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六:会晚点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67856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六:会晚点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题六:会晚点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题六:会晚点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题六:会晚点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题六:会晚点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六:会晚点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六:会晚点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题】:课题六会晚点名()基本规范和操作规程【内容】:课题六 会晚点名 提起晚点名,无论是刚入伍的新兵,还是戎马生涯近年的将军,恐怕都不会陌生。虽然几十年过去,那庄严亲切的氛围也会历历在目,晚点名的军味实在太浓了!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我们人们都十分熟悉,也十分简朴的事情,我们懂得、理解得如何呢?对于带兵人来说,对它又理解、运用得如何呢?这里究竟有无点学问呢?下面,先简介一下晚点名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规范和操作规程 (一)晚点名的功能作用 晚点名是平常管理制度的一种重要环节。通过晚点名可以强化连队全体人员的组织纪律观念,维护连队正规秩序,培养官兵过硬作风,增进连队建设的不断提高。 (二)晚点名

2、的时间规定 条令对晚点名的时间有如下规定:一是连队一般每日点名;二是星期日和节假日必须点名;三是一般于就寝迈进行;四是点名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三)晚点名的地点规定 一般以连为单位在室外进行。也可根据气候及其他特殊状况视情调节。 (四)晚点名的实行和种类 连队首长在商定内容后,由一人实行。全体人员参与。晚点名一般有两种:可以连为单位进行,也可以排为单位进行。 (五)晚点名的内容 清点人数,可按照名册唱名清点全体人员,也可唱名清点部分排(班)的人员。讲评生活,宣布次日工作或传达命令、批示。 (六)晚点名列队和着装规定 晚点名的队形一般呈连并列纵队。当人数较少时,也可视状况呈连横队。着装由团以

3、上单位首长规定。一般状况下扎腰带。【标题】:课题六会晚点名(2)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内容】: 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晚点名作为我军一项老式的管理制度,在我军长期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争年代,为了避免逃兵,清点战斗减员,要常常点名。和平时期,为了加强对部队的管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增进部队作风纪律养成,而逐渐充实、完善为具有管理与教育为一体的规范性制度。国家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部队管理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步也给贯彻这项常常性管理制度带来了新的状况和问题。特别是我们有些同志对晚点名的地位、作用的重要性结识局限性,对点点滴滴抓养成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系看

4、得不清,浮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结识偏差。尚有些同志在具体操作实行过程中,对晚点名的规范内容和程序掌握不够,浮现了某些问题和毛病。下面,就目前存在和常常遇到的几种常用病和多发病提出某些防治意见。 (一)晚点名要点滴爱惜,贵在坚持,切忌事小而不为 晚点名每天只有一刻钟,看起来的确是一件小事儿,许多同志,涉及近年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对晚点名均有这样的结识:简朴容易、周而复始。几种字,差不多就能把晚点名的特性概括进去。正由于事儿小,在连队总体建设上并不怎么起眼儿,因此,有些同志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或是想起来点一下,或是基于习惯,一周来一次突击,使这项常常性的制度没有做到常常化、制度化。据对某些连队的调查表

5、白,每周可以坚持三次晚点名的占15;每周点两次的占30%;每周只点一次的占。这些数字至少阐明这样一种问题,就是晚点名这项常常性的制度贯彻得不够好。为什么会浮现这样的状况呢?某些基层连队干部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她们觉得,连队工作千头万绪,光是平常训练、政治教育、后勤管理等,任务就够繁重的了,如果每天都要坚持晚点名,实在是干部烦、战士腻,必要性不大。尚有的同志觉得、晚点名弹性很大,漏了这一项,查铺查哨还可以补上,一周点一、两次就够了。 这些想法和结识,在一定限度上反映了某些连队工作的实际状况,也反映出部分基层干部对晚点名制度的心态。但是,如果认真分析起来,重要还是在思想结识上存在着误区,或

