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668178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I)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为45分钟。2.第卷的答案须填写在第卷前面的答案表格内,第卷的答案直接答在卷上。答完后只收卷。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答案表格中。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地,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广东 B.湖南 C.云南 D.陕西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

2、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3、促使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农作物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5、“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们祭拜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6、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家这种形式在我国最早确立的朝代是 A、 夏 B、商 C、西周 D、秦 7、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A.夏 商 西周 春秋 B.夏

3、 西周 商 春秋 C.夏 商 西周 战国 D.夏 商 东周 春秋8、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在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9、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作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明”,“青铜文明”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是指 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B、商周时期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西周 10、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1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周平王12、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

4、 B、宋 C、晋 D、吴 13、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各国实力的增强 C、限制商业活动的需要 D、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14、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方式是 A、诸侯争霸 B、各国的变法或改革 C、生产力的提高 D、牛耕的推广 1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铁农具和青铜器的使用 C青铜器和陶器的使用 D陶器和牛耕的使用16、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设置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17、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

5、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18、“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A、封建制度 B、社会的急剧变化 C、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 D、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 19、“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20、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1、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

6、之际的名医 A华陀 B张仲景 C扁鹊 D鲁班22、下列历史现象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诸侯国纷争 B、社会大变革 C、百家争鸣 D、世袭取代禅让 23、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D、提出“仁”的学说24、有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 A、统一中国 B、楚汉之争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25、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忘始皇”的童谣。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

7、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第卷答案栏题 号一二总 分262728得 分选择题答案表格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 综合能力题:26题10分;27题24分;28题16分,共50分。得分评卷人 2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

8、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春秋时期的哪一史实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分) 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其中闻名世界的是哪一项工程?(2分) (3)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2分) 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4分)得分评卷人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9、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其称霸得益于在哪些方面做出的努力?(6分) 请说出 “卫鞅”进行变法的内容。“卫鞅”的变法带来怎样的影响?“卫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4分) 内容:影响:理论依据: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实现国富兵强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共同原因:启示:得分评卷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禹传子,家天下。竹书记年 材料二: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 庶人(大意是:天上有十个太阳

10、,人有十个等级因此国王管 理大臣,大臣管理大夫,大夫管理 士,士管理老百姓) 左传 材料三:如右边图表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变化?(4分) 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2分) 材料三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为加强这种集权制,秦始皇在文字、货币和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一历史试题答案第卷答案栏(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CCAAADDBD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DCBCACDACB二.材

11、料解析题:26题10分;27题24分;28题16分,共50分。26. 牛耕 (2分) 都江堰 (2分) 百家争鸣 (2分)学派:儒家。(2分) 思想核心:“仁”。(2分) 27.(1)齐桓公。(2分)。努力: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4分)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建立县制。(6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6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2分) (3)共同原因:都重用人才,进行改革。(2分)启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和培养人才,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2分)28、世袭制取代禅让制(4分) 分封制。 (2分)(3)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2分) 措施:1、 统一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货币。(2分)2、 秦国的小篆为统一字体。 (2分)3、思想上 “焚书坑儒”。(2分) 巩固了国家的统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