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68028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慧课题研讨反馈小结(201404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要以肯定、激励为主课题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研究执笔人:杜慧卉研究职责:负责研讨课的学生课后检测和调查问卷课堂观察整理时间:2014年4月18日2014年4月18日,去年9月才正式走上三尺讲台的李慧老师在三(1)班为课题组执教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女娲补天。这节课既是一节课题研讨课,也是李慧老师即将参加的西塞山区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一节下水课,因此课堂教学时间为三十分钟,比常规课整整少了十分钟。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一节四十分钟的公开课里也经常因为预设和生成的矛盾而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所以,这对李慧老师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李慧老师这节研讨课的教学设计是语文组几位老教师的集体智慧。

2、应该说,李老师还是比较成功地演绎了几位师傅们的教学设计。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由经典神话导入课题,写题读题质疑;二是带着疑问分段轮读课文;三是开火车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包括辨析多音字“挣、露”、辨析形尽字“塌、榻、踏”和指导书写生字“塌”(可惜学生当堂没有练写两三个);四是抓住关键字和关键句子以品读为主探究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五是了解下节课的探究内容。课堂上,李慧老师使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并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加分评价。特别是学生评价的次数明显多于前几节研讨课。但是,不管是教师评价也好,学生评价也罢,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有负面影响的偏向于批评的评价语言。在教学

3、的前半截,李老师正面的肯定的激励的语言还是比较多的,如“用热情的掌声鼓励他们(轮读课文的几位同学)”“请善于发现的你们来点评他们的朗读”“他是初次读,你能不能给他一些可取的地方”“举手回答问题是一个好习惯”“老师认为这两列小火车(小组轮读生词)开得还是不错的,有点小问题纠正后就解决了”,等等。李老师毕竟年轻缺乏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到了教学的后半程品读探究“女娲补天的原因”时,师生的评价和表现就都有点纠结了。这集中表现在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跟“塌”有关的语段。李老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说:“勇气可嘉,情感上差了点。”学生评价朗读时说:“他们都没有读出熊熊大火的气势。”后面李老师的评价语就基

4、本围绕着“再给你一次机会,读流畅,感情再强烈些”“恐惧的感觉没读出来,谁来读一遍”“我觉得说的还是有欠缺”“他没有读出恐怖的感觉,你能不能读出恐怖的感觉,试着教教他”李老师反复强调要读出“恐惧”的感觉并反复指名朗读,之后李老师反复强调学生的感觉差那么一点点。实际上后来李老师自己朗读此段文字,让学生闭眼想象时,也没有读出“恐惧”的感觉。倒是中途个别学生读出了一点点“恐惧”的味道,李老师没有及时地予以评价。会造成这种以批评为主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包括教师自己评价)时忽略了以肯定、激励为主为先这一基本原则;二是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创境激情,可以让学生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先感受何为“惧怕”,再来抓住重点词朗读。而不是一味地反复地强调读出“恐惧”的感觉,却缺乏针对性强地、有效地朗读指导。在学生感情朗读出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进行范读。另外,读出“恐惧”的感觉也不仅仅是把个别词语读重这么简单。课后,我“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进行了检测和学生调查问卷。10名学生进行了课后检测,平均分23.9分(总分30分)。其中,26分29分4人,20分22.5分5人,19.5分1人。学生的课后检测主要暴露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学生课前对生字词的预习不到位,只有1个学生正确写出了本课的三个生词。二是辨析形近字能力较差,两组形近字组成全对的学生只有1个,全错的学生也有1

6、个。三是课堂上虽然指名进行了“挣、露”两个多音字的注音组词,因为指导不到位、巩固不到位,只有4个学生组词全对,不到检测的50%。四是学生句子词语书写不规范,标点遗漏、不通顺、涂改的问题较严重。李老师以后除了要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和训练外,还要加强学生字词基本功的训练,注重知识的积累。学生调查问卷中,“我最感兴趣的评价方式”有4名学生选择了“自主评价”,有2名学生选择了“小组评价”,另有4名学生选择了“教师评价”。选择“自主评价”的4名学生中,有2名学生答非所问,另外2名学生中,一人说:“因为自己了解自己,这样还能让我自己的发言更有进步。”另一人则直言不喜欢别人评价自己。选择“小组评价”的学生回答

7、很有意思,一人说:“因为人多力量大,知识就越多。”另一人说:“因为其他组员可以帮我补充,我也可以改正我的问题,纠正问题。”选择“教师评价”的学生都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一人说:“因为我觉得老师的评价对我们公平、公正。而且老师还可以指出我们的错误,让我们改正。老师的评价不会让我们难过,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一人说:“我感兴趣的原因是老师可以帮助我们有自信,很好的懂得我们心里要说什么话,李老师可以很好帮助我们这一点。”一人说:“因为老师评价后可以提高,以后更好地发言,可以发言时表达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另一位学生也强调了教师评价会公平,所以喜欢教师评价。多么信任老师的学生呀!通过近一年的课题研讨课后的学生调查问卷,我发现高学段的学生最感兴趣的评价方式偏向于“生生评价”和“小组评价”,而低学段的学生则偏向于“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他们越来越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越来越希望得到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因而最感兴趣的评价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生为本,因人而异,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评价方式,助力课堂教学。当然啦,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我们不能“媚生”,但是也要坚持肯定、激励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展示,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