌是怎样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训练提升B】一、 阅读诗歌生命,完成15题。 生命 他准备走向地球/ 母亲将他描描绘绘为一张详细的地图/去吧,不要迷路/父亲将他削削剪剪为一只锐利的剑/去吧,寻找目标/他终于来到地球上/脚学习

7、植物而生根,定居/手学习动物而奔路,工作/太阳在他的/皮肤里,散发血汗/月亮在他的/眼睛里,阴晴圆缺/他离开了地球/隐隐约约,他,一声啼叫/就使万物回到黎明/若有若无,他,一个影子/就让名人塑为雕像/1内容是诗歌的生命。这首诗中的生命的诞生过程在诗中是如何用诗句表达的?_2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生动而意蕴丰富的。阅读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字或词加以品析,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请你分别写出下列两句诗的含义。 母亲将他描描绘绘为一张详细的地图:_ 父亲将他削削剪剪为一只锐利的剑:_3人生历程中的“阴晴圆缺”在诗中分别指的是什么?_4读诗还要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请你将“黎明”一词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写出来。_5读诗

8、更离不开想像,你对“生命”有怎样的体验?说几句实实在在的话。_二、 阅读诗歌帆,完成15题。 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6、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1)意象是A 的 的帆。 B 的大海, 海风, 浪。 C _ _碧流, 阳光,异地。(2)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7、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1)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2)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8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1)描绘一种情景。(2)表达一种感悟。【一课一得】学生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些什么?(学生交流心得体会)编写:柯尊义 王宏丽 毛泽文 刘荣伟 校审:柯尊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