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68507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发布时间:-10 信息来源:福建民盟 内容提纲: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海洋渔业的全面调研,理解了目前我省海洋渔业在海洋经济构造调节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因素分析后,提出了我省海洋渔业因海洋经济构造调节浮现的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我省海洋渔业此后的发展方向。 核心词:海洋渔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闽之利在于水”、“海,闽人之田也”。福建的优势在于海,以海为田,以海为生是历代福建渔村人民生存之主线。福建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优越的港湾自然环境,为我省的海洋渔业发展发明了良好的条件,建国以来,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渔业科技和渔业政策等的推动,海洋渔业经

2、济发展在各个不同步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的特点。海洋渔业已发展成为我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奉献。近几年来,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洋经济构造调节的加快,海洋渔业浮现了生存及发展空间萎缩等重要困难和问题,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海洋经济构造调节及其海洋渔业构造调节中解决好海洋渔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增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和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民盟福建省委会把“有关福建省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在调研、分析、研讨的基本上,形成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福建海洋渔业的发呈现状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发13号

3、)制定了从至国内的海洋渔业发展总体目的。该规划还根据自然和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把国内海岸带及邻近海域划分为11个综合经济区,通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其中闽东南海洋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为:本区北起沙埕湾,南至漳州市诏安湾,重要为基岩海岸,岸线长32公里,滩涂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优势海洋资源是渔业资源、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海洋经济发展基本较好。重要发展方向为:调节海洋渔业构造,抓好海水养殖基地建设;强化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的建设,相应发展福州、泉州、漳州等港口;搞好厦门港、福州港的对台海运直航试点,为恢复对台直接通航做好准备;构筑海峡西岸有特色的滨海、海岛旅游

4、带;加强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结合全国的发展规划,先后作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一系列战略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145亿元,海洋经济增长值64亿元,占全省D的12.3;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7816亿元,渔业经济增长值213.8亿元,占全省GDP的8.4%;水产品总产量72.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8.67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21.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99.9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23万吨。 从福建省渔业记录年鉴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调研状况看,以来

5、福建省海洋渔业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某些重要特点。一是渔业产业构造调节步伐加大,综合效益提高。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的0以上。海洋捕捞基本实现零增长,其中内海捕捞减少,远洋捕捞增长,总体总量基本保持平衡。二是海水养殖业构造调节力度加大,养殖方式由老式型向现代化、工厂化、集约化和效益型转变。海上养殖生产海域由米等深线向近30米等深线发展。牙鲆、鲍鱼的陆基工厂化养殖及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推广面积持续扩大。三是牡蛎、海带、紫菜等老式养殖品种的产量稳步增长,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牡蛎、花蛤、缢蛏的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以上。牡蛎的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始终保持海水养殖第一当家品种的角色。四是滩涂

6、养殖的产量及养殖面积的发展有下降的趋势。二、福建省海洋渔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海洋渔业是海洋第一产业,也是海洋经济的老式产业,重要涉及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活动。从调研的状况看,我省海洋渔业立足夯实的产业基本和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经济发展总体看好,但也面临着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觉得导致这些困难和问题的重要因素表目前二个方面:一是在近几年的海洋经济构造调节中,随着海洋(海域)综合开发力度加大,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送业(港口建设)等的蓬勃发展及海洋污染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日益明显。二是海洋渔业产业构造调节的逐渐深化,海洋渔业长期存在的某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海洋渔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

7、 海水养殖业发展空间减少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经50-47,北纬2302819。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大部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福建省拥有 0m等深线海域面积13.万m2,比全省陆地面积大12左右,大陆海岸线北起福鼎沙埕港,南至诏安宫口港,总长3 34m,居全国第二。沿海有大小港湾125处,其中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东山湾等处为福建省天然深水良港,能直接满足1O万吨级至0万吨级船舶进港,约占全国深水港湾的l/6。全省有大潮高潮时面积不小于50m的岛屿154个,居全国第二,岛屿岸线总 长度2804.0k,岛屿总面积1400

8、.3km2。全省滩涂面积为20m2。 在福建省的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港口建设、临海工业、滨海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海水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某些水产养殖场、育苗场的水域、土地被征用;非渔项目用海大量蚕食滩涂养殖面积,浅海滩涂养殖面积继续缩减,养殖渔民“失海”现象逐渐严重。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渔区、渔村的安定稳定受到威胁。例如:福州市港口和临海工业区等建设发展需要,罗源湾、长乐松下、福清江阴等部分海域、滩涂区域划为工业区,养殖业要退出老式生产区域。去年仅省道21线莆田市妈祖城段路堤工程已动工建设,填海面积达500亩。厦门市为发展滨海旅游,投入巨资将西海域养殖业所有转移。海水养殖

