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671017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安全技术 | Building Safety Technology安全技术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Safety technology is guided by safety technology, based 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an orderly combined safety protect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安全技术 )单 位:_部 门:_日 期: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回风巷补打穿层瓦斯钻孔安全技术措施(2020版)备注: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

2、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为解决3104工作面掘进和回采期间瓦斯对其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正常安全掘进和回采,矿安排我队在东总回风巷打穿层钻孔,预抽3104工作面煤层内的瓦斯。为确保钻孔成孔质量抽放效果及打钻期间的安全,现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打钻和钻孔技术要求1、为保证打钻质量,地测部门先在东总回风巷按设计要求送出钻孔方位线,抽放队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方位角和倾角稳钻打钻。2、为确保抽放钻孔成孔质量,两根钻杆之间的丝扣连接要紧密,减少钻杆连接处漏风漏水,严禁使用弯曲钻杆。3、每个钻孔必须穿透煤层见顶板0.5m,打钻人员必须认真记录

3、钻杆穿透煤层的厚度。4、具体钻孔参数见后附设计图。5、班组长负责填写打钻工作量记录,记录应按要求填写、字迹清晰、内容全面、真实,特别是煤、岩孔长度应分别填写清楚,不得虚报钻孔尺寸。二、机电设备安全技术要求:1、钻机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电工每小班认真检查电器设备,杜绝失爆现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2、每次打钻前,机电维修工应对打钻设备、开关、电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处理,且打钻完毕出班前应将打钻设备重新检查一遍,保证下一班能正常使用。3、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将所需的电缆按质量标准化要求敷设吊挂好。4、电器设备与开关接线工艺必须符合规定,杜绝电气设备失爆。5、严禁带电

4、搬迁电器设备。三、防喷孔装置的钻孔施工具体要求1、施工时每个钻场至少要有3个钻孔使用防喷装置,采用三花眼布置,即先施工最上排中间一个钻孔,然后施工最底排靠边的两个钻孔,使钻场煤体卸压,杜绝其它钻孔施工时喷孔。2、瓦斯特别大的钻场可适当增加使用防喷装置钻孔的数量。如在钻场中间一排钻孔中部使用防喷装置或按照五花眼布使用防喷装置。四、防喷孔装置的安装技术措施:1、在每个钻场开始施工钻孔前,首先在拟使用防喷装置的钻孔按照钻孔设计的方位和倾角施工一个孔径适合安装防喷孔装置的钻孔,安装防喷装置。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熟知防喷装置的性能并能正确使用防喷装置。在施工抽放钻孔前,由施工人员认真检查防止钻孔

5、喷孔设备,确保钻孔防喷装置完好,若发现防喷设备有问题时不准开钻,并进行处理。3、开钻前必须确保各闸门完好、管线畅通连接可靠。在施工钻孔时必须有专人观察孔口,发现钻机钻进压力减小或钻孔见煤时,立即打开抽气管路闸门,使箱体和管路内的瓦斯被抽走,消除瓦斯超限等安全隐患。在打钻期间,发现钻机钻进压力减小或钻孔见煤时,要轻压慢进,确保钻孔内的瓦斯慢慢释放,同时在钻机后方和钻场内不得站人,防止钻孔瓦斯压力过大造成喷孔现象,防止钻具顶出伤人。为防止钻杆与防喷装置连接处密封不严实,会造成少量的瓦斯溢出,钻场内瓦斯浓度会增大,在施工抽放钻孔时,施工人员加强对钻孔施工地点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在

6、施工地点下风侧3m范围内悬挂瓦斯便携式与CO便携报警仪,当施工地点附近20m内瓦斯浓度达到规程规定时,严禁打钻,并采用高压风进行降低钻场局部瓦斯的积聚。通风区瓦斯检查员应加强回风侧的瓦斯检查。为了不影响抽放系统的负压,必须在启动防喷装置时控制好负压,保证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五、安全措施1、抽放队技术员负责在班前会上,针对施工抽放钻孔防火、灭火工作,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预防钻孔着火,一旦出现能及时将火源扑灭,同时进行自救和互救,及时撤离事故现场。2、因该处打穿层孔采用湿式打眼,所以打钻地点清水管路必须接到位,清水管路接口距打钻地点距离不得超过20米,其余部分用软钢丝带连接到钻孔打钻地点。3、东总

