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7320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区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于教育内容之中,将教育内容分成几个区域,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材料、自主操作,实践,从而发挥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1、区域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主动性、实践性的人格。首先,区域活动是幼儿发挥主动性的重要活动形式。这个“作用”除了直接的教之外,还可以通过中介来开展,教师把教育意图化为一个富有教育性的环境,通过人或物来调控教育过程,让幼儿更充分地汲取外部信息,建

2、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在每次活动开始时孩子自由讨论选择去哪一区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允许每个孩子按自己的认知速度主动地进行学习。它貌似一种开放性的、低结构性的自然状态,实际上教师将整个教育目标、教育意图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与形式加以渗透。幼儿以兴趣为导向,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通过摆弄、操作等方式生成活动过程,了解活动结果,从而调整活动内容与材料,使区域活动与幼儿原有水平之间成为一种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性的发展。幼儿天生就具有好奇、冒险的本能,具有探索、探究的欲望,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激发了

3、幼儿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如在中班科常区幼儿玩嗅觉瓶活动中,幼儿在辨别各种气味。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交谈讨论各种嗅觉瓶中的气味,如:醋的酸味,香油的香味等,然后又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闻到的其他气味,并引出第二次活动内容“自制嗅觉瓶”。然而,有的幼儿提出,不仅仅是鼻子能嗅出各种气味,嘴巴也能品尝各种味道,于是又自发生成“尝一尝这是什么味道”的活动。可见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教师设计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作为幼儿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主动性、实践性等品质在这里得

4、到了充分的体现。 2、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 (1)区域活动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作用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的开展确保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宽松、民主、安静的环境里可以主动选择玩具和材料,主动运用各种感官学习探索,减少了心理压力,可以自主的和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开展活动,加深体验、积累经验。我们知道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其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在此体现为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或看护作用。开展区域活动,就更体现出这种幼儿主体性特征了。区域活动是由幼儿来开展和实施的。 (2)对发展幼儿创造性的作用在幼儿园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创造

5、性的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事物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初步创造活动的起点。从这一意义上讲,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区域活动中要求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应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则可以将自己新鲜独特的想法、观点运用于操作之中。幼儿的每一步操作都凝聚着他们不同

6、于别人的想法。可以说,区域活动为幼儿展示自己独创性思维和成果提供了一个舞台。 3、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儿童的意识产生于他们对自身动作的反思:儿童因为动作而认识了世界,儿童也因为动作而意识到那个发出动作的“我”。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由于共同的活动目的而产生的合作行为;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而发生的分享、争执、攻击、协商、交换等行为;由于个别资源的不均衡而发生的赠与、求助、索取等行为;由于个别能力或经验的不均横而发生的帮助、求助等行为;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儿童与成人

7、(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教师既是活动的指挥者优势活动的合作者,既是活动的观察者又是活动的支持者,“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在同一活动区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可以说在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性,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发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另外,在混龄班区域活动中,拓宽了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互动的渠道,随着人物活动、人际关系的增加,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活动的规则也有利于幼儿学习自律、尊重他人、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比如:在美工区投放小小纸篓,时刻提醒幼儿讲卫生;社会区的小小交警,告诉幼儿怎样遵守交通规则;超市的收银员讲解怎样购买商品;阅读区要求幼儿不大声喧哗进区,要有进区牌,如果区内人多,则可以协商处理等。总之,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和发展和谐的社会性特征,避免孤僻立群等不良社会性,培养合群友好品质,使其社会化程度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