9、业者也面临转产转业和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问题。 沿岸海域污染加剧,也一定限度地影响到海水滩涂养殖和浅海养殖的生存空间。 (二)海水养殖业的老式养殖方式抗防灾能力差 福建省的海水养殖方式仍然老式的潮间带滩涂养殖、浅海筏式和小网箱养殖为主,这些养殖方式长期存在着抵御台风、风暴潮、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问题,每年因自然灾害的损失较大。在某些养殖条件相对较好的海湾及海域,养殖容量超负荷,养殖布局及养殖种类搭配不合理,生态环境遭破坏;养殖病害虫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对虾、鳗鱼、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等品种养殖病害较为严重,病害种类多、危害大、突发性强、流行时间长。据估算,全国每年因病害导致的

10、养殖产品损失近百亿元。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建设滞后,技术服务能力跟不上养殖的发展。 (三)养殖业构造趋同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突出 近几年来虽然名特优产品养殖比重增长,但在资源,和市场的开发上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导致构造性的产品过剩、价格下跌。 由于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政府监管不到位,养殖过程中滥用渔药和饲料中添加违禁成分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产品的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国内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提出的波及水产品安全性的重要危害因素有:生物性污染涉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天然有毒物质,重要有鱼类毒素涉及河豚毒素、组胺等,贝类毒素如麻痹性

11、毒素(PS)、腹泻性毒素(PSP)、失忆性毒素(AP)及神经性毒素(NS);环境污染重要是水体污染,涉及石油烃、洗涤剂、酚类物质和无机有毒物;化学物质污染重要有农药残留、渔药残留、重金属、饲料添加剂和食品加工添加剂,以及掺杂使假等。不同步期、不同地区、不同市场水产品安全危害因素不同,如国内市场近几年重要表目前贝类的生物毒素、水发水产品的甲醛、饲料添加促生长剂等;而国际市场重要关注水产品的抗菌素残留、有害病菌和重金属。近年国内鳗鲡、对虾等水产品出口多次因氟派酸、氯霉素、恩诺沙星和孔雀石绿等的药残超标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加之目前重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本、韩国、台湾、美国及东南亚

12、国家和地区,受到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贸易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得我省出口水产的加工及养殖业均受到严重影响。 (四)海洋捕业困难重重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柴油等渔需物质价格上升和水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海洋捕捞出海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亏损面大。捕捞业渔民增收难度大。政府为实现海洋捕捞继续保持零增长所采用的减船转产政策及转产技术培训措施,在实行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海洋资源近乎竭泽而渔的开发,致使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捕产品也受到不同限度的污染。 (五)海洋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行政执法措施亟待加强 目前入海的污染物扩散快、持续性强,使某些海域海水丧失自净能力,阻碍海洋生物的

13、生存和资源的运用,海洋在某种限度上已成了人类的“蓝色垃圾桶”。国内江河都存在不同限度的污染。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内陆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海洋污染。除赤潮频发给养殖业导致直接危害外,水污染使水产品中有害因素的来源也更加广泛,种类也日益复杂。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本,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自然资源之一。海洋环境不仅关系到渔业等海洋产业的发展质量,并且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关注和注重海洋环境状况,加强海洋环境特别是沿岸近海海域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高海域环境质量,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种重要而急切的课题。 三、海洋渔业在构造调节中重要

14、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初步思路 、有关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失海渔民的补贴及转产转业的问题在海洋捕捞业方面,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工作不仅是渔业经济构造调节的重要内容,并且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党中央、国务院非常注重转产转业渔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决定从-,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减船转业补贴,重点用于报废渔船的补贴以及引导捕捞渔民向非捕捞业转移。-中央财政补贴我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共6213.91万元(其中减船补贴2391万元、转产转业项目补贴140万元),共需减船1097艘,主机功率1077.0千瓦,需转产转业人数达69人。而如今,我省仅转业渔船(拆解报废收回有关证件)96艘,

15、尚有01艘转产拆解报废的渔船指标未能及时下达(申报批准后分解下达各市),其重要因素:一是我省减船只有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没有配套,渔民觉得补贴太少,申报减船后反悔,不乐意拆解报废和上交有关证件。二是渔民私下买卖捕捞许可指标,形成正常的拆解报废补贴不如卖捕捞许可指标来得高,导致有些市无法完毕下达指标,而有些市指标不够用。三是渔民转产资金、技术等严重短缺,再就业工作困难重重。四是渔民从层层申报到农业部审批,然后又从拆解到层层拨付补贴资金,周期长,手续繁琐。因此,渔民申报减船后不乐意拆解报废和上交有关证件,导致渔船拆解任务不能及时完毕。 在海水养殖业方面,福州罗源湾和宁德三都湾是我省重要的海水养殖区,这些海湾的港口建设及临海工业的大规模开发已势在必行,海水网箱和滩涂养殖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保证养殖失海渔民的补贴及转产转业,也是政府必须纳入筹划并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厦门市西海域海水养殖综合整治之因此获得成功,重要是基于厦门市政府的雄厚财政实力,养殖业者得到了合适的补偿及转产转业出路。在厦门市西海域严禁水产养殖综合整治方案的总体规划下,整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清理海水养殖网箱554箱、浅海吊养59亩、滩涂养殖23145亩,波及629户、1252人、177劳力。解决思路:加大财政对沿海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扶持资金投入。渔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