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护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67292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防护技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课程项目作品目录一、化学灼伤的介绍1二、灼伤及其分类2三、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2四、案例分析3五、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7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课程作品第八章 职业危害防护技术第一节、灼伤及其防护 课程名称: 化工安全技术与环境保 姓 名: 王 靖 学 号: 12020512021 专 业: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指导老师: 牛老师一、化学灼伤的介绍据统计,1953-1982年,全世界发生严重化学事故约为200起/年,而1985年-1989年则增加到300起/年;从1985年开始,每年我国发生化学事故约500起,其中火灾或由于其他事故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约占60%;近年以来,

2、仅公安消防部队平均每年参与处置的化学事 故就多达近千起。化学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二、灼伤及其分类 定义:机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改变的过程成为灼伤按发生原因的不同分为化学灼伤、热力灼伤和复合性灼伤。1、化学灼伤凡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均属于化学灼伤。2、热力灼伤由于接触炙热物体、火焰、高温表面、过热蒸汽等所造成的损伤称为热力灼伤。3、复合性灼伤由化学灼伤和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伤害,或化学灼伤兼有的中毒反应等都属于复合性灼伤。三、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 见表8-1灼伤

3、物质名称急救处理方法碱类:氢氧化、氢氧化钾、氨、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钙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乙酸溶液洗涤中和,也可用2%以上的硼酸水湿敷氧化钙灼伤时,可用植物油洗涤酸类:硫酸、盐酸、硝酸、高氯酸、磷酸、乙酸、蚁酸、草酸、苦味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在用5%碳酸钠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用净水冲洗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用大量的水冲洗后,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再用5%硫化铵溶液冲洗溴应迅速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创面,再以10%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然后涂碳酸氢钠糊剂铬酸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洗涤氢氟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直至伤口表面发红,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

4、涂以甘油与氧化镁(2:1)悬浮剂,或调上如意金黄散,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磷如有磷颗粒附着在皮肤上,应将局部浸入水中,用刷子清除,不可将创面暴露在空气中或用油脂涂抹再用1%2%硫酸溶液冲洗数分钟,然后以5%碳酸氢钠溶液洗去残留的硫酸铜,最后用生理盐水湿敷,用绷带扎好苯酚用大量水冲洗,或用4体积乙醇(7%)与1体与氯化铁(1/3mol/L)混合液洗涤,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氯化锌、硝酸银用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涂油膏即磺胺粉三氯化砷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5%氯化铵溶液湿敷,然后涂上2%二巯基丙醇软膏焦油、沥青(热烫伤)以棉花蘸乙醚或二甲苯,消除粘在皮肤上的焦油或沥青,然后涂上羊毛脂四、

5、 案例分析案例一:南京化工厂烧了6小时事故中两工人被灼伤 某日清晨6点半,记者接到当地居民报料,迅速驱车赶往现场。汽车过了南京市长江二桥,就能看见整个天空灰蒙蒙一片,天空中飘着黑黑的浓烟,来到六合区长芦街道辖区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内,一股刺鼻的味道传来,头顶上黑烟滚滚,虽已天亮,但此处就如黑夜一般。大批消防车、警车在路面上呼啸疾驰,这次消防还动用了化学品火灾抢险用的泡沫消防车。记者无需问路,循着黑烟所在,记者很快找到了着火的南京源港精细化工公司。站在马路边,距离起火工厂内部约300米处,一股巨大的黑烟柱,在风力的作用下,朝着天空飘去。工厂内部停着数辆消防车,消防人员正使用水枪,朝着起火的分离塔喷

6、水。 起火的地点是一处分离塔,里面有三四个高大的小塔,由于大火的熏烤,小塔全部变成黑色。借助照相机长焦镜头,可以看见黑烟中,还有一些罐体。有两个罐体正在往外喷射火苗,顶部的装置已经消失,火苗借助风力,蹿起3米多高。小塔旁边还有一个类似厂房的钢铁架子,内部也有大火正在燃烧,一团浓烟将工厂整个罩住。消防人员从3个方向,使用水枪猛喷。据一名工人称,正在燃烧的塔叫精馏塔,高的达30多米,矮的也有10多米,直径都有好几米,钢铁制成。在旁边的一排工房里,记者看到窗户玻璃大部分破裂,一名工人告诉记者,早上6点多时,听到有人喊:“着火了,着火了。”没多久,就听到很响的爆炸声,后来还有几声炸响,玻璃被震碎了。出

7、来一看,发现工厂生产车间起火了,冒出遮天蔽日的黑烟,当时就吓得搬着行李跑出老远。威力惊人 半吨重的钢块炸飞500米 在警戒线外,看到记者赶来,四名男子搬起路边的一块铁片,吃力地朝一处隐蔽的地方抬去。在隐藏好后,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是爆炸时,从工厂里面飞出来的,这块铁片呈卷曲状,还有多处崭新的断痕。记者搬了搬,根本无法撼动,估计重量起码在100公斤以上。事故影响 两名工人被灼伤 当地化工园管委会向记者通报了爆炸事故的简单情况,当日早晨6:10左右,南京源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C5综合利用装置项目C5分离装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引起火灾。有2名工人手臂灼伤。 记者在扬子医院里看到,两名伤者是

8、年轻男子,一名是句容人,另一名是本地的。他们脸部都黑漆漆的,但未毁容,只是双臂被包扎得严严实实,动弹不得。据伤者亲属介绍,两人是上早班的,就在准备接班时,发生了爆炸,设备中的一种油料炸出来,溅到身上,就此被烧伤。 另据现场环境监测,爆炸燃烧气体主要成分是戊烷,燃烧充分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影响不大,目前,气体泄漏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之中。近年危险化学品事故选介2006年3月13日,永和区某企业厂区内的废水处理槽里面的液碱泵因输出管道被堵塞而发生故障。当班的废水处理员在没有佩带护目镜的情况下,用螺丝刀撬开堵塞物,管内浓度为50的液碱突然在残留的压力作用下喷出来,溅入其双眼,造成双眼重度烧伤。

9、案例二、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1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6个储罐被摧毁。事故发生后,省安监局分管负责人立即率有关有关处室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初步调查分析,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现将事故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要求通报如下: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

10、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事故发生后,黔西南州、兴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事故未对环境造成影响,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2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宜都市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2008年7

11、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4个精甲醇储罐,1个

12、杂醇油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施工单位缺乏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施工中严重违规违章作业。施工人员在未对储罐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置的情况下,违规将精甲醇c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同时又严重违规违章在罐旁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没有严格履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动火作业审批程序,最终引发事故。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施工作业管理不到位,在施工单位资质已过期的情况下,企业仍委托其进行施工作

13、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生产、施工交叉作业没有统一的指挥、协调,危险区域内的施工作业现场无任何安全措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违章行为熟视无睹,未及时制止、纠正;对外来施工单位的培训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清楚作业场所危害的基本安全知识。 (3)地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虽然经过百日安全督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存在的管理混乱、严重违规违章等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地方安监部门应加强监管,将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3防范措施(1)、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对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

14、不清楚作业现场危害以及存在严重违规违章行为的施工作业要立即责令立即停工整顿并进行处罚。(2)、督促、监督企业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企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教育培训到位;危险区域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到位;交叉作业的统一管理到位;动火、入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的票证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危险区域施工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管理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责令停止建设,并给予处罚。(3)、各地要立即将本通报转发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和各级监管部门,督促企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组织企业立即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工作不落实、走过场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4)、各级安监部

15、门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5)、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以及应急能力。(6)、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工作,严格外来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五、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化学灼伤常常是伴随生产中的事故或由于设备发生腐蚀、开裂、泄露等造成的,与安全管理、操作、工艺和设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发生化学灼伤,必须采取综合性管理和技术措施,防患于未然。1.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2.改革工艺和设备结构(1) 物料输送实现机械化、管道化。(2) 储槽、储罐等容器采用安全溢流装置。(3) 改革危险物质的使用和处理方法,如用蒸汽溶解氢氧化钠代替机械粉碎,用片状物代替块状物。(4) 保持工作场所与通道有足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