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66691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技巧MicrosoftWord文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及训练一 分辨文章的类型(一)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二)分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叙述描写表现出来的。要会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的分析,了解人物的思想品德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对事件经过的叙述、描写表现出来。这类文章大多要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要能通过分析事情的经过,揭示事情的意义。二理清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有的以

2、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索,还有的以感情为线索等。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如藤野先生一文的明线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怀念、,暗线则是鲁迅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三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了。记叙文的顺序较常见的,一是以时间先后为序,叫顺叙如:回忆我的母亲全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勤劳的一生,紧扣母亲的特点选材,全篇章法清楚,结构严谨。二是倒叙,以回忆往事为文章主要内容;三是插叙,在文中插入相关内容。还有以事理为序,按某一思想的发展程序,或按不同关系分类

3、描述,或选取若干侧面逐一叙述。如有篇文章叫琐忆,前一部分所谈的内容为“俯首甘为孺子牛”,后一部分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以人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为序表现出鲁迅平易近人、爱憎分明的人格特点。有的记叙文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和事理顺序。所有这些记叙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按上述类别去分析,顺序是可以把握的。四分析多种表现方式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如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描写还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要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叙述:记叙、述说人物的活动和事情的经过,把人物和事情的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对人、事、物、景进行

4、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议论、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往往是为了揭示人或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五分析语言的运用揣摩文中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品味揣摩。六品味关键性语句所谓关键性语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关系到把握全文思想内容的语句,也叫重点句.一般就内容而言,主要指具有总结性、概括性,能揭示中心的句子, 它一般以概述或议论的形式出现。对

5、于重点句含义的理解,主要是变换一个角度表述这个意思。七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除了指出何种修辞手法以外,重要的是指出它的作用。回答时要分层次,先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再结合语境指出其特定的作用。 八 考查创新意识与能力 中考试题中各种各样的开放性试题,指明了今后的命题趋势是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开放性试题,回答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种考题形式主要有仿句类、积累类、感悟类、联想类、评析类、比较类、献策类、质疑类等。这种题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答案多样,只要围绕题目中设定的话题,结合文章内容即可。 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6、一)两元五角搭的士父亲好不容易进了一回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又打的去了一处风景区。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司机20元,就说:“坐一次车,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是比较便宜的。”父亲嘟哝说:“还不多?20元要买一堆鸡蛋呢。”说着,我去买门票,父亲问:“又要多少钱?”门票100元一张,我怕父亲心疼,忙说:“每人50元。”父亲惊叫起来:“两担稻谷又飞了。”我说:“门票都买好了,还是进去吧。”从风景区出来,父亲无论如何不肯坐车,他要和我走回去。从这里到家,最少也有10公里,不但累人,还耽误时间。我叫了一辆的士,父亲有些生气,径直走了。我问司机要多少钱,他说,最少25元。我把钱递过去,说:“

7、等一会儿,你就说只要2.5元。”司机问为什么。我说:“我父亲刚从乡下来,心疼钱,死活不肯坐车。”司机愣了一下,说:“好吧。”我坐上车,一会儿就赶上父亲,司机停下来,我叫父亲上车,他却要我下车。司机说:“大叔,您快上来吧,我是顺路捎你们,只收2.5元。”父亲这才上车,一个劲地谢司机。一路上,司机跟我父亲说着话,把我们送到家门口,他还先下去打开车门。等我父亲进了家门,司机把我叫到旁边,将那25元还给我,说:“你拿去买一瓶酒给大伯喝吧。”我惊奇地问:“你为什么不要钱?”司机说:“你的父亲太像我的父亲了,进城后,他也是心疼钱,不肯坐出租车。”我问:“你父亲还好吧?”司机说:“他走路回家时,出了车祸。”

8、他的眼里噙满泪水,默默地开车走了。那25元钱,我至今保存着.1、亮点品味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2、情感体验结合全文,揣摩加点处司机“愣了一下”时的心里活动。 3、内容探究司机为什么把25元钱还给“我”? 4、美点赏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文写两句赏析的话。 (二)花儿的启示有一个花商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是缺少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 还有一个花商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他的结论是:“白天,人的心太浮,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

9、是香的。” 又有一个花商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的最好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我们看人也一样, 。” 还有一个花商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刺。”他的结论是:“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努力把他的刺拔去,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伤害;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伤了别人。 1、想一想:你觉得本文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看一看:各段有什么共同特点? 3、填一填:在横线上应补充一句什么话? 4、说一说:你从中受到的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 5、品一品:自选角度,对文章作简要赏析。 (三)对比

10、阅读甲文:”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冲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橱里拖了出来。无须l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棚屋后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错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_着。抓住他只不

11、过是时间问题。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女人很快地出来。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冲锋队员再没有来到这户农家搜查,因为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到达这样的高度-在作出一次牺牲后,能毫不犹豫地准备作出第二次牺牲。 乙文: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个身体瘦

12、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老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在柏林奥莱尔) 1读甲文回答:据拼音写汉字:无须 l_行手续解释词语:毫不迟疑:。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当时的情况是指(1) ; (2) 文中两个推进的感情色彩不同,第一个表现了 的感情;第二个表现了 的感情。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这一句的作用是: 2读乙文回答: 文中写老妇人身体状况的一个短语是,写老妇人神情特征的一个短语是。这样写是为了揭示文中多次写老妇人数着“一、二、三”有什么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