7、回风巷的电话要保持畅通。4、钻机开关检修和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规程规定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5、斜巷内移动钻机时,人员要相互配合招前顾后,钻机下方严禁站人。移钻机时,要用钢丝绳拽住钻机,严防钻机翻倒。钻机移好后,要在钻机下方打戗柱把钻机戗死顶牢。6、钻机的安装要平稳牢固,钻机要安放在硬底上,钻机底座下不得有浮矸。开钻前把顶柱打紧打牢,柱头上栓绳,防止打钻时顶柱翻动,砸伤人员。移钻机时,必须将钻机

8、落到最低处,防止砸伤人员。7、由通风区瓦斯检查员检查东总回巷和打钻地点的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在符合规程规定的情况下,检查打钻地点顶板和支护情况,如有问题应向调度汇报,待相关单位处理后,才能正常开钻。8、打钻前,按规定备足排水设备,并对排水设备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始打钻。9、在施工钻孔前,必须将钻孔附近10m范围内的巷道用水冲洗湿润,并将该范围内的可燃性杂物清理干净;施工钻孔时产生的煤(岩)粉必须及时清理运走。10、施工钻孔地点如需利用压风排渣的,必须设置有风水三通,一头接风管,一头接水管,当出现钻孔着火现象时,必须及时将压风管的阀门倒向水管。11、打钻地点必须配备2台(8Kg)灭火器,放在施工

9、钻孔以外5m范围内,并且利用班前会加强培训,保证每人会使用灭火器。打钻地点必须用编织袋装2袋黄泥放在打钻地点备用。12、打钻人员要听从负责人的安排,不能自作主张,所有打钻人员要加强自主保安意识,严防发生挤手、碰脚等事故。13、打钻期间,如瓦斯浓度超过规程规定,应立即停止打钻,切断电源,人员撤到新鲜风流中,同时抽放队跟班人员向调度汇报。只有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都降到符合规程要求以下时,方可恢复打钻工作。14、打钻过程中如发现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能拔出钻杆,应尽快将钻具固定,并立即向调度汇报,并派专人监测水情,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然后采取措

10、施进行处理。15、打钻时,钻机后部不许站人,严防水压过大,将钻具顶出后伤人。16、打钻期间,通风区瓦斯检查员检查钻孔和附近巷道内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情况,发现瓦斯突然增大,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7、若钻孔出水时,出水量过大,抽放队、地测部门要及时向调度汇报情况。18、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现顶钻、排粉困难等异常现象时,应采取低速慢进、边退边进措施,不准强行给压,冒险施工。19、打钻过程中,人员要相互配合,精力集中,注意观测钻孔钻进情况,若出现响煤炮、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空气气味异常、闷人、压力增大,打钻夹钻、顶钻等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打钻并断开电器设备电源,人员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点

11、。20、打钻过程中,接钻杆和拆除钻杆人员禁止戴手套,并要采用牙钳,严禁用钻杆相互敲打。21、钻孔成孔后,必须用黄泥临时封堵,以防钻孔内瓦斯外泄造成钻场和巷道内瓦斯超限。22、当班打钻完毕后,钻机开关必须停电闭锁。23、当班打钻完毕后,钻杆应码放整齐,并将打钻地点的杂物及煤岩泥渣清理干净,搞好文明生产。六、事故应急预案及避灾路线:1、打钻地点出现电器设备而引起得火灾时施工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利用灭火器材扑灭火源,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灾可酌情用水或灭火器材扑灭火源,并立即将火势情况报矿调度和队值班人员,如火势增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灾区。2、当东总回风巷发生水灾时,作业人员根据“水往低处

12、流,人往高处走”的原则,尽快进入附近通风的上山巷道,按下列路线撤离工作面:发生水灾撤人路线为:东总回风巷打钻地点3104底抽巷-420水平北翼运输大巷新副井地面。3、当东总回风巷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时,作业人员应迅速佩戴自救器,遵循“迎着新鲜风流走或尽快进入附近新鲜风流巷道”的原则,按下列路线撤离工作面:东总回风巷打钻地点3104底抽巷-420水平北翼运输大巷新副井地面。4、如根据需要在此处补打超前钻探孔,抽放队除应根据地测部门提供修改的设计修改钻探数据表外,其余部分仍按本措施执行。5、其他未尽事宜仍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第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