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67105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 路 旅 客 运 输 安 全 检 查 管 理 办 法第一条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规范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对旅客及其随身携带、托运的行 李物品进行危险物品检查的活动。前款所称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和传染病病原体及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等 可能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器械、物品。禁止或者限制携带物品的种类及其数量由国家铁路局会同公安部规定并 发布。第三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车站和列车等服务场所内,通过多种

2、方式公告禁止或者限制携带物品种类及其 数量。第四条铁路运输企业是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铁路局 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工作,制定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完善作业程序,落实作业标准,保 障旅客运输安全。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配备满足铁路运输安全检查需要的设备,并根据车站和列 车的不同情况,制定并落实安全检查设备的配备标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安全、环保等要求的安 全检查设备,并加强设备维护检修,保障其性能稳定,运行安全。第六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配备满足铁路运输安全检查需要的人员,并加强识别和处 置危

3、险物品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从事安全检查的人员应当统一着装,佩戴安全检查标志,依法履行安全检查 职责,爱惜被检查的物品。第七条旅客应当接受并配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拒绝配合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拒绝其进站乘 车和托运行李物品第八条铁路运输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检查旅客及其随身携带或者托运的物品对旅客进行人身检查时,应当依法保障旅客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对女性旅客进行人身检查,应当由女性安 全检查人员进行。第九条安全检查人员发现可疑物品时可以当场开包检查。开包检查时,旅客应当在场。安全检查人员认为不适合当场开包检查或者旅客申明不宜公开检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移至适当场合 检查。第十条铁路运输企业

4、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旅客车站安全管理,为安全检查提供必要的场地和作业条件, 提供专门处置危险物品的场所。第十一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应对客流高峰、恶劣气象及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检查应急 措施,保证安全检查通道畅通。第十二条铁路运输企业在旅客进站或托运人托运前查出的危险物品,或旅客携带禁止携带物品、超过规定 数量的限制携带物品的,可由旅客或托运人选择交送行人员带回或自弃交车站处理。第十三条对怀疑为危险物品,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又无法认定其性质的,旅客或托运人又不能提供该物品性 质和可以经旅客列车运输的证明时,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或托运。第十四条安全检查中发现携带枪支弹药、管制

5、器具、爆炸物品等危险物品,或者旅客声称本人随身携带枪 支弹药、管制器具、爆炸物品等危险物品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并采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 施。第十五条列车上发现的危险物品应当妥善处置,并移交前方停车站。鞭炮、发令纸、摔炮、拉炮等易爆物 品应当立即浸湿处理。第十六条铁路运输企业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扰乱安全检查工作秩序、妨碍安全检查人员正常工作的,应 当予以制止;不听劝阻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维护车站、列车等铁路场所和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旅客违法携带、夹带管制器具或者违法携带、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八条铁路监管部门应当对铁路运输企业落实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 违法违规行为。第十九条铁路运输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的,铁路监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第二十条铁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旅客运输安全检查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处理投诉举报时,应当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随旅客列车运输的包裹的安全检查,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