6、者至少是没有尝到运用这项制度管理、教育部队的甜头。 让我们先来算一笔时间帐。如果我们每周搞六次晚点名,每次十五分钟,那么一周用于点名的时间为90分钟,一年按50周计算,合计起来就是75个小时。如果每天都可以坚持,一年下来就是0多种小时,折合十多种工作日。这样一种时间概念,恐怕就不是前边所说的小事儿了。按规定连队开展的行政管理教育,每年但是40多种小时。这样一算,从时间概念上讲,晚点名就从一日生活中的小不点儿变成了对部队进行管理教育的大块头。俗话说:积少成多,滴水成河。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的积累开始,达到质的变化。常常性管理要常常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晚点名事情虽小,但在连队平常生活中绝非无足轻重

7、,虽然一两次、十次八次很难看到多少效果,但只要坚持常常,点滴爱惜,不以事小而不为,舍得下长功夫,慢功夫,日积月累,就会对部队建设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官兵一点一滴增强纪律观念,加强作风养成。 如何才干使晚点名做到常常化、制度化呢?核心还是要提高对晚点名作用的结识。 零存整取出效益。人们都懂得,把钱存入银行,每月存入100元,比年终一次性存入120元的利息要高。为什么呢?就是由于它是一种滚动合计的过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每一次的投入,每一份的积累,都会随时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带兵也是这个道理。战斗力的形成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管理、教育、养成积蓄起来的,如果平时不注意养成,等真有了事,就很难做到

8、拉得动、打得准、联得上;一种平时稀拉松懈的连队,很难在核心时刻过得硬。我们有的通信连队,百十号人分散在几百公里的几十个线路维护哨所上,平时战士与连长、指引员会面都很难,这样高度分散的连队怎么管理呢?她们的做法就是靠每天的电话点名,把纪律、制度点滴存入战士的心中,可谓千里兵心一线牵,把千里通信线上分散值勤、互不会面的官兵,凝聚成一种团结战斗的集体。这样,一旦上级下达通信保障任务,连队一声令下,全连各个分散执勤点就能同步迅速转入战备状态,保证通信大动脉的畅通。因此,千万可别小看了晚点名这个零存,没有零存就没有整取,就没有两个常常的贯彻,就没有凝聚力、战斗力! 滴水穿石得养成。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

9、杵磨成针。管理部队犹如磨杆同样,舍不得下慢功夫、细功夫,缺少楔而不舍的精神,决不会带出一种作风硬、纪律严的过硬连队来。晚点名作为条令明确规定的一项平常管理制度,贯彻的核心是要坚持常常抓、抓常常。目前,某些连队存在的想起来点一点,出了事点一点,忙起来忘了点的倾向,重要是法规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孰不知,部队管理屡出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某部三连驻在大都市近郊。大都市的繁华和喧闹,特别是五光十色的都市夜生活,象磁石同样吸引着战士们的好奇心。一段时间,由于连队疏于管理,战士作风纪律松弛,每到夜晚,三五成群不是上街游逛,就是出去看录相。上级多次批评这个连队,都没有见到好的效果。新任连长刘贵为此感到十分焦

10、急。她也曾费尽脑筋,订下某些土政策。例如,先是组织全连干部采用看的措施,把战士承包起来,严格控制在视野之内。开始几天还见到某些效果,但时间不长,几种战士就想出了对策,互相掩护、调虎离山,然后轮流出去逛大街,其成果是措施失效,没管住。这一招不灵,她又采用了堵的措施,干部一到晚上就到营区门口检查,发现本连战士就往回轰。没过几天,有的战士又有了新招,把走大门改成了翻围墙,土政策失灵了。管理措施的屡屡失效,迫使刘连长到制度中去寻找答案。她开始先是采用拉紧急集合的措施,效果也很明显,但长期下去她也感到不是措施,部队不能光靠紧急集合去管理呀,此后,她们连队严格遵守一项规定,就是工作再忙,任务再重,也不能忘

11、掉晚点名。不断的坚持,给连队管理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杜绝了松散现象,官兵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条令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是治军带兵规律的科学总结。管好部队带好兵,只要在贯彻条令条例的常常性工作上下功夫,必然会滴水穿石,获得成效。相反,离开条令条例,靠花花点子带兵,兵会越带越乱,靠土政策管人,会越管越散。 朝花夕拾是收获。连队生活就象一首永远唱不完的队列进行曲,全连官兵就是这个合唱团成员;连队干部就好比是这个大合唱的乐队指挥。如何使这些歌曲常唱常新,唱出激昂、唱出和谐、唱出振奋,使每一种歌手都把自己的嗓音和谐地融入这个大合唱中呢?这就要看指挥者的艺术了。人们懂得,

12、一种有经验的乐队指挥并不总是在那里不断地指挥人们唱了又唱,而是在每次合练的间隙,把合练的状况做个小结,告诉人们这次合练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音调,如何来改善。这样,通过不断地合练,不断地讲评,就能使整个合唱团唱出的歌曲浑然一体,美妙动听。而晚点名就好比是合练间隙的小结。晚点名是一天生活的汇合处,也是全天工作的集合点,是每天火热生活乐章的最后一种音符。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把握住了全天。连队平常任务很重,工作诸多,扎夯实实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要真正使干部战士得到提高和进步,使连队建设不断登上新台阶,就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巩固。这就要通过连队干部不断总结,不断讲评,来协助人们提高养成意识,增强纪

13、律观念。我们人们都懂得,捕鱼光撒网是不行的,只有把网收回来才干得到收获;种庄稼光懂得播种是不行的,颗粒归仓才是人们的心愿。晚点名是内务条令规定的连队一日生活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白天辛勤扑腾了一天,这时正是打结的时候,收网的时机,收获的季节。丰而不收等于白忙,晚点名搞不好,养成就积累不起来,连队建设的整体水平就提不高。 (二)晚点名要点滴在心,言简意赅,切忌乱点鸳鸯谱 在实行晚点名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毛病,就是对状况理解得不深不细,对问题把握得不准不全,往往浮现张冠李裁的现象,甚至会闹出笑话来。究其因素,是我们有些同志工作比较漂浮,心没有真正沉下去,脑子没有真正开动起来,抓状况、讲问题往往捕风捉影,

14、进一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够。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失去晚点名应有的效果,就会影响连队领导的威信,导致战士们的不信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需要在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状况要摸清。我们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首要的问题就是先把状况弄清晰,掌握第一手材料,否则就会似是而非,工作做不到点子上。某部通信连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大年初一,二班战士小杨收到家中一封电报,内容是姐病危,速归。小杨没有向班长阐明状况,怀着焦急的心情向排长请假,排长想眼下正是节日期间,在此之前排里已按规定安排几种人回家过年了,目前站岗值勤需要人,放走人就突破了在位率规定,可不能松口了。于是排长向她解释说:等一段时间再说吧。目前排里任务挺重,

15、临时不能向连里请假。第二天早上,小杨始终未起床。班长亲自叫了几次也不吭声,气愤地说:新兵这样大架子,太不象话了。于是建议连队严肃解决。连长没有找小杨进一步理解状况,就依班长的意见、在晚点名时作了点名批评。受到批评后,小杨情绪更低落了,心想,反正领导对自己的印象就这样了,甭想那么多了,豁出去算了。于是,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擅自离队奔向火车站。路上恰遇团里一名参谋。一种新战士深更半夜列车站,引起了这位参谋的怀疑,于是便上前寻问,小杨吭吭吃吃,不敢阐明状况,这位参谋就将小杨带回连里。事后才理解到,本来小杨父母早年病故,始终与姐姐相依为命,直至长大成人,姐姐对她的养育之恩胜于父母。这次姐姐忽然重病,小杨在请假不准的状况下,萌生了擅自回家看望姐姐的念头。固然,她没把状况向班长阐明,固然不对,但是连长没有向小杨理解状况,只听班长一面之词,便在点名时批评,这样就导致了矛盾激化。这件事告诉我们,作为一种带兵人,在对部属进行表扬批评之前,必须把状况弄清摸准,千万不能粗枝大叶、简朴化。否则,这样的点名虽然每天坚持,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问题要讲准。讲准问题才有说服力。某学员队在演习期间,根据训练规定,要携带装备徒步夜行30公里。一区队学员王小军由于平时体力较差,实在跟不上,掉队落在了最后边。她灰心丧气地反复揣摩,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