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683495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材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材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材料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汽车材料基础知识第一节:汽车材料概述第二节:金属材料性能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掌握强度与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金属疲劳概念能力培养:通过本次学习,培养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树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重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难点:屈服强度和金属疲劳概念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所用教具:课件时间分配:引入5分、新课讲授75分,小结10分,作业布置及答疑10分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你所知道的汽车材料有哪些?2)汽车材料的选用与环境有关吗?第一节:汽车材料概述一、汽车材料分类:1.汽车零部件材料2.汽车运行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性能金属材料性能: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

2、能、其他性能工艺性能-压力加工性能、铸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热处理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定义: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又称机械能。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抗疲劳性二、两个概念:强度-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三、同学分组讨论你们所知的外力(载荷)指的是哪些?并指出实例载荷的分类根据外力作用的类型可分为拉伸载荷压缩载荷弯曲载荷剪切载荷扭转载荷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扭转扭转拉钩、绳、螺栓活塞、连杆曲轴、摇臂销、轴曲轴等旋转零件根据作用力的方静载荷缓慢增加后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载荷向、时

3、间可分为冲击载荷交变载荷不仅和作用力有关,而且作用时的速度有关力的大小、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四、强度有关知识:(请同学描述你所知的强度)强度的大小用应力表示,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在材料内部产生与外力相等的抵抗力,即内力。单位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应力。用符号表示,=F/S单位:Pa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五、塑性定义:指材料受力时在断裂前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L1-L0)/L0100100指L0=100mm的延伸率=(S0-S1)/S0100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与塑性的关系:、值越大,塑性越好。六、硬度知识:(1)定义:指材料表面

4、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2)请同学举例并示范汽车零件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保证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等。(3)常用硬度试验法;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布氏硬度HB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低合金结构钢以及非金属材料。洛氏硬度HRC主要用于测定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硬质合金、表面淬火、滲碳件以及退火、正火和淬火。维氏硬度HV主要用于测定金属镀层、薄片金属以及化学热处理后的硬度。硬度与耐磨性的关系:(请同学回答)硬度越大,耐磨性也越好。七、冲击韧性定义: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指标:冲击韧度k=Ak/S举

5、例汽车上哪些零件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八)金属疲劳的概念交变应力:许多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受到大小或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应力作用,此应力称为交变应力。金属的疲劳: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虽然应力远小于材料的抗拉强度,甚至低于屈服点,也会发生突然断裂,这种现象叫金属疲劳。举例变速箱上齿本课小结强度与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金属疲劳概念。作业布置:习题册审批:后记:第二章钢铁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第一节碳素钢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钢铁材料的概念及其分类、特性重点:热处理类型及优点难点:如何区分碳素钢、合金钢及铸铁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所用教具:课件时间分配:引入5分、新课讲授75分

6、,小结10分,作业布置及答疑10分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哪些内容?(2)强度、硬度、塑性变形、疲劳的概念二、提问:(1)什么叫强度?你知道哪些类型的强度?(2)硬度与耐磨性有什么关系?(3)受力越大,强度越大?三、新课讲授第一节碳素钢(一)碳及常存元素对碳素钢性能的影响1、碳的影响:随着含碳量增加,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到%时强度最大,随着含碳量继续升高,除了硬度升高,其他都降低2、常存元素的影响:锰、硅有益:流动性变好,减少硫的有害作用硫、磷有害:塑性韧性下降,出现“热脆”、“冷脆”(二)碳素钢的分类:1、碳含量(低碳钢C%、中碳钢%)2、质量(S、P杂

7、质含量)(普碳钢、优质碳素钢、高级优质碳素钢)3、按用途(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三)常用碳素钢:1、普通碳素结构钢甲类钢(A类钢)机械性能:A1,A2,A3,A4,A5,A6,A7,随钢号数字的增大,强度提高,塑性下降。用途:A1,A2,A3,塑性好,钢板、钢筋、螺钉、螺帽A4,A5型钢、钢板A6,A7工具、农机零件、轻轨热轧状态使用乙类钢(B类钢)按成分供应,B1,B2,B3.B7,特类钢(C类)C2,C3,C4,C5,按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供应。2、优质碳素结构钢用平均碳含量的万分数的数字表示。如:08F,20A,45,15Mn。(F表沸腾钢)(%C,后有“A”表高级优质钢)(表含Mn量

8、高)制作各种机器零件,一般进行热处理。08F塑性好,冷冲压件10,20冷冲压件,焊接件,渗碳处理。35,4540,50?齿轮、轴类60,65弹簧3、铸钢“ZG”加平均碳含量万分数表示,如:ZG25,ZG45(%C),(%C)形状复杂,需要一定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零件。本课小结:钢铁材料的概念及其分类、特性作业布置:习题册审批:后记:第二章钢铁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第二节钢的热处理简介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钢铁材料钢铁材料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重点:热处理类型及优点难点:如何区分碳素钢、合金钢及铸铁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所用教具:课件时间分配:引入5分、新课讲授75分,小结10分,作业布置及答疑10分

9、新课引入:热处理是改善金属材料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方法,它是强化金属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绝大部分重要的机械零件在制造过程中都必须进行热处理。一、热处理的基础知识1.热处理的概念所谓热处理,就是对固态的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2.热处理的工艺过程任何一种热处理的工艺过程,都包括下列三个步骤:(1)加热以一定速度把零件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范围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不同的热处理要求而定。(2)保温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使工件全部或局部热透。(3)冷却以某种速度把工件冷却下来。二、常用热处

10、理的方法热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以及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等)两大类。热处理既可以作为预备热处理以消除上一道工序所遗留的某些缺陷,为下一道工序准备好条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性能,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达到零件的使用要求。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2、正火:指将钢材或钢件

11、加热到或(钢的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艺。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3、淬火:指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钢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淬火工艺有盐浴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淬火的目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淬火质量取决于淬火三要素,即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1)淬火加热

12、温度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是根据Fe-Fe3C相图来选择的,如图2-23所示。对于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一般选择在Ac3以上3050,淬火后获得的是均匀细小的马氏体组织。(2)加热保温时间淬火加热保温时间受钢的化学成分、工件尺寸及形状、加热炉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在保证工件热透和内部组织充分转变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加热保温时间,以提高热处理质量。具体加热保温时间,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也可由试验来确定。(3)淬火冷却介质钢件淬火所用的冷却介质称为淬火冷却介质。淬火是为了得到马氏体,这就要求淬火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临。但冷却速度过大,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往往会引起钢件的变形和开

13、裂。因此,淬火冷却介质对钢的理想淬火冷却速度应是“慢快慢”,4、回火:指钢件经淬硬后,再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回火工艺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和多次回火等。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所产生的应力,使钢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并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韧性等。5、调质:指将钢材或钢件进行淬火及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使用于调质处理的钢称调质钢。它一般是指中碳结构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6、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一)表面热处理1、表面淬火通过不同的热源对工件进行快速加热,当零件表层温度达到临界点以上(此时工件心部温度处于临界点以下)时迅速予以冷却,这样工件表层得到了淬硬组织而心部仍保持原来的组织。为了达到只加热工件表层的目的,要求所用热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根据加热方法不同,表面淬火可分为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表面淬火等。工业上应用最多的为感应加热和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