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66698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明确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还要知道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围绕说明对象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这两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考题要求筛选信息,说明对象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部分段落的。在说明文阅读中,能够明确说明对象、概括对象特征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阅读检测的常规考题,主要考查我们提取信息的能力。一、 解题策略(一)如何判定说明对象1.一般来说吗,从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事物;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事理。2.借助标题分析文章,说明

2、文的标题具有较强的提示性(1)物名性的标题,文章是说明事物,例如苏州园林(2)动词性标题,往往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工作过程或某种事理,例如看云识天气。(3)一般的事理说明文,可以在整体感知的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就是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的有关道理的。3.另外要注意不要将文章的局部说明对象和全文的说明对象等同起来,以致影响内容的理解。(二)如何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概括对象特征,可以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入手,如故宫博物院中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因为这篇说明根据游踪一一介绍故宫的建筑,根据作者介绍的主

3、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他要突出的事物特征;也可以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及关键性的词语,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图画美”,这可以从“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概括而来。(1)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二、例题解说:1.示例一:拟写小标题例:(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根据文意,在文中处的横线上拟

4、写小标题。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灶究竟去哪了?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 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 “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件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能熄灭。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时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被电灯取代的蜡

5、烛,逐渐成了停电时的备用品,但是更多时候它们被用在特殊场合。在蜡烛发明伊始,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神物。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也都有为逝者长燃蜡烛的习俗,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不灭的灵魂。 生日宴会上,先许个愿,再一口气吹熄蜡烛,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这个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时,人们在祭坛上供奉蜂蜜蛋糕,插上点燃的蜡烛,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这个传统后来被用在希腊孩子们的庆生会上,逐渐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洞房花烛夜”时,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喜烛”。喜烛从头烧到底,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 如今,流行的工艺蜡有着各种色彩、形状和香味,它们

6、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精油等辅料。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现在,帮人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解题思路:本题实际就是要求把握文段内容,概括文段的特征。本文介绍蜡烛有关的知识,是分为三个小节来写的,第一小节已经概括出来了“蜡烛的发展”,第二、三小节要根据内容进行概括。参考答案:蜡烛的燃烧 蜡烛的特殊作用 2.示例二:梳理并概括文章说明内容。(青岛卷绿色塑料)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 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

7、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

8、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天然高分子

9、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对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

10、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

11、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解题思路: 这是介绍绿色塑料知识的说明文。要求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要了解全文围绕说明对象所介绍的内容,就必须了解每自然段所介绍的内容,然后进行归类、整合、概括地进行表述。 从本文看,第1自然段介绍了研制绿色塑料原因,即传统塑料不会自行腐烂,会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第2自然段介绍了绿色塑料的特点,即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第3、4、5、6、7自然段介绍了绿色塑料的种类,其中第3自然段是总说绿色塑料的四种类型。第47自然段是依次分说这四种类型的绿色塑料的特点。这5个自然段构成总分的结构。第8自然段是展

12、望绿色塑料的光明前景。这也是一般介绍新型事物的说明文结尾的普遍内容。 参考答案: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种类及前景。三、中考真题绿色技术(2009贵州黔东南)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

13、89种绿色食品。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

14、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选文有改动)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分)它有哪些特征?(2分)答: 12、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2分) “绿色食品”就是: 3、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 4、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答: 5、(1)“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答: (